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时代如何对话

2021-12-21 08:20
上海戏剧 2021年6期
关键词:曹禺雷雨时代

2020年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央华特邀法国著名戏剧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担纲导演,将曹禺经典《雷雨》与他同为剧作家的女儿万方编剧的《雷雨·后》制作成连台戏,通过舞台完成了一次跨时空的对话与中西文化背景的跨文化碰撞。2021年10月22日,连台戏《雷雨》《雷雨·后》登陆上海大剧院。

10月24日,上海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举办了“经典与时代的对话——连台话剧《雷雨》《雷雨·后》研讨会”。如何看待这么一台熟悉又陌生的《雷雨》?这台经典大戏与这个时代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专家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研讨……

丁罗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雷雨》毫无疑问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里程碑、是现实主义的典范。我看过八九个版本,太熟悉了,这次看连台戏《雷雨》和《雷雨·后》觉得没有失望,其中还有新的理解、新的形式,能够启发我们对经典作品的思考和理解。

一个欧洲导演如何看我们中国的经典?他的理解和他的创新点在哪里?法国导演埃里克很有想法,我看到宣传单页中的一句话“通过两个完全相反的家庭,来研究激情”,我认为这句话是他解读《雷雨》的一把钥匙。过去国内研究一般集中在周公馆封建主义的堡垒,而埃里克导演把鲁周两家并列为两个不同的家庭,对照的点是激情,这是他导演构思的核心点。激情是什么?是人生命力的体现,生命力旺盛才有充沛的激情,如果这个人的生命力退化了,他的激情当然也会消失。导演这个参照点与我们看《雷雨》、看曹禺当时的创作思想是同一个方向的。这个戏的演出和呈现是能够打动观众的。剧本里第三幕鲁贵家里的戏,导演处理得很好,这场戏是我看过的所有《雷雨》版本中最好的第三幕,没有之一。导演对鲁大海这个人物处理得很好,不是说给人物增加了多少戏,而是把他最重要的激情、生命力体现了出来,又基本上按照原来剧本。这体现了导演的功力,体现了他对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的驾驭能力。

《雷雨·后》是很有意思的作品,是曹禺和万方父女的一种对话。万方在戏里所表现的人性的爱和痛,把握得还是很准确的,剧中还有许多《雷雨》剧本里重要场面的重现。然而,在看了前面《雷雨》那么凝重的戏之后,一对比还是感觉有点散了。

徐正清|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一级编剧

这次把《雷雨》和《雷雨·后》作为连台戏来演,是制作团队特别智慧的营销策略。在演员的配备上,能看出制作团队的良苦用心,主要角色除了可圈可点的表演功底以外,其中几位还具备了非常不错的市场吸引力,对今天的演出市场来说,制作一个剧目,这一点一定要考虑到。我关注了一些年轻观众的反馈,虽然他们对《雷雨》这部经典了解不多,但是其中有些演员对他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这是非常好的现象,用不同的营销方式,让年轻人能够了解经典著作,何乐而不为呢。制作方邀请法国导演也是创举,这种新的呈现形式给观众不同的观剧体验,正如《雷雨·后》的剧本一样,都是在做一种探索,这种探索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探索精神我觉得令人敬佩。这次万方的《雷雨·后》很出人意料,它不是对《雷雨》的续写,是全新的解读,而且这种解读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换个作者,我想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万方老师和曹禺先生父女之间的默契是一般作者之间不能达到的,感谢曹禺先生创作了经典,感谢万方老师和制作团队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让我们再次重温经典。

石俊|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导演

这次连台戏请法国导演是对的。《雷雨》我们看过太多遍了,但是对当下观众来说是陌生的。前几年北京人艺的《雷雨》来上海演出,观众席发出了笑声,现在的观众不理解当时的周萍和蘩漪。然而,这个版本的《雷雨》更坚定了我的观点:我们不应该放弃经典,但同样不应该僵化经典的排演,更不应该停止对经典的挖掘。经典作品无论过多少年还是能够挖出东西来的,第一来自经典本身,第二在变化的时代中还能继续挖掘。我们今天要建立当代经典剧作和当下观众审美的关系,这次的连台戏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我觉得很兴奋。《雷雨》还能继续演下去,而《雷雨·后》是对这个时代再挖掘的先声。

倪文尖|華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感谢制作方克服疫情重重困难,以连台戏的方式把《雷雨》这部经典又带回到当代,而且制作相当精良、导演很有功底。然而,《雷雨》确实太熟悉、太经典了,作为观众就会带着过分强烈的期待,坦率讲我的观看体验不是那么好。演员不能说不尽心尽力,但我感觉对曹禺《雷雨》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导演很有想法,舞台布景我很喜欢,用了大理石和原木,我最喜欢的是鲁贵家的那幕戏,整体把握还是比较好的。其实我对《雷雨·后》特别期待,因为曹禺先生的序幕和尾声对于《雷雨》的理解来说特别关键。万方很显然有自己的生命体验,但我感觉《雷雨·后》放得不开,对原来《雷雨》剧情的复现有点太多。

