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策略研究

2021-12-21 15:03丛路路
文理导航 2021年35期
关键词:函数解题信息化

丛路路

现阶段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获得了发展,着

重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思考能力和打造高效课堂。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函数内容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更新教学理念并结合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函数知识点繁杂、内容抽象和思维要求高,部分初中学生由于自身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缺乏,在函数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困惑和焦虑的情感,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实际逐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具体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针对函数基础知识点、函数思想和解题思路进行科学引导,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推动初中教学的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优势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中一个层面是将培养与提高信息素养作为教育目标,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另一个层面是将信息技术手段灵活应用到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当中,关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教学信息化而教学又是教育当中的中心内容。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推动教学手段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强调在教育实践当中系统全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以此为基础,助推教育改革,进而适应信息化社会新要求。从这一角度分析,教育信息化对深入开展教育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有着非常突出的价值。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也需要适应新环境,注意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结合,为学生补充更加丰富的函数教学资源,同时依托信息化优势,把原本抽象复杂的函数内容,用更加立体生动与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结合课件、微课视频等材料自主研究函数知识和方法,经历函数知识形成过程,获得良好的函数学习体验,最终学会灵活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复杂化的数学问题。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在数学教学中与时俱进思考信息化手段和函数教学的最佳整合应用方法,指向学生的函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拓展迁移的方法。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

(一)数学课堂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函数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普及和逐渐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留有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缺乏构建函数教学情境的能力难以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信息技术和函数深度融合缺乏有效性,信息技术的作用难以全部展示。创设趣味高效的信息化教学情境需要以生本思想为导引,丰富函数教学内容融入趣味性的设计引导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充分调动函数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凸显生动、形象、数形结合的函数内容,逐步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教學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Flash短片技术进行设计,通过动画视频引导初中学生观察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在掌握函数图像的特点下为下一阶段的函数学习打好基础。例题:二次函数方程式y=-x2+2x的图像可能为(    )

面对该类概念性的题目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进行科学的讲解,函数表达式中二次项系数为-1那么a<0,可得函数图像开口向下,-=2对称轴位于x正半轴,其次令x=0得到y=0即图像经过坐标原点(0,0),可得该题目答案为A。

(二)深度挖掘数学教材函数资源,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将数量庞大、内涵深刻的函数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取最高效的教学方式,满足初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际需求拓展眼界培养函数思维。实际的函数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再次设计,渗透函数的思维方式、解题思路、函数图像的观察和运用方法,逐步提升初中学生的整体知识性应用能力加强对函数知识的理解程度,突破数学学科函数部分的教学重难点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初中学生思维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丰富初中数学信息教学手段,转变函数教学模式

整个初中数学函数课程教学中教师一直应用信息技术创造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方向与时俱进进行全面提升,发挥以生为本的教学主体地位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真正促使函数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打造高效的函数课堂。教师在进行函数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需要切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理解能力、函数教学内容,针对函数知识导入、课堂教学、复习巩固等环节进行教学方式的全面发展,真正提升初中学生的函数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函数思维的培养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进行体验式的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例题: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kx+8,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二、三三个象限,与x、y轴交点分别为C,D两个点,其中O为坐标原点且△OCD面积为5,请同学们作图绘制函数图像来求出表达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进行函数图像的演示教学和亲自绘制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x+8。

(四)合作探究学习融合信息技术,指导解决函数问题

教育信息化加快了教育改革步伐,也在整个教育领域掀起了创新潮流。新时期,教师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并依托新技术以及丰富多样的互联网资源开展函数教学。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继续利用现代化教育工具与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合作探究学习当中,共同讨论以及化解和函数相关的问题。在具体的课程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教材当中的练习题进行有效解答,然后结合习题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完成讲解。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多样化的网络资源,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合作探究活动,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时,为了指导学生把握解三角形及其应用的一系列函数知识方法,教师可先运用课件给学生归纳解三角形的四种类型以及三种关系。等到学生具备了这样的知识基础之后,教师可以引入一定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已知某地区的纬度是36度,冬至正午太阳入射角度是30度30分,假如建筑物的高度是20米,楼间距最小是多少时才可以避免遮光?该问题的关键是知道直角边与一个锐角,为了化解这个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联系课件当中给出的图形进行思考和解答。其中由sin30°30′=0.507 ,tan30°30′=0.589得到20/tan30°30′,最终结果33.96或者33.95米。

(五)巧借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解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函数题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题型,也是学生非常容易出现错解的一类题型。如果没有进行合理考虑,那么学生在阅读有关函数题型中相关信息过程中容易形成错误解题思路,进而会造成错误解决函数问题的情况出现。为了可以有效锻炼学生求解函数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平时指导学生解决函数题型过程中有效、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生剖析题型,帮助他们可以在解决函数题型过程中快速“抽丝剥茧”,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与有用解题信息,这样可以显著降低学生求解相应函数问题的难度,避免学生因为读题不认真而直接影响最终函数问题的求解。

例如:在学完二次函数性质部分知识后,可以为学生出示下面一道例题:

现有函数y=x2-2x+1,已知在a≤x≤a+1的时候,函数y可以取得最小值1,试求参数a的值?

解析:本道函數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及熟练运用二次函数性质的能力,并且考查学生在求解函数问题过程中是否可以灵活地应用分类讨论思想等一些数学思想来简化问题求解过程。为了辅助学生快速解决本道题,避免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出现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可以借助设计的微课课件来帮助学生分析这道函数题的求解。在微课播放之后,学生可以认真观看本道函数题的求解过程,并且对其中涉及到的分类讨论思想及其应用形成深刻认知,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这些关键的解题细节进行认真观察及分析,最终有利于他们更加快速掌握解题的思路,快速求解本道题。

解:(1)在函数的对称轴位于给定范围右侧的时候,有a+1≤1,即a≤0,这时候根据二次函数本身的单调性质,可知在x=a+1的时候,y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是1,代入之后可以求得a=1(舍)或a=-1;

(2)在函数的对称轴位于给定范围之内的时候,有a<1,且a+1>1,故可知a∈(0,1),这时候在对称轴x=1位置处y值获得最小值1,代入求得函数的最小值是0,不满足题干信息要求,应该排除;

(3)在函数的对称轴位于给定范围左侧位置处时,有a≥1,根据二次函数单调性质可知此时在x=a处取得最小值1,代入之后求得参数a=0(舍去)或a=2。

通过上述分类讨论,可以使学生在观看微课件的过程中快速明确本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1或a=2。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加强对数学基本知识点的印象从而准确运用解题达到提升个人能力的目的,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促进作用必须革新函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函数思维能力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函数解题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关于函数的一些补充知识
巧用比妙解题
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应用举隅オ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