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视域下的建盏风格盖碗设计及艺术特色

2021-12-21 03:59邱佳雄
福建茶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建盏器型釉色

邱佳雄,王 丽

(武夷学院 茶与食品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建盏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起源于建阳,是宋代斗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建盏创烧于五代末,在宋代达到鼎盛,元代初期开始逐渐衰落。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重视,建盏工艺得以恢复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盏代表了中国茶具烧制工艺的巅峰,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现代饮茶方式的转变,使得传统的建盏茶具已不能适应泡茶文化的需求。在饮茶文化的推动下,饮茶时人们对高品质茶器的追求,也为建盏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针对当前社会市场需求,建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

盖碗是流行于泡茶法的主要器具,是一种盖和碗组合的用具。碗上加盖的器物组合自汉代就有,但是作为专用茶具的盖碗直到宋代才出现,清代以后才逐渐流行。盖碗茶器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普及性,适合冲泡所有茶类,流行于各大茶区。不论是以福建、潮汕为代表的工夫茶文化,还是以西蜀成都为代表的茶馆文化,都离不开盖碗茶器。随着建盏烧制技艺的恢复,“铁坯黑釉”的烧制工艺也融合了盖碗的结构特点,增加了盖和托的设计。烧制出器型多样、釉色多变的建盏风格盖碗茶器。建盏风格盖碗的出现,给现代盖碗赋予了几分宋韵之美,串联宋清两代经典茶文化代表,焦距两代经典茶器的文化共性,能为未来茶器的设计提供借鉴与思考。

1 建盏风格盖碗的设计及其风格特点

盖碗茶器在以泡茶法为主流的现代饮茶艺术中,继续也将长时间持续担任重要角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作工艺的不断探索,建盏风格盖碗在器型和釉色上也在不断创新。不同类型的建盏风格盖碗各具魅力,展现出科学的物理结构和浪漫的人文精神,表现出方寸间的东方美。

1.1 建盏风格盖碗的结构

盖碗在现代茶事活动中常见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主泡器具。在工夫茶的品饮活动中,与公道杯、品茗杯等茶具配合使用,主要用法是冲泡、出汤,待茶叶冲泡好后,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再分杯品饮。二是冲泡不出汤,集冲泡品饮功能于一身,茶水不离盖碗,边添水边品饮。

建盏风格盖碗沿袭了传统盖碗的结构和器型特点,由“盖、盏、托”三部分组成。其中“盖”的造型是圆口覆碗式,盖面隆起,上置圈形抓纽,具有防尘、保温、闻香、滤茶等功能;“盏”的造型是大圆口、深弧壁、小圈足,因“盏”的造型不同而分为折腰型、马蹄型、棱玉型、撇口型、圆融型等,其中以撇口型最为常见。在此基础上,局部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口沿和碗身线条两个方面,决定了盖碗的器型和气质;“托”的造型是圆形、有足(高足或平足),中间凹陷的“月心”用于固定和放置,避免茶碗倾倒,底部保留一定高度可方便端持,还起到防烫手的作用。托的作用类似干泡台,可以承接溢出的茶汤,保持茶事活动的整洁。

1.2 建盏风格盖碗的器型和特色

建盏风格盖碗的器型结构是在传统建盏撇口、敞口、敛口和束口器型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盖碗的结构特点,增加盖子的设计,以撇口和敞口器型为主。所以从碗身来看,基本上沿袭了建盏的风格特色,可作为建盏独立使用,器型简单质朴,典雅厚重。器型、釉色以及烧制方法都对盖碗的整体气质有很大影响。建盏风格盖碗,总体上金属感十足(如图1),釉色花纹天然而成,变幻莫测。黑色的釉面上遍布形态各异的结晶斑纹,代表性的釉色有乌金釉、兔毫釉、油滴釉及鹧鸪斑、曜变等。其烧制很有个性,属于不完全施釉。即在盖、碗、托各部分都会留有一定的空间,采用素烧。尤其是在“盖”的部分,只取一面施釉,即盖纽和盖底,二者取其一。这是因为建盏高铁析晶釉在高温下具有“流釉”现象,容易粘窑,所以靠近匣钵的一面素烧,可以防止次品的产生,减少损失。

2 建盏风格盖碗的设计及其风格特点

为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以及正确选择合适的泡茶器具进行指导,甄选出市场上设计经典、风格独特的代表性建盏风格盖碗,通过点、线、面几何学概念中“线”的组成进行抽象化的平面空间结构呈现,并对蕴含的人文思想进行挖掘,分析其独特的气质属性。

2.1 柿红釉深钮圆融三才盖碗:

