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弟:跋山涉水 筑通坦途

2021-12-17 12:58余玮
中华儿女 2021年22期
关键词:隧道铁路施工

余玮

昆明局集团公司“515人才工程”专业优秀人才、“铁路建设先进个人”、“昆铁十佳青年”、云南省总工会云南铁路建设先进个人、全国“铁路青年五四奖章”……

一个个荣誉背后,是一位铁路青年许身“一带一路”铁路建设的印记,他就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工程管理部副部长李春弟。

参加工作以来,李春弟踏实苦干,勤奋学习,不忘初衷,先后参加了广昆复线扩能改造工程、永广铁路、中老铁路玉磨段建设,从事铁路建设管理。从一名青涩大学生,到现在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他一路风雨走来,不辜负各方面厚望,立足岗位为家乡蓬勃发展添砖加瓦,为“一带一路”铁路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

2008年,李春弟自中南大学毕业后,放弃继续深造及其他机会,毅然回乡加入西部开发伟大工程,投身家乡建设。他心底笃定,落叶归根,游子终要返乡。从事铁路建设似乎没有理由,非要找理由,只因为,家乡建设如火如荼,他内心早已按捺不住;只因为,西部铁路建设任重道远,他义无反顾。名校毕业,他要证明自己并不只是会学习。

1986年11月,李春弟出生在云南一个白族家庭。“在我们那边,一般取名都比出生时间晚,给我取名时已经是1987年春天了。我还有个哥哥,所以就给我取名叫春弟。”

李春弟父亲是原铁道兵团第2师一名铁道兵,曾参与襄渝铁路建设。为了修筑祖国大动脉,父辈日夜奋战,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对李春弟产生巨大影响。“后来,因部队改制,父亲退伍了,但父亲的经历对我影响非常大。小时候,他一直跟我讲在部队的所见所闻。那些年,在我们家乡能走出去、到外面看看的人还是很少的,我父亲也称得上是有见识的人了。”李春弟说,父亲一直以自己曾是一位铁道兵而自豪,每每讲起他在部队的经历,都滔滔不绝,一次次讲“火车长什么样,火车道是怎么修的”。“父亲在部队表现一直都很出色,但当时部队改制裁军,他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而没能通过考试提干,未能继续留在部队服役,能看得出他每次说到退伍的时候,有很多不舍。”

“父亲有6个兄弟姐妹,当年上学时他的成绩很好,但因为家里条件困难,小学毕业就没再读了。因为他的经历、遗憾,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读书,每当看到我成绩进步的时候,他比谁都高兴。”李春弟说,也因为从小受父亲影响,自己后来报考了土木工程,参加了铁路建设。“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能像父亲一样,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有一天能把铁道修到家门口。我在湖南长沙上大学,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铁道校区(原长沙铁道学院)。在大学参加了学生会,课余经常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获过几次奖学金。”2005年11月,才大二的他站在了鲜艳的党旗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对着党旗宣誓的时候,非常激动”。

李春弟怀抱梦想从大山中走出,又满怀激情地重回大山。早在2007年,他已在学校和昆明铁路局签约。“2008年7月,大学毕业,我从昆明坐火车到镇上,再坐汽车,到单位报到。当时,工作分配是昆明铁路局广通铁路建设指挥部。拿到分配通知非常高兴,工作和我的专业学习是对口的。”入职后李春弟在安质部见习,2009年2月转正成为安质部专业工程师,参加了广昆复线的建设。“安质工作,按章办事是非常重要的,在安质部,我养成了认真识图学规,严格遵章执纪的习惯。”

2008年到2012年,李春弟参加广通至昆明复线铁路建设,完成从见习生到专业工程师的转变。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建设法规、验收规范、技术标准等,通过了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业务知识得到大幅提升。工作中,他深入现场,坚守工地,实现了学用结合。2012年12月,广昆复线开通,开通前需要进行排查包保,确保验收和行车无隐患。当时,是云南不多见的一个冷冬,李春弟在一平浪大桥盯控了一个星期。“记得那一个星期都是下雪天,镇上稍微厚一点的衣服都卖完了,冷了,只能在避车洞里躲一下。”至今,李春弟认为,艰苦时期的锻炼与考验是一个人成长的难得机会。

