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赴死,也是一种完美谢幕

2021-12-16 05:56张舒扬
世界博览 2021年23期
关键词:克雷格邦德女郎

张舒扬

影片《007:无暇赴死》中,邦德对妻子玛德琳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 然而一语成谶,有着“不死之躯”的邦德,在这一集里身中基因病毒,只要与妻女发生肢体接触,她们必死无疑。于是他选择牺牲自己来保全家人,在导弹雨落下的那一刻,英雄暮年归来,生死终局,意难平。

颠覆邦德的传统形象

丹尼尔·克雷格在这个角色上摸爬滚打了15年。2006年,制片方宣布他接棒皮尔斯·布鲁斯南出演“007”时,他瞬间成为史上最有争议的邦德。不高大、不英俊、不绅士、不柔和……人们在所有赞誉邦德的词藻前都加了“不”字。其实,连克雷格自己都对成为第6代邦德没什么信心。那时,36岁的他还是个经常在文艺片里出演怪异性格角色的三线演员。

“也许有一天我能在酒吧和人吹牛说,我也曾差点成为詹姆斯·邦德。”这就是克雷格参加试镜的全部动机。

然而,他最终成为了詹姆斯·邦德,因为他要改变邦德,也能改变邦德。

2005年10月,克雷格乘坐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突击舰艇抵达泰晤士河畔,这是他首次以邦德身份面对公众。人们惊呆了:邦德居然身穿救生衣!邦德怎么能穿救生衣?!

在新电影的打斗场面中,经常会看见邦德的嘴角被打出血,衣服被扯破。人们又惊呆了:邦德居然也会被打?但观众随即又发现,新邦德身上有股戾气。他抓着敌人就狠打,还严刑逼供,竟然还把人家大使馆给炸了。M夫人的一句话颇有意思:“我让他去抓恐怖分子,他给我捅这么大娄子,一代不如一代!”

《007:大战皇家赌场》中,与维斯帕在浴室淋水相拥的画面中,邦德穿着白色衬衫,湿透的衣襟紧贴着他因痛苦而不那么挺拔的胸膛。这是克雷格自己设计的场景,他要表现的是邦德与维斯帕两颗心拥在一起,在相爱中共同成长,此时的邦德已不需要再脱去上衣秀出诱人身材。他需要真正地被爱。

邦德会为了爱情而想要辞去“007”的职位,他也会遭遇爱情的背叛,深陷痛苦与绝望中。在克雷格的演绎中,邦德转身举枪的经典动作没有改变,而转身间内心世界的汹涌与真实彻底改变了观众的认知:邦德也会一往情深,也会彷徨犹豫,有时候甚至还会狼狈不堪。有人说,邦德,一个曾经空洞的符号,被克雷格注入了内在的生命力,能体会到悲伤和失落。人们开始越来越喜欢这个更加人性化、更加接地气的邦德了。

克雷格改变了邦德,邦德也成就了他。2006年的《007:大战皇家赌场》,他的片酬是320万美元,到了《007:幽灵党》,他的片酬已是2500萬美元外加票房分成。他甚至一度成为好莱坞片酬最高的男演员。然而,在《007:幽灵党》的宣传红毯上克雷格则放出狠话:“宁愿割腕,也不想再出演邦德!”

为了这个角色,他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和伤痛。自从成为邦德,克雷格在进入片场前就要保持运动员水平的艰苦训练。为了实现每场武戏亲自上阵、拳拳到肉,他摔断过腿,膝盖也粉碎过。拍摄《007:幽灵党》时,他的对手是曾拿过6次世界冠军的职业摔跤手戴夫·巴蒂斯塔。克雷格回忆说:“戴夫真的好温柔,所以我劝他下手重一点儿,结果我人去了那边,而我的膝盖还在这儿;我也送了戴夫一套鼻骨折,不过他超酷的,跟我们说着没事儿,就现场把鼻子给接了回去。”这看似轻松的玩笑,是克雷格在手术后两周就重返片场、带着笨重的护膝完成了的戏份,这其中还有翻出窗户、在天台上跳跃的场景。

他一度觉得自己老了,而且拍摄使他离开家人的时间太久,《007:幽灵党》就令他在片场呆了一年没回家。然而,克雷格和邦德的命运都在未完待续中。2015年,当克雷格做客访谈节目、透露即将回归下一部“007”电影时,现场观众满眼泪光爆发出了欢呼声。“如果我只是离开的话,世界会照常运转,而我也会安然无恙。但不知怎的,我觉得我们需要完成一件事,那就是应该再有一部007电影。”