朱光| 《新民晚报》文体中心主编

《雷雨》的好,丁罗男老师说得很到位,我想表达对于《雷雨·后》的喜爱。我非常喜欢《雷雨·后》咏叹调式的回旋结构,它以回旋的方式告诉观众,青春就是激情的、残酷的、愚蠢的。我反对倪老师讲的“复现是不必要的”,我认为是必要的,这是它的结构。再做一个所谓现实主义的后续没有必要,它就应该是一个感触,所以它可能有一种断断续续的线性结构,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回旋,有必要重现《雷雨》的重要情节,有必要重现情感的反复撞击。我在北京看《雷雨·后》的首演,看到四凤在满台爬起来摔倒、爬起来摔倒,北京的版本是跑圆场,那一刹那我泪流满面。《雷雨·后》的出发点就是人生的循环往复,人总是有过不去的坎儿,看懂了这个动作就看懂了《雷雨·后》的主题。《雷雨·后》不是简单的序,不是简单的附加题,很多观众会单纯把戏看做阅读理解、问答题、考卷,然而戏剧是开放性的,你是什么人你就会看到什么戏。

王雪瑛|《文汇报》高级编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经典与时代的对话”这个“经典”要与创作的那个时代对话,还要与不同的时代对话。《雷雨》请了法国导演,他认为这样非常强的戏剧性的冲突,不仅仅可以发生在中国当时的时代,也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时代。同时又有超越时代的一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版《雷雨》,有法国导演超越时代的发挥,比如说舞美设计受到彼得·布鲁克的影响,导演对舞台做了空的处理,不满满当当地放一些家具体现具体时代,而是让舞台很空旷。导演通过简化舞台背景突出了这个戏的本质,强化了演员和这个戏的关系、演员和演员的关系、演员和观众的关系。我认为导演完成了他对《雷雨》经典化的理解,呈现出《雷雨》文本属于不同时代的经典面貌,同时这也是一次跨越国界与经典的对话。

李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这版《雷雨》和以前版本相比有从写实到写意的变化。我看过北京人艺第二代《雷雨》,由濮存昕、郑天玮分别饰演周萍、四凤的那版,完全按照写实主义的话剧精神演出,行云流水、严丝合缝、栩栩如生,演绎得非常经典。这次看央华版《雷雨》,自然就容易和那一版作对比。如果说,人艺版以写实为主要追求,央华版则尝试了许多写意的手法。这次连台话剧的演出,我更期待看《雷雨·后》。然而,在开始观演以后,我总是走神、出戏。这个戏结构有点散,本身很难形成像曹禺先生《雷雨》那样的戏剧性。我看过万方的《冬之旅》,也是做同时代两个人的和解,《雷雨·后》也想强调和解的主题。我们都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有效沟通,最后达到和解,但和解是不是能夠做到,我挺怀疑的,尤其像周朴园这样的家庭。我们可能有美好的愿望,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解,但至少这样的和解在《雷雨》这样的戏“之后”难以做到。

翟月琴|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雷雨·后》不是讲《雷雨》后面发生的事情,而是讲隐藏在《雷雨》后面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讲,《雷雨·后》达到了我的期待。曹禺先生曾说希望有能力的导演或编剧来帮助他完成序幕和尾声的演出,万方实现了父亲的想法。因为《雷雨》里涉及大量的主观意象诗化的语言,这是《雷雨》称之为经典化的文本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雷雨·后》又重现了经典。在曹禺先生完成剧本以后,很多人不断地尝试,包括艺术工作者,包括戏剧文学的研究者,他们在不断地阐释《雷雨》,不断地赋予《雷雨》新的意义,《雷雨·后》也在把这样的声音表达出来,它的一个个层次让我感到,即使它不是叙事性的线索,但是它所要完成的意义性的表达是可以接受的。

程辉|文艺评论家、艺术节展策划人

央华版的《雷雨》是我看到这么多版本《雷雨》中最好的一版,终于看到《雷雨》中的人物不再刻板、不再受各种政治解读的影响、不再受文化标签的影响,而变得富有自己的个性。

中国戏剧如何走向世界舞台?如何用世界的眼光、世界的语言来解读我们的经典作品?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央华版邀请法国导演,试图用一种更具世界性的视角,不仅是用当代舞台语言,更多是用世界性的观点,来让更多戏剧人看到中国的作品。经典与时代如何对话,就是要有现代的解读,法国导演给我们带来了非常鲜活的东西、带来新的浪漫而诗意的解读。

我对万方的作品一直很关注,看过她的《冬之旅》《新原野》《弹吉他》《雷雨·后》等。我不同意之前李老师说的和解的说法。我不认为万方是在解读《雷雨》,我认为这个作品是万方在试图通过《雷雨》这样一个平台、路径去重新思考生与死,看完戏脑海中冒出四个字“悲欣交集”,我认为万方是在用一种空的禅意、用东方哲学考虑生和死、考虑西方宗教中的救赎和宽恕。          (整理/韵丰)

猜你喜欢
曹禺雷雨时代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僧院雷雨(一)
《雷雨》中的“雨声”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好剧本离不开认真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