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

2021-12-14 19:52赵乃娇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编舞舞蹈动作

赵乃娇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有其特殊性,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舞蹈教学能力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上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分阶段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组合学习,加强教学能力,重视艺术实践,提高编舞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是一门重要技能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明素质,陶冶美的情操,是发挥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促进身心发展,是调整学生身体的自然形态,开拓,挖掘学生的舞蹈潜质,从而达到身体各个部位松弛和协调运动,使学生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根据学生状况安排教学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一般都来源于各个中学,有的是没有考上高中的毕业生,有的是中学的辍学生,入校前都没有接触过舞蹈课,面对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就要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

第一学年教学重点:芭蕾基础训练和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针对学生现状,选择一些基础的、技术难度适中的、动作多样的组合练习,使学生身体素质、柔韧性、软开度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

第二、三学年以中国汉族民间舞和少数民族民间舞为教学重点。选取舞蹈素材典型、舞蹈风格突出的组合进行教学,首先讲解民族舞蹈的基本知识,然后进行舞蹈组合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民族风土人情,准确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进行动作元素的学习和组合训练,丰富舞蹈语汇,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四学年以舞蹈编导和作品欣赏为教学重点,以艺术实践为指导方向,以编舞能力为培养目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改革教学内容注重组合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要改变以往长期以基础训练的技能技巧动作为主,而以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性组合为辅的状况,实践证明,这些基础技能技巧动作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差距太远,在有限的课时内是完不成这些基础技能技巧训练的,更何况我们培養的又不是专业演员,而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应以各民族民间舞蹈组合、艺术实践和舞蹈编导为主要内容,构建符合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教学课程结构。在舞蹈组合的学习中要注重综合性组合和表演性组合的学习:综合性组合是将若干单一基本动作或单项小组合,通过具有艺术表现的连接方法,组合成连贯性,多项统一的完整动作,并通过动作的分解和整体示范,对学生进行分组和整体训练,通过综合训练组合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各部位的灵活度,加强了四肢的密切配合,使舞蹈动作更加协调统一;表演性组合是根据一段乐曲或歌曲的意境及氛围设计动作连接成的组合。同时还可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欲望,增强他们自觉投入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根据培养目标加强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具有舞蹈教学能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满足中小学校对舞蹈教育的需求,这和培养演员既有性质上的不同,又有要求方面的差异。因而,舞蹈教学要以舞蹈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的高度统一为终极目标,通过舞蹈教学使学生不仅学到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舞蹈课程目的、意义、教育功能以及价值的认识,使学生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牢固专业思想,从而增强学前教育专业意识和献身教育事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思维与肢体活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分析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用心灵和情感去感悟学生,启发学生理解掌握各项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学习自觉性强,精力易集中,理解记忆能力强,这些是训练中的有利因素,要发挥他们的优势,尽快掌握动作要点和教学方法,熟练组合的连接,培养传授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明确作为一名未来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转化知识的过程中,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巧的表现能力,还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不仅要具备组织能力、创编能力,而且还要具备提问能力、示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重视艺术实践提高编舞能力

课堂教学不仅要强调动作技能的实践练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运用的实践意识,将关注的焦点投放到实践的情景中,营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笔者所在院系成立了艺术团舞蹈队,为学生提供表演的平台。通过排练和演出,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形成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特点的地域、气候和风土人情等原因,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了解和热爱,提高综合审美能力,使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领略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编舞能力的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可选择一段音乐,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构思编排,以两个八拍节奏为基础,不断发展,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也可选择一首歌曲,启发学生根据歌词内容构思编创,再给予指导纠正,并让学生相互观摩学习,取长补短,逐步提高编舞能力。还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使学生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对舞蹈作品的动作造型、队型流动、演员表情变化以及风格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和学习。最后把课堂教学、考试内容、舞蹈表演及学生创编的节目录制下来,让学生对自己的舞蹈动作、表演能力和创编节目进行评价,找出差距和不足,增强训练效果,提高编舞能力。

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既占有空间又占有时间,是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化、历史、地域文化等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在音乐教学中,要在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更深层次学习舞蹈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了解多种艺术,了解舞蹈以外更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崔红英·我国基础教育艺术师资培养的问题浅析[J]·教师(理论版),2008,(12

[3]娄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略论[J].舞蹈1997(5)56

[4]陈林宜.高师舞蹈学科思考[J].舞蹈2003(3)

猜你喜欢
编舞舞蹈动作
下一个动作
舞蹈课
浅谈民族舞蹈编排中如何运用编舞技法
谈舞蹈的编舞动作设计
中老年舞蹈编舞选材刍议
画动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