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倔强”的孩子

2021-12-17 02:36席海燕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自主性成人事情

本期答疑嘉宾简介:

席海燕,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从事幼儿教师培养、学前教育科研等工作。同时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通过家庭教育实践,对观察、支持孩子及父母的养育机智有捣续研究。

家长咨询

老师您好,我女儿6岁,性格一直比较倔强,比较自我,不太能听得进别人的劝告。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总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做事。她犯了绪以后,有时候,觜上说以后会改,但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锗,而百时候甚至嘴上也不说改,直接说“我做不到,我改不了”。地的行为常常把我气得够呛,却又束手无策。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席老师解析:

这位家长您好!坦率地讲,您遇到的问题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常见问题。倔强、任性、固执、违拗、对抗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家长们可能会担忧孩子以这样的风格行事会偏离“好孩子”的轨道,会变成难以管教的孩子,并在未来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处下风,从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就与幸福。所以,当遭遇这些问题时,家长们往往觉得棘手又焦虑。

为什么对于幼儿常见的行为与情绪问题,有些家长难以寻得理想的解决策略呢?我认为,问题在于,家长把握自家孩子的特点,灵活运用和调整养育方式方法的能力还比较弱,可能会照搬书上的理论和他人的策略,或一直用同一种教育方法而不反思方法是否有效。说到底,家长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要解决表面的行为问题,需要先了解孩子表现出这些行为的内驱力。

倔强的本质是对自主性的追求

具体来说,孩子表现出来的犯犟、固执行为,可能是其对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结果。

我们先从孩子的主动性说起。人终其一生都有旺盛的对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强烈追求。当幼儿学会了走路,和父母之间的分离也就开始了。从此之后,孩子不再像一岁之前那样,时时事事依赖成人,他们开始“挣脱”成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行事。到了两岁左右,幼儿依靠自身力量行事的能力更强,他们不仅凡事想自己来,而且还本能地学会了和成人对抗,以彰显自身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三岁左右,孩子对成人的反抗更是变本加厉。有时候,孩子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决定,不管这件事情在当时那个情境下是否合适,也不管成人对此有什么明智的建议,他们都坚决要做,只因为他们要坚持最初的决定。有时候,孩子违拗地生气,也不肯听从成人的建议,哪怕这个建议大家都觉得很好,而且孩子本人也觉得不错,但是他偏不执行,只因为这事是你让他做的。有时候,他们会挑衅你,抗拒你,对你采取一副“又怎么啦”的态度,这是他们在反抗过去他们所熟悉的、由大人为他们制订的生活准则。孩子的违拗、固执、挑衅、反抗皆是因为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好的表达途径导致的。

那么,在人生的前几年,孩子的主动性为什么常常不能顺畅地表达出来呢?这是因为孩子的发展和他们所处的发展环境和养育环境之间失去了平衡。成人仍以对待襁褓里的小婴儿的方式来对待已有相对独立能力的幼儿。在生活上,幼儿仍然需要成人细致的照料,但是在具体的行动上,幼儿则需要非常大的自主性。我们成人常常会觉得幼儿的行为是不合时宜、无理取闹,于是我们要么常常和孩子讲道理,要么训斥孩子,以期孩子能放弃原有的行为听从成人的安排。但是,孩子们仿佛天生“不識趣”,他们宁愿和成人对抗,也不会乖乖听成人的话。因此作为家长的您会感受到,孩子很倔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做事,不肯听从成人的劝告。家长有多少好的建议都无法顺畅地让孩子接受,反而常常和孩子处于冲突之中。

应对不同“倔强”的方法

有办法让孩子既有十足的主动性,同时又能听从成人的指导吗?实事求是地讲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教育实践艺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对0~6岁儿童的理解与研究,其历史仅有二百余年,瞄准儿童一成人互动以及儿童心理需要及适宜性满足的内容并没有形成体系,没有可供大众参考的系统化的标准操作流程。但是,仍有办法大大减少幼儿的犯犟行为,减轻儿童与成人对抗的强度与力度,从而让儿童与成人都处在比较舒适的状态中。