柿红釉深钮圆融盖碗采用建盏工艺烧制而成,其圆融的器型设计体现出“包容至善、以和为贵”的思想哲理。其上有不规则油滴密布,形似麒麟纹,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盖钮和盖口沿缘围一圈黑釉,上有大小不一的细小红色斑点,不规则游离状分布,类似花边。釉色和器型的艺术组合,整体上呈现出“和气大方、厚实可爱”的气质。在器型上,圆融型杯身设计,便于聚热;深钮和外敞的边沿,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不易烫手。

2.2 蓝牡丹深钮撇口三才盖碗

蓝牡丹深钮撇口的器型体现出“厚积薄发、蓄势待发”的思想哲理。其撇口的蓝底银斑形似绽放的牡丹,从碗沿到碗口,银斑由小变大,形态变化宛如花瓣在碗里沉浮,在蓝色的映照下,有灵动幽静般的美。盖与碗沿银斑细小成点,碗底银斑较大成片,斑点汇聚似牡丹花瓣,呈不规则分布,有明显的大小分层。斑纹银灰色调,金属质感强。釉色和器型的艺术组合,整体上呈现出“刚毅正直、中规中矩”的气质,豪气又收敛,低调中略显张扬。在器型上,碗身撇口型曲线结构设计,不易烫手;碗腹较深,聚热性能好。

2.3 蓝兔毫油滴纹平纽二件式盖碗

蓝兔毫油滴纹平纽二件式盖碗呈小平钮、浅撇口的器型设计,上小下大,体现出“不露锋芒、中庸不争、含蓄收敛”的思想哲理。浅蓝色调的细密斑纹,给人以冷静平和之感。盖和碗呈现出同一釉色的两种形态:碗盖油滴显,错落有致,上有大小不一的银斑不规则游离分布,斑点由密集到分离,由小到大的变化,具有四周放射的律动感;碗身兔毫显,呈细豪竖向密布,有细小油滴斑点间杂其间,宛如雨中的蓝窗,雨水流落的痕迹,动态般向下流淌;碗口和盖钮银灰色,金属质感强。釉色和器型的艺术组合,整体上呈现出“低调谨慎、理智祥和”的气质。在器型上,接近敞口,碗身较陡,出汤快急;小平钮和碗身浅撇口的设计,容易烫手,不易拿放。

2.4 蓝鹧鸪实钮马蹄三才盖碗

蓝鹧鸪实钮马蹄盖碗采用盖纽放大的器型设计,打破了盖碗正常比例,上大下小,造型可爱,体现出“安分守己、安常守分”的思想哲理。蓝地银灰斑点不规则密布,给人以强烈的金属质感。盖钮和碗口银灰色,金属质感强。釉色和器型的艺术组合,整体上呈现出“老实敦厚、厚重踏实”的气质。在器型上,大实钮的设计,会加重盖子的重量,并且易聚热烫手。

2.5 柿红圆钮圆融大盘三才盖碗

柿红圆钮圆融大盘盖碗采用圆钮、折沿、大盘的器型设计,显得更加圆融、精神和大气,体现出“精神至上、温文尔雅”的思想哲理。边角也让圆润的中心搭配多些刚强之气、刚柔并济,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柿红釉尽显中国特色,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铁锈斑点有规律地排布,增强视觉的跳跃感,华贵中又显质朴。釉色和器型的艺术组合,整体上呈现出“雍容富贵、端庄大方”的气质。器型上盖碗内部空间大,易于干茶舒展;高足圆钮和外折的碗沿,符合人体工学,易拿放,不易烫手;碗托大盘,易稳易端持奉茶,还可起到干泡台的作用,承接溢出的茶汤,保持整洁。

2.6 银油滴环钮浅撇口三才盖碗

银油滴环钮浅撇口盖碗采用环钮、小撇口的器型结合小油滴的风格设计,整体小巧精致,体现出“低调收敛”的思想哲理。黑釉银斑细小繁多密布、大小分明、错落有致,给人以“隐秘简约”之感。钮根、盖沿、碗底、托心和托底的釉色乌黑油润,盖钮和碗口的釉色呈银灰色,金属质感强。釉色和器型的艺术组合,整体上呈现出“乖巧可爱”的气质。

2.7 银油滴深钮球形大盘三才盖碗

银油滴深钮球形大盘盖碗很好地融合了圆融和撇口盖碗的器型特点,球形的器型设计结合小圆银斑的风格釉色,体现出“圆润变通”的思想哲理。碗盖和碗身比例相当,整体呈现一个球形,似带光环的星球在宇宙中转动。碗托大,将盖碗包容,更显稳重;银圆斑点游离状分布、大小均匀相当,给人以“沉着厚重”之感。钮根、盖沿、碗底、托心和托底的釉色湛蓝油润,盖钮、碗口沿的斑纹为银灰色,金属质感很强,个性十足。釉色和器型的艺术组合,整体上呈现出“规矩稳重”的气质。器型上碗内空间较大,冲泡空间大,易于干茶舒展。盖内热气流动空间大,易于碗内导热;碗盖弧度过大,略重,不易拿放。

