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文化的现代彰显

2021-12-18 02:25段怡然任文峰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11期

段怡然 任文峰

摘  要:近年来,海洋区域管辖及其资源归属等问题成为国际争议和冲突的焦点,海洋安全治理问题日益严峻,为建设和谐海洋环境,海洋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文章探讨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与核心内涵,分析了海洋命运共同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方法,以期为解决全球海洋发展的各类问题并最终实现世界海洋治理一体化建言献策。

关键词: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全球海洋治理

中图分类号:D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1-0107-03

一、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核心内涵

21世纪以来,随着能源的大量开采以及过快的人口增长,全球资源紧缺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原因之一。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约71%,蕴含丰富的矿物、生物、空间资源,因此,世界各国愈发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面对复杂、严峻的海洋形势,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联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1],意在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努力创造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海洋交流环境,使全人类能够最大限度地公平享有海洋资源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活便利。

海洋命运共同体观点的提出,是及时有效应对目前甚至是未来海洋领域问题的新实践,其所蕴含的在全球海洋治理过程中各国之间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核心内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领域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其中所蕴含的“亲仁善邻”的包容观、“天下大同”的天下观、“尚利贵义”的义利观,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理论成果,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在海洋治理领域遭遇重大安全问题时的行动指南和合作方针,并为最终实现全球一体化的良好局面添砖加瓦。

二、海洋命运共同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含仁怀义”的仁爱观

“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思想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之一,包含了“和合”“忠恕”等多重理念。自古以来,我国就秉持以“仁义”为核心的外交理念,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皆是对和平思想的发扬和传播。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以“仁”为理论来源,要求人们在面对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之时,依旧能够求同存异,在“含仁怀义”的观念下推動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博爱谓之仁。”我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13年来先后9次走出国门,满载着和平与友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航行24万余海里,服务43个国家和地区、23万余人次,有力服务了国家政治外交大局,赢得了国内外高度赞誉[2],表达了我国愿同世界携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展示出了中国以“仁”为核心的博爱胸怀。作为传播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友好使者,“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始终不遗余力地积极投身于援助世界各国的人道主义行动之中,向一个又一个身陷困境、孤立无援的国家伸出援手,提供大量医疗技术和医疗物资,用实际行动在国际海洋治理的过程中贡献了切实的中国力量,在国际社会收获了一致好评,体现出的是以和为贵、推己及人的“仁爱”。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仁爱观”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是我国在海洋领域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提出的最好方案。面对日趋复杂的海洋形势,想要“独善其身”已是“天方夜谭”,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时而生,既是对客观规律共性的遵循,也是对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的兼顾。求同存异,将“仁爱之心”传递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前,竭力通过互助合作共建国际海洋新秩序和人民生命健康新机制的新方案,使全球看到了海洋有序治理的曙光。

(二)“天下大同”的世界观

“大同”的世界观追求的是全人类的和平相处,主张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进步。海洋命运共同体秉持风雨同舟的共同体意识、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求同存异的包容意识和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旨在共同建设海洋环境、佑护海洋和平、谋求海洋安全、促进海洋繁荣、复兴海洋文化。此二者具有相同的理论内涵,且在价值观上相互贯通。

面对海洋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将“大同”思想与当前国际形势结合所做出的进一步创新,集中体现出“天下为公”的理念,世界是所有人类所共有的世界,“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针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猖獗的海盗问题,为了守护世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安全的海洋环境,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派遣海军舰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保护过往船只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守卫国际组织人道主义物资的安全,以行动切实履行“天下为公”的理念,十余年顺利完成上千次的护航任务,终使这片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大国担当,为海洋区域航行的安全、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真正实现了海上“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3]。