如果孩子犯的是固执症,非要固执于自己的想法,那么就尊重他自己的想法,即使成人认为孩子所固执的事情是不可接受的。包容孩子的固执,让他有机会顺畅地体验自己的主动性,毕竟,相比于所做的事情不那么“正确”,孩子对自己意愿的体验、对自身意志的执行更为重要。当孩子获得主动性,完全体验自己意志的执行之后,你再和孩子谈论之前他所做的事情具体哪里不合适,此时他的理智也在线,会听懂你的分析,并在下一次行为中改进自身的选择。

如果成人实在忍受不了孩子的固执行为,可以真实地告诉孩子自己此时此刻的心理感受:“你再这样,我快要受不了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你调动了孩子的警觉,让他靠自身的理智去判断接下来他该继续此前的行为还是应该有所改变,否则就要承受接下来的后果。

如果孩子犯的是违拗症,他所抗拒的不是具体的事情,而是成人的命令,那么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不要让孩子觉得是你叫他做某件事。可以借用孩子喜欢的小动物、电视中的角色或手偶来代替你去和孩子沟通,就可以破解孩子和成人之间的对抗。

如果孩子的倔强是因为他不想做、不喜欢做某件事情,那么此时的解决办法是给孩子寻找一个她可以接受做这件事的理由,诱导他接受建议。针对3~6岁的幼儿,有两种比较好的劝说他们接受不愿做的事情的方式:给孩子二选一的机会;给孩子设定情境难题,请孩子当问题解决者。以孩子把家中玩得满地都是水这样一个情况为例,你可以给孩子两个选择,是现在赶紧收拾,还是等大人训斥之后再收拾,孩子正常情况下都会选择前者。如果以创设情境难题的方式请孩子当问题解决者,可以创设一个小兔子要来家里做客的情境,请孩子赶紧清理地上的水,并把家里弄整齐,以欢迎好朋友小兔子。当成人以行动来敦促孩子“改错”时,孩子也会立即行动,如此便可以避免您所遇到的孩子嘴上说改,但就是不改,甚至有时候直接说自己改不了的情况。

了解孩子,共同成长

如果孩子总是挑衅你,对你总是不满,常常和你作对,那么,你要做的事情是常常和孩子聊天,了解他最近内心在害怕和恐惧什么,了解他最近有什么忧心的事情。如果不知道怎样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可以制作一些有趣的小卡片,在卡片上写上一些问题,比如:你今天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讲一讲你觉得自己做得好的事情,你对自己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评价你周围的一个人,等等。当你和孩子以玩游戏的方式翻牌这些问题时,孩子一般都会给你真实的回答。另外,当面临孩子总是挑衅成人的“欠揍”时期时,成人需要尽量保持爽朗的笑容和积极的姿态,告诉自己和孩子,只要我们积极应对,这样的阶段很快就会过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家长比较难接受的行为,请用最简单的操作步骤处理:让孩子面对墙站立,请他努力把鼻子贴近墙,但是又不能靠得太近,而且要听从你的指令才能重新恢复自由。这样处理可以给成人一些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同时让孩子从原来的环境中抽离出来。如此既不需要发怒,又可以和平化解孩子和成人之间的对抗。

所有的方法旨在帮助家长应对孩子的行为,其实面对孩子的倔强,成人还可以将之视为自我审视、自我反思的邀请。做父母既是一个教育孩子的旅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旅程。我们在这趟旅程上既要让孩子有所成长,也要让自己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当成人意识到孩子这种犯犟时,在了解孩子究竟怎么了以及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外,成人还可以反身问问自己,是否也常常是一副倔强的姿态?自己和他人,尤其是家人的沟通顺畅吗?自己在沟通的时候有遇到障碍吗?如果有,遇到的都是哪种类型的障碍?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有让自己自豪的办法吗?孩子的倔强究竟触痛了自己哪根神经?当成人通过这些问题进行自我对话之后,一定会意识到,孩子真的是成人的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成人前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自主性成人事情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养大成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把事情写具体
神奇的太阳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一级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