2.8 蓝地白油滴平钮撇口二件式盖碗

蓝地白油滴平钮撇口二件式盖碗是在撇口建盏的基础上,进行加盖的设计,器型上更接近撇口,其碗盖凸起幅度小,基本平面,中间宽大,犹如“张手环抱之势”,高昂大气,体现出“正气凛然”的思想哲理。分散的蓝地细小白油滴自然天成,给人以“才思泉涌”之感。碗盖白斑总体细小,向盖沿四散呈游离状分布,错落有致,宛如日光下湖面的波光点点。碗身白斑像海底的小水泡涌上湖面。钮根、盖沿的白斑聚集,远看像一环银圈。釉色和器型的艺术组合,整体上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气质。器型上碗口敞大,出汤快,适合手掌较大者使用。

2.9 黄鹧鸪斗笠倒盖平钮撇口三才盖碗

黄鹧鸪斗笠倒盖平钮撇口盖碗采用斗笠盖的器型设计,体现出“灵活变化、穷则思变”的思想哲理。碗盖借鉴了斗笠杯的结构,盖面甚陡,几乎无弧度,直接增大了碗内空间。碗托也做了特殊处理,增大托沿向上角度,与碗沿撇口角度几乎相当且平行,有“紧扣碗身”之意。黄鹧鸪斑纹富有变化,给人以“力量智慧”之感,从钮根的黑釉圈中由大渐小,四周延至盖沿边,最后变成黑斑点点,又消失在沿口的黄釉中。碗身的鹧鸪变化与碗盖相反,斑纹从碗沿至碗底,渐深渐大。鹧鸪斑呈现由大到小到无,纹路呈现由黑到黄绿到黄的变化。釉色和器型的艺术组合,整体上呈现出“古灵精怪”的气质。器型上斗笠碗盖直接增大碗内空间,但不易刮茶沫;碗盖较深,端拿不是很方便;外敞的边沿,符合人体工学,不易烫手;托心下凹,易承碗。

2.10 乌金木叶柱钮马蹄三才盖碗

乌金木叶柱钮马蹄盖碗在马蹄盖碗的基础上,采用马蹄、深腹、小柱钮、扁圆托的器型设计结合乌金木叶纹的风格釉色,体现出“虚怀若谷、大巧若拙”的思想哲理。盖纽、碗底和碗托的设计十分巧妙,盖碗尤显精巧。深腹的设计给了乌金釉足够的流动空间,让碗底的釉烧制得恰到好处。碗托平底略大,托沿缓和微微上扬,不争盖碗的光辉,起到良好的衬托作用;乌金木叶纹巧妙搭配,给人以“大雅精致”之感。经典的建盏黑釉,肥润光泽,端庄素雅,一片叶脉纹镂空金叶焦距目光,画龙点睛,在黑釉中显得尤为精致。釉色和器型的艺术组合,整体上呈现出“深藏若虚”的气质。器型上盖纽过于精巧,取拿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滑落;碗口撇口设计易于端拿;碗托扁圆,奉茶时不容易端起,设计时可适当提高碗托弧度。

通过分析市场上建盏风格盖碗器型的优缺点,发掘优良器型的设计启示,可以丰富现代盖碗的体系内容。以上建盏设计风格盖碗是目前市场上流通数量较多、器型和釉色较为常见的盖碗类型,这些盖碗在传承了建盏釉色特点的同时,结合盖碗的器型特点进行了创新设计:器型上样式各异,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釉色上因器型线条的复杂性增加,高铁析晶釉流动空间更大,变化度更高,所呈现的花纹更加变幻莫测而多样。

宋代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建盏釉色是现代陶艺茶器设计的巨大资源,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当下的茶具设计仍有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盖碗器型和建盏釉色的组合,有利于让中国茶具审美突破一个新的空间,上升一个新的层次。建盏风格盖碗的创新设计主要是在碗盖、碗身、碗托三组合间进行独具匠心的改变。整体上具有“厚重、规矩、大方”等气质,这与建盏本身的气质大抵相同,但建盏风格盖碗的造型更加灵活多变。具有良好适用性的产品可以使用户得到情感上的愉悦感,新式盖碗应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行为模式以及社会需求导向,在造型设计与茶文化精髓相结合的基础上,挖掘现代人饮茶习惯,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有中国设计文化特色的茶具。

猜你喜欢
建盏器型釉色
如意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矢志传承 探索创新—归隐山林,只为做出一只舒服的茶盏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