(三)“义利兼顾”的义利观

古今中外,一个国家在对外建交过程中,都始终将权衡义利关系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义利的取舍,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重义轻利,将天下之义放在首位,孔子倡导“君子义以为上”,墨子以“万事莫贵于义”为价值指引,孟子主张“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大局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会晤中,反复提倡建立正确的义利观,指出“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并一直以此为外交方针,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进一步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以海上经济合作为主要抓手,以世界共同利益为桥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坚定维护本国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不仅有助于岛国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内联内通”,而且有助于岛国与世界各地实现“外联外通”,对岛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均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义务对贫穷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绝不能唯利是图、斤斤计较。”中国在主张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对沿海地区特别是东非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帮助,体现了对“大同”社会基本要求的遵循。以肯尼亚为例,中国向肯尼亚地区提供了大量以“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灾害预警”为代表的技术援助,设立了“中国海洋奖学金”項目,鼓励肯尼亚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海洋治理、海洋资源开采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并资助了肯尼亚一系列科研机构的海洋研究项目,维护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同时,高新技术的运用也有力缓解了当地的贫困情况,提升其海洋治理领域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承袭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为世界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共建互利共生的国际环境提供了中国智慧。

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一)团结世界,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认同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在海洋领域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做出的积极对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伯纳尔高度赞扬了中国所参与的诸多海洋领域国际合作项目对世界海洋科学的巨大贡献,此外,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认为,“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全球各国将共享海洋资源,共同发展海洋经济,实现利用海洋造福人类的目标,破解当前全球在开发海洋资源上各自为政的困境。”

(二)讲好中国故事,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在我国媒体向世界大力宣传海洋命运共同体之时,一些西方媒体却无视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的贡献,将其污名化,肆意散播“中国海上霸权论”。意识形态领域间的严重隔阂,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倡导的和谐思想背道而驰,还严重阻碍了全世界团结一心共创和谐、共谋发展的前进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我国参与海上护航以及海上医疗援助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感人事迹,昭示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中国在对外交往过程中的共同体理念,这些都需要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脉络,认清发展趋势,讲好中国故事,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故事。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千年、经久不息,在于其包容性以及强大的精神内核,将中国传统儒家“仁和”、墨家“兼爱”等思想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传播,不仅能够促进和谐海洋关系的形成,还将在日后长期的时代发展过程中推进全世界共同应对困难、共同享受海洋资源局面的形成,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力量[4]。

(三)加强文化传播,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从郑和下西洋到海上丝绸之路,再到21世纪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我国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既蕴含“海纳百川”的包容开放,也呈现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乐观。因此,提高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需要对海洋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给予更多重视,发挥好“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优势,创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运用直播、快闪等新兴方式,以更适应时代思维模式、更能被世界所接受的方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此外,以真实事例为基础的对外舆论,能够有效破除损害中国国际形象的失实报道,并从“中国视角”出发,向世界传达中国为早日实现世界一体化进程而不懈奋斗的真情实感。

另一方面,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积极举办国际海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打造沿海精品旅游线,研发“海上丝绸之路”特色旅游产品,逐步延伸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影响范围,以带动海洋文化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5]。

四、结语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使得人们愈发认识到世界正处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海洋命运共同体当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大同”“贵义”等核心观点,丰富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成为团结世界最有效的方案之一。

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一如既往地向全世界需要援助的国家及时伸出援手,以促进全人类和平局面的形成为己任,勇担维护海洋领域和平、实现海洋资源平等共享、促进海洋文化深入交流的时代大任。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将古今中华优秀文化与海洋治理相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面对全球海洋治理的严峻形势,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领域的最新拓展,也是针对海洋治理体系秩序和规范所提出的最贴合实际的倡议,这一理论的科学性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实践的磨砺。另外,海洋命运共同体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大力帮扶和援助,更有利于解决全球海洋发展的各类问题,为最终实现世界海洋治理一体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翟崑.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需知行合一[J]. 太平洋学报,2020,28(01):97-102.

[2] 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友谊使者——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J]. 当代传播,2020(03):113.

[3] 尹斌,周晓松. 亚丁湾护航十年:中国海军壮美航迹[J]. 世界知识,2019(03):56-58.

[4] 孙超,马明飞. 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实践路径[J]. 河北法学,2020,38(01):183-191.

[5] 姚莹.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意涵:理念创新与制度构建[J]. 当代法学,2019,33(05):138-147.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