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山岩体放射性异常查证及找矿中的意义

2021-12-20 00:58童宇
西部资源 2021年3期
关键词:能谱

童宇

摘要:本次在系统收集物化探、地质等资料基础上,确定了以花岗岩型铀矿为主要调查类型,以三条北东向断裂带及其夹持区次级断裂和已知铀矿化为研究重点,进一步运用放射性物探手段总结了铀矿化特征,圈定了能谱铀异常点1处、异常带5处,土壤氡异常点6处、异常带9处,分量铀异常带3处。这些综合异常峰值吻合度较好,查证了前人1∶5万物化探异常叠加区位置的真实准确性,且经槽探工程验证揭露较好铀矿化,具有找矿意义。

关键词:大东山岩体;铀矿化点;土壤氡;能谱

1.区域物探特征

1.1航空伽马场特征

根据1∶20万航空伽马测量成果,调查区位于航放二级成矿远景区-xx成矿远景区内,区内分布有一个二级高场片和几个航空异常,处于江湾断裂带和大东山—贵东东西向构造带交汇部位,相对伽马高场主要在调查区西部岩浆岩接触带外带的石炭系地层中,褶皱构造发育。在岩体中有xx矿床和一些矿点呈北东向展布。

1.2航空伽马能谱特征

1∶5万航空伽马能谱解释综合成果预测图显示,在调查内圈定了U391~U401等11个远景片,其中包括7个Ⅰ级远景片、4个Ⅱ级远景片;圈定了U50~U53等4个远景区,其中包括1个Ⅰ级远景区、3个Ⅱ级远景区。这些远景片、区主要分布在大东山东部岩体中,受大东山岩体主体与补体的接触带和北东向构造控制其展布形态,其中最大的远景区U53-Ⅱ分布在xx镇附近,面积大17.62km2,受xx断裂及其分支构造控制,整体呈北东向展布。

1.3伽马场特征

1∶1万伽马普查测量成果显示,该次工作发现异常点836个,异常带44条,圈定了9个伽马异常区(U-1~U-9)。伽马异常点分布不均匀,主要为铀钍混合异常,异常区展布形态总体呈北东东向或北东向展布,少量呈近南北向展布,严格受北东东向、北东向构造、近南北向构造裂隙控制;尤其是在主体和补体内外接触带附近伽马异常值高、密度大。其中xx地区伽马异常点最为集中,面积约8.23km2,受断裂和补体接触带控制。

2.工作方法

2.1主要工作和目的

本次调查工作所运用的物化探手段,主要为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土壤氡气测量等综合物化探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圈定浅—深部放射性异常的展布情况及成矿、赋矿有利地段,具体工作方法为1∶1万伽马能谱剖面测量10km;1∶1万RaA法氡气剖面测量10km(见表2-1)。

2.2綜合物探测量成果

2.2.1能谱异常的圈定

根据《地面伽马能谱测量规范》(EJ/T363-2012)。对本次野外测量数据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和实地踏勘检查,并结合前人物化探成果进行解释。根据《铀矿地质勘查成果分类分级》(EJ/T1213-2018)中异常划分标准,确定异常晕(带)划分原则,采用3倍背景值作为异常下限,异常连续超过20m为异常带,编号为YU-N,N为自然数,本次测量数据统计及异常划分情况见表2-2,根据异常划分标准,本次共圈定了能谱铀异常点1处、异常带5处见表2-3。

2.2.2 RaA法氡气异常

对本次野外测量数据进行室内资料处理,并综合前人物化探成果进行解释,根据《氡及其子体测量规范》(EJ/T 605-91),采用5倍背景值作为异常下限,异常连续超过50m为异常带,编号为YRn-N,N为自然数,本次共圈定土壤氡异常点6处、异常带9处结果见表2-5。

3.3异常地段地段综合物化探异常解释成果

3.3.1西部异常地段综合物探异常解释成果

通过1∶1万伽马能谱剖面测量(A1、A2、A3)和1∶1万RaA法氡气剖面测量(A1、A2、A3),对分布在西部异常地段的1∶5万伽马总量U-1号异常区进行查证,目的是查明引起异常的原因和控制因素。通过本次测量得出成果如下:

根据西部综合物探剖面异常图(图3-3)可以看出,该剖面的综合异常主要受放溪水断裂F6控制,该处综合异常叠加吻合度高,异常值也高,推断该条断裂构造铀成矿潜力大;其次江湾断裂F1、F5-1断裂中异常值也具增高,综合异常叠加情况稍差,异常值也相对较低,推测该条断裂构造在此处深部具有一定的铀成矿潜力。通过地表调查和槽探查证也证实了放溪水断裂F6中矿化蚀变强烈,局部可见铀矿化出露地表,由此可进一步确认放溪水断裂F6成矿潜力较大。

综合以上物探方法完成的三级查证成果显示,三种不同的方法异常峰值吻合较好,xx地区的1∶5万物化探异常叠加区位置较为真实准确,从各项成果及地表路线地质调查和剥土进行二级查证认为,西部地段异常主要呈北东向带状分布,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引起异常的构造主要以放溪水断裂F6为主,其次为西部断裂F1,通过地表路线调查和剥土揭露也得到了证实,西部异常地段主要含矿构造为放溪水断裂F6硅化破碎带,矿体主要在断裂带和辉绿岩脉叠加部位富集,xx断裂F1在该地段含矿性较差,在个别次级断裂与其复合部分稍好。

3.3.2东部异常地段综合物探异常解释成果

从物探综合剖面(图3-4)测量,异常峰值吻合较好,xx地区1∶5万物化探异常叠加区位置较为准确,从各项成果及后期槽探进行二级查证认为,东部地段异常主要呈北东向带状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引起异常的构造主要以xxx断裂分支构造F3-1、F3-2两条断裂带,其次为F10-1断裂带,断裂F10-1中虽然也有异常分布,但连续性差,异常值低,地表调查其构造中矿化蚀变也较弱,成矿前景较差,通过后期槽探揭露也得到了证实。故此认为东部地段主要含矿构造为F3-1、F3-2硅化破碎带和辉绿岩脉,特别是F3-1与辉绿岩脉叠加部位矿化较为富集。

4.结论和意义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收集和分析得出,2个伽马综合异常区,2个航空伽马能谱异常区,大东山南部的物化探异常基本都是呈北东向展布,严格受xx断裂控制与xx断裂夹持区的次级断裂控制,且各类异常高度吻合,特别是构造复合部位和中基性岩脉叠加部位常为异常浓集中心;北部麻坑地段的物化探异常基本都是呈南北向展布,严格受船洞断裂束(F11)等三组断裂形成的网格状构造控制,且各类异常叠加度较好,特别是构造交汇或错断部位为异常浓集中心。通过本次1∶1万物化探综合剖面进行的二、三级查证工作,证实了这些物化探异常区的圈定准确可靠,也进一步确定了这些异常主要是受断裂构造中的铀矿化引起的,成功查证了放射性异常,也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物化探的方法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能谱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256排宽体探测器能谱肺动脉CT最佳单能量成像研究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能谱CT对肺内占位良恶性鉴别及诊断价值
伽玛能谱测量中Nal(Tl)探测器的性能测试
宝石能谱CT在胸膜原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初探
M87的多波段辐射过程及其能谱拟合
电子材料分析中的能谱干扰峰
Franck-Condon因子计算及甲醛光电子能谱的理论研究
宝石能谱CT在肾脏结节检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