2013年,李春弟参加永广铁路建设。这是成昆铁路复线永仁至广通段,位于云南高原中北部一条南北走向的铁路。线路所经为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所经地区河流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有河道纵坡大、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这时起,李春弟进行了从安全质量管理到工程技术管理的调整,负责永广铁路站前4标段,任主管工程师。“我所管的标段是交通条件最困难的标段,其中有一条便道(主干道到施工点的路)是牟定县城到羊臼河,都是盘山路,一侧靠山,另一侧是百米深沟。”李春弟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手紧紧拉着车门把手,腿还是软的。“下雨天溜坍,就走不通了。进场后,施工单位为顺利推进工程施工,重新从另一个县修了一条便道进去,但便道长,进出都需要4个多小时。”

2014年,李春弟参加了隧道三维信息工程技术(BIM)应用课题研究。课题中,他主要负责试验研究、现场调研与工程实施,通过BIM三维模型的构建, 实现隧道施工动态管理,优化施工,提升管理水平。他分别就新建隧道二衬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案、盐岩地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措施、铁路隧道浅埋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作过深入研究。

跋山涉水只为筑通坦途

2016年5月,得知國家重点工程中老铁路玉磨段全线正式开工建设的消息,李春弟主动请缨转战新线建设。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西双版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出境,终点到达老挝首都万象,是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国内段线路总长约50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玉磨段是中老国际铁路通道国内段的新建部分,其中玉溪至西双版纳段为双线,西双版纳至磨憨段为单线。这条从中国磨憨出境连接老挝的铁路大通道,将实现中老的人流、物流快速往来,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进出境的国际铁路通道。“玉磨铁路是泛亚铁路中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要建成‘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李春弟深知,中老昆万铁路是云南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点建设项目,自己作为建设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但沿线地形地貌变化大,途经热带雨林自然环境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地点,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软弱不均,施工环境恶劣。奔赴中老昆万铁路建设现场后,李春弟认真履行建设管理责任,确保所负责标段工程顺利推进。项目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具有“三高”(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四活跃”(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的特征。地质构造复杂,各种构造发育,形迹性质复杂,受区域性构造影响,岩层节理发育挤压破碎、整体性差。隧道、路基、路堑、边坡施工时极易产生塌方、掉块等病害,施工难度大。

“玉磨铁路和我参加过的其他建设项目相比,主要特点是线路长、桥梁隧道比例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交通条件差、建设沿线物资匮乏,线路经过地区少数民族多、植被丰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高。”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玉磨铁路项目干道到施工点基本无供大型施工机械通行的道路,都是施工单位进场后重新修建,线路大部分位于热带雨林地区,雨季时间长,新修道路在雨季很难通行。沿线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匮乏,基本都是从昆明往下发,供应和运输难度大,成本高。所经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各有特点,需要加强沟通协调。项目经过地区植被茂盛,风景秀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多,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高。“因为玉磨铁路的特点,各项要求标准高,建设难度大。其中我们针对环保方面在施工中采取了有效措施,对于亚洲象的保护首次采用了大象防护栅栏和声屏障,建设了生态长廊,成为绿色生态示范线。”

在玉磨铁路建设中,李春弟主要从事现场技术管理。2017年、2020年春节,他在现场值守。2020年春节,正值新冠疫情期间,他请战值守景洪工地,检查标段春节未停工工点的施工情况。当时,部分工期压力大的工点受疫情影响迟迟未能复工,李春弟积极响应上级疫情防控部署,督促参建单位编制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方案并审查,现场检查各单位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确保玉磨铁路能尽快达到复工复产条件。

这期间,他先后任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景洪段工程师、总工程师,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他注重方案审查和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动态控制,及时纠偏,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以技术为支撑,完成对所管标段隧道施工有关方案的审查。他先后组织现场变更780余次,审核隧道动态设计纪要1000余份,完成玉磨铁路站前13至22标段验工82份,监理单位验工48份,修编施工组织设计9次,组织完成隧道施工安全、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隧道进洞方案等570个专项方案审查,确保了现场施工有序推进。他认真进行现场检查,督促整改隐患问题610余个,及时发现消除现场安全质量隐患,整体提升了所管标段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水平。

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他工匠精神的凝聚。工作上,他任劳任怨,踏实克己,敢于攻坚,带头付出;生活上,他严于律己,团结同事,尽心帮带,具有良好群众基础。他以“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昆铁企业精神,将青春奉献给铁路建设。

施工现场,机车轰鸣声、指挥调度声此起彼伏。作为滇南铁路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李春弟精心考虑施工组织模式,破解施工难题,优化资源配置,适当加大设备和人员投入,调整工艺工法,多措并举,确保施工进度,未出现任何安全质量事故。他3次被授予滇南铁路指挥部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多次获云南省和中铁昆明局集团公司表彰奖励。

