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和肽素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2021-12-20 05:36梁国聪林力峰张惠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溶栓缺血性静脉

梁国聪,陈 军,林力峰,张惠婷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湛江 524001)

临床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疾病的80%,该病起病较急、病情较重、转归较差[1]。目前,AIS首选治疗方案为静脉溶栓,可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改善患者预后,然而,静脉溶栓后患者可能发生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造成患者转归不良[2-3]。因此,探究AIS静脉溶栓后HT的判断指标尤为重要。和肽素(copeptin)是一种糖蛋白,其由下丘脑分泌,对预测脑卒中发作具有重要作用[4]。但临床对copeptin 与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HT 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对近年收治的98 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 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血清copeptin水平对静脉溶栓治疗后HT的预测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98 例AIS患者,病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5]诊断标准;(2)均为初发病例;(3)均经MRI 检查确诊且首次诊断未见HT;(4)均于发病4.5 h 内入院接受溶栓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肿瘤患者;(2)合并感染性疾病者;(3)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合并免疫缺陷疾病者。其中,男51 例,女47 例;年龄44~71 岁,平均(62.38±4.94)岁;平均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1.73±2.94)分;32 例吸烟,19 例合并糖尿病,44 例合并高血压,21 例合并高血脂症。根据静脉溶栓后24 h 内是否发生HT,将患者分为HT 组(n=21)和未HT 组(n=77)。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属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收集患血糖、NIHSS 评分、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房颤动)等一般临床资料。于溶栓治疗前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应用BK-200 型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山东博科)检测各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G)、尿酸(uric acid,UA)水平。于MRI 检查诊断HT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opeptin 及B 型脑钠肽(BNP)水平,试剂盒由上海臻科生物公司提供。

1.2.2 治疗方法 入组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阿替普酶(生产企业:德国勃林格殷格翰,产品批号:505160)剂量为0.9 mg/kg,但总剂量应≤90 mg,于1 min 内静脉推注10%的药物,剩余90%的药物于60 min 内静脉滴注。静脉溶栓当晚均给予口服他汀类药物。

1.3 HT判定标准[6]

于溶栓后24 h 复查头部MRI,MRI 结果显示长T1 信号存在散的点、片、块状短T1 信号即判定为H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法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opeptin 对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诊断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HT 组与未HT 组溶栓前NIHSS 评分、吸烟占比、心房颤动占比、及溶栓前FB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性别、年龄、溶栓前血压、以及阿替普酶使用剂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copeptin及BNP水平比较

与未HT 组比较,HT 组血清copeptin 及BNP 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copeptin及BNP水平比较

表2 两组copeptin及BNP水平比较

2.3 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年龄、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UA、TC、TG 水平、心房颤动、copeptin、BNP、FBG、NIHSS 评分作为自变量,以溶栓后是否发生HT 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copeptin、BNP、FBG、心房颤动、NIHSS 评分是AIS 患者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3。

表3 溶栓后HT的多因素分析

2.4 copeptin诊断AIS的ROC曲线分析

由ROC 曲线可知,copeptin 诊断AIS 患者溶栓后HT 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76~0.913,P=0.007),敏感度为91.55%,特异度为83.74%,见图1。

图1 copeptin诊断AIS的ROC曲线分析

3 讨论

临床中,HT 是AIS 患者溶栓后常见并发症,可致使神经功能恶化,造成患者预后不良[7]。HT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脑屏障破坏、免疫细胞浸润、再灌注损伤等所致的凝血功能异常等有关[8]。有学者研究报道,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中copeptin 表达升高,其可作为预测患儿远期神经发育的评价指标[9]。王辉等[10]研究发现,copeptin 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另有研究显示,创伤性脑损伤患儿血清中copeptin 表达升高,其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11]。以上研究结果提示,copeptin与脑部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本研究发现,与未HT 组比较,HT 组血清copeptin 及BNP 水平明显升高。结果提示,血清copeptin 水平越高,AIS 患者溶栓后HT 风险越高。本研究推测高copeptin水平可能减弱了AIS溶栓治疗后脑组织的抗氧化、抗炎等作用,致使炎性因子、氧自由基等水平升高,加剧了脑组织的紊乱,进而加重了AIS,提升了HT发生风险。BNP水平的升高可能是由于出血转化患者颅内压升高,造成丘脑受到压迫,进而增加了BNP的分泌。孙怡芸等[12]研究报道,copeptin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价指标。刘丹丹等[13]研究报道,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opeptin表达较高,可用于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本研究表明,溶栓前copeptin、BNP、FBG、心房颤动、NIHSS 评分是影响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AIS患者溶栓后HT受多种因素影响,溶栓前NIHSS评分增高、发生心房颤动、copeptin 水平、BNP 水平及溶栓前FBG 水平升高的AIS 患者更易出现HT。王晶等[14]报道,高copeptin表达是预测脑出血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张瑞等[15]研究发现,copeptin 的表达与AIS 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AI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显示,copeptin 诊断AIS 患者溶栓后HT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16~0.913,P=0.007),敏感度为91.55%,特异度为83.74%。结果提示,copeptin诊断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HT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其对预测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HT 具有一定价值。分析原因可能为预后不良的AIS 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致使精氨酸加压素分泌增加,由于copeptin 与精氨酸加压素具有共同前体,精氨酸加压素的释放伴随着copeptin的生成,故copeptin的表达提升。因此,临床应加强对AIS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的监测,通过有效干预以降低HT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溶栓前copeptin 在AIS 静脉溶栓后HT 患者血清中的水平高于非HT 患者,其对预测AIS患者静脉溶栓后HT具有一定价值。

猜你喜欢
溶栓缺血性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三维DSA重建用于评估髂静脉压迫病变严重程度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