人们以为这部“007”新作中还会重现这样的邦德——“来一杯伏特加马天尼”“我看上去像是会在乎这个的人吗”,可是,大家看到了这样的邦德——他在给女儿削苹果。

杀手老了,有了软肋。孤独赴死,也算是一种完美谢幕。克雷格曾表示:“我希望看到他明显地衰老,或许变得更睿智,或许不再那么头脑发热。我想尽可能多地把我本人融入到这个角色中,让他与我一起成长。”

15年,他从最受争议的邦德成为最善始善终的邦德,也是人们最不舍的邦德。

放不下的“邦女郎”

曾几何时,“邦女郎”是“007”电影里最引以为傲的文化输出,在全球引领风潮。“邦女郎”也是原著作者弗莱明为邦德和他自己找到的在残酷现实与花花世界之间周旋并聊以慰藉的方式。

高定西装、奢侈腕表、米其林餐厅、马天尼,身为特工,纵使邦德的随身标配已齐平极品天花板,但他和同为军情六处特工出身的弗莱明始终是孤独、扭曲甚至是绝望的。弗莱明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女人,是在二战中特工局为他派来的海军特派驾驶员,然而她不幸被德军炸弹击中身亡。心碎的弗莱明像极了亲眼看见特蕾西死在自己面前的邦德。

邦德常说:“这世界远远不够。”所以,“邦女郎”只是每次完成任务后他给自己的奖品,正所谓“铁打的邦德,流水的邦女郎。”然而,《007:无暇赴死》却打出一张不同寻常的牌:3个女人齐上阵!这其中有寓意着邦德回归家庭的妻子、有非洲裔女性,甚至有可能成为下一任“007”的女特工,还有古灵精怪、神似霹雳女娇娃的古巴实习生。邦女郎,从美艳花瓶到作战队友,邦德离不开,爱邦德的人们同样放不下。

这个时代还需要“007”吗?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一辆帅酷的黑色老爷车驶入白金汉宫,在宫殿参观的学生团正听着老师的讲解,学生们的突然骚动以及户外草坪上女王的那两只柯基犬的警觉,预示着一个大人物的出现:邦德装扮的克雷格走下车,径直走进女王办公室。身着粉色连衣裙套装的女王正背对着邦德坐在办公桌前,此时古董时钟指向8:30,女王转过头看见了克雷格:“晚上好,邦德先生。”

这句熟悉的问候让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内近10万观众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007”与他的M夫人又将完成怎样的特殊任务?当直升机飞抵被蓝色灯光笼罩的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上空,邦德和“女王”默契地相互一视,驾驶员伸出大拇指,两人纵身一跃空降体育场,身后展开英国国旗图案的降落伞。当然,M夫人只是女王的替身,此时场馆中,人们以最热烈的掌声迎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菲利浦亲王。那一幕,无论是出于对“007”的挚爱,还是被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所感染,人们都有理由热泪盈眶。詹姆斯·邦德,英国史上最伟大的特工完成了他最耀眼的任务。不得不说,这应该是“007”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然而,9年过后,《007:无暇赴死》终结了邦德的性命。评论说,观众腻了,他便死了——“007多了人性化,也就少了传奇性!”“007是大英帝国巔峰的标志,日不落帝国逐渐衰退,邦德也该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了。”

《007:无暇赴死》剧照。

邦女郎,从美艳花瓶到作战队友,邦德离不开,爱邦德的人们同样放不下。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丹尼·博伊尔导演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詹姆斯·邦德这幕创意短剧。

尖锐的话不无道理,也难免刻薄。特工“007”的确是二战的时代产物,盟军对抗法西斯的利器。他有着西方经典童话的气质:国王授命,骑士打败恶兽并与公主相爱。精明干练、身手敏捷又工于心计的“007式”叙事,早已赢得人们潜意识里对英雄的崇拜。然而随着冷战结束,“007”开始失去方向,不得不上天入地,甚至加入了类似把钻石发射到星际的太空大战中。“9·11”后,始终把握国际政局脉象的“007”开始加入到打击恐怖主义的大军中,但终因贫瘠山地中的巷战实在不符合香车美女的标配而显得水土不服。

只要国家在,利益在,特工的使命就生生不息。

《007:无暇赴死》牺牲了邦德,就像一场痛彻心扉的刮骨疗伤。打碎了一切、毁灭了一切之后,反而可以抛开沉重包袱而绝处逢生。它在释放着强烈的转型信号:“007”不会死。下一任“007”会是谁呢?一切皆有可能。

(责编:常凯)

猜你喜欢
克雷格邦德女郎
邦德牛奶
“无暇赴死”后,半生风流的《007》丹尼尔为爱息影了
帕米尔女郎
克雷格确认再演《007》
涩女郎
信任一个贼
沙滩女郎
苹果公司涉嫌盗用创意被起诉
邦德语录
邦德系列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