说到挑战,他坦言:“当前如何协调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是很重要,也是相对较为困难的。目前玉磨铁路即将开通,蒙文铁路前期准备也在推进,涉及程序多、专业多、部门多,各项工作都集中,时间紧、任务重,交叉干扰,协调难度也大。有困难,有挑战,但有单位领导指导帮助、关心支持,有部门人员团结协作、分工负责,使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效推进。我们部门人员都是长期从事铁路建设管理,大部分都是高级工程师,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工作經验,都非常丰富。”

大山见证人生的一个个“下一站”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李春弟的座右铭。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加大,我国交通建设事业迅猛发展,铁路隧道特别是长大隧道建设与科研都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隧道二衬后脱空、衬砌厚度不足、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外观质量差、隧道渗漏水等病害,给后期营运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随着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对隧道建设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建设阶段将上述病害消灭于萌芽状态,极为重要。

李春弟结合工程建设的现场实际情况,专门研究了新建铁路复合式衬砌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产生原因和相应措施,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他说:“二衬作为隧道施工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在隧道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后期的运营安全提供保障。”为此,他以复合式铁路隧道二衬为例,研究隧道二衬施工中常见的缺陷,分析产生各类缺陷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对策与措施。随着隧道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各种长隧道、特长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越发成熟,为人们的安全、快捷出行提供了保障。

玉磨铁路西双版纳隧道进口设计为低瓦斯工区,进口1305m为Ⅴ级围岩,埋深较浅,围岩自稳性差。李春弟组织参建单位多次研究处理措施,加强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加强锁脚及临时支护措施,有效解决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围岩无法自稳,拱顶沉降较大等问题。为解决玉磨铁路隧道进口进洞困难、隧道洞口仰坡变形沉降、隧道岩溶施工问题,他组织参建单位对进洞方案进行了原因分析、研究,通过讨论、对比得出最佳方案,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确保隧道施工进度、控制了工程费用。

在安全工作开展方面,李春弟严格落实安全质量管理要求,认真落实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规定,经常组织相关同志从学习培训、制度规章、现场检查、资料台账、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督促抓好红线问题的整改落实,持续开展铁路建设工程“三不问题质量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做到“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杜绝不按工程设计图纸或技术标准施工、禁止将不合格工程按合格工程验收”。他积极参加指挥部质量安全专题会和安全专题电视电话会,严格质量安全红线管理,严肃查处安全质量违规行为,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好隧道围岩监控量测,随时掌握隧道动态情况。同时,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制定防涌突专项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每月组织对主管标段的风险源、风险点进行分析研判,制定防控措施。他参与的工程各桥梁、隧道、路基相继完成,施工安全、工程质量一直处于可控状态,未出现安全、质量事故,所管标段都优质高效按时完成任务。

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李春弟加强有关技术方案研究,积极参加方案审查,针对现场施工中出现与施工图不相符的情况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核对,落实动态设计要求。他严格落实施工组织管理要求,参加管内重点隧道施工组织分析,参加施工推进措施研讨会,并对重点隧道进行日了解、周分析、月总结,抓好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他注重施工过程控制,抓好施工过程检查,控制施工质量,严格落实标准化管理要求。每每遇到路地矛盾,他加强沟通协调,妥善解决纠纷,积极配合地方工作。

多年来,他渐渐褪去年轻人的浮躁,作风踏实,勤走现场,积累理论知识,业务水平迅速提升。出色的业务水平,让他走上管理岗位,对工程现场技术以及工程管理都驾轻就熟。他深谙,建设单位的工作,不仅仅是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做好工程监管的同时,处理现场各种应急事故,协调各方关系,无一不需要丰富经验以及应变能力。沉着的性格,永不服输的决心,帮助他一次又一次跨过一道道难关,磨练着他的技术能力,也打磨着他的内心。他以自己的方式全身心投入“一带一路”铁路建設中,让青春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上班时在外的时间多,在家的时间少,工作之余,更多的是想在家里陪陪家人,陪陪孩子。”李春弟说,平时喜欢看看书,听听音乐,也喜欢去旅行,“一直想去看看沙漠、看看草原、看看大海,但工作太忙,没有实现”。因为他清楚“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担当,清楚铁路需要他。

岁月悠悠,情意绵绵。铁路如巨龙,向远方伸展;铁轨如巨臂,拥抱坚实的大地。其实,李春弟的梦想也在向前延展,也在拥抱着自己的未来。铁路,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他的成长,也见证他的梦想。许多人期待新的下一站,李春弟的下一站仍旧与“一带一路”铁路建设紧紧相连。

猜你喜欢
隧道铁路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进击,时空隧道!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