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衣载道 以业兴国

2021-12-22 06:48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
中国服饰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服装行业服装时尚

文|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十四五”时期,中国服装产业将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实现我国向时尚强国发展的

在近年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服装行业是践行者之一。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和内涵拓展转变,对于拥有17万家制造企业、从业人数826万人、服装总产量约712亿件的服装行业而言,绝非一蹴而就之事。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服装行业表现出顽强的韧性和卓越的创新精神,产品供给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稳步提升。到2020年年底,我国基本实现建设服装制造强国的目标,同时“科技、时尚、绿色”正成为行业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明者应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未来的中国服装产业将以衣载道、以业兴国,参与时代、适应时代、塑造时代、引领时代,加快我国从服装制造强国向世界时尚强国发展的步伐。

这种跨越的底气来自服装产业独特的身份属性与美学特征:

第一,服装是供需融合、“刚柔并济”的产业。一件衣服的背后,是材料技术、生产技术、装备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以智能装备和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为支撑,产业链各环节正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生产方式更加精益化、柔性化,产业组织更加网络化、平台化,行业经济与服务经济融合发展之势日渐明显。

第二,服装是时空融合、“虚实并重”的产业。在新技术革命下,产业正呈现更大范围的要素整合与业态叠加,“互联”“泛在”“延展”成为重要趋势。从流行趋势分析、智能时尚搭配、营销文案生成到智慧营销与运输等智能技术加速形成,虚拟技术驱动从“在线”到“在场”,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和新购物场景持续创新。

第三,服装是艺技融合、“形神兼备”的产业。真正的时尚不是没有态度的人云亦云,而是基于文化自信的自然而然。行业时尚设计进入到凸显中国特色的原创设计阶段,原创潮流品牌占服装品牌消费比重已提高到15.0%。时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体系不断完备,2020年纺织服装行业外观设计专利占全国外观设计专利总量的5.9%。服装与艺术领域的跨界融合正在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深层次文化嫁接。

第四,服装是知行融合、“表里如一”的产业。社会公平公正、经济协调平衡、生态自然和谐成为全球的共同价值追求。作为社会责任建设的倡导者与先行者,中国服装行业正在身体力行,积极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以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金融为特征的中国服装产业生态正在形成,绿色市场和责任市场的价值空间正在打开。

当前,我们正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服装行业的所有工作与创新都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遵循稳步推进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方向。

从全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服装行业需要强化三个信念:

一是时势格局赋予产业更大使命和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格局深刻调整,在疫情冲击的叠加影响下,各国对关键产业纷纷从追求效率转向追求自主可控。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服务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拥有完整产业体系和庞大国内市场的服装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二是科技革命赋予产业更大机遇和责任。数字、网络、智能等突破性技术簇群的加速涌现,深刻改变着要素结构、价值构成、产业生态,关键技术、核心标准、创新体系的创新发展,通过技术融合、产品融合、服务融合和产业融合,使得服装产业的创新链更具开放性和跨边界性。

三是文化自信赋予产业更大动力和空间。在大国崛起背景下激发的文化自信与国风文化消费勃兴,为我国服装行业在多元文化融合中的持续创新提供成长的动力。数据显示,“国潮”服装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 09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 0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2%。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可度不断提升,这为服装品牌在产品设计、营销模式、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价值支撑。

中国服装行业的目标是要在2035年建成有创造、有贡献、有推动的时尚强国。这是中国服装行业基于完备产业体系、产业优势和竞争力的发展之路,也是中国服装行业承担满足人民现在和未来美好生活的创新之路,更是中国服装行业引领全球产业变革、提升产业价值创造、角逐时尚话语权的超越之路。我们不应有半刻的懈怠与迟疑,因为形势不允许、实力不允许、责任不允许。立足行业目标,加速开创新局面,关键要做好四点工作:

第一,服装关乎“艺”,应持续锻造“新美学”思维。行业要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吸收借鉴全球时尚文化精髓,将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作为内在依据,探寻兼具时代精神与民族气韵的服装样式和格调,延续中国服饰风格的文化表达;要以文化自信为产业前行的文化定力,增强弘扬和构建中国时尚话语体系的底气。

第二,服装关乎“智”,应持续强化“新科技”赋能。要夯实“多快好省”的产业体系优势,即规模优势、产品优势、成本优势等。一方面,围绕降本增效、品质提升、供需对接的要求,加强全产业链管理,实现市场、设计、制造、物流、销售等各系统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要关注新的架构性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探索,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预测、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营销等产业链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以区块链关键技术推动服装行业信任经济的发展,打通虚拟与现实、连接产业与金融。

第三,服装关乎“需”,应持续落地“新商业”场景。一方面,通过场景、内容和产品的交融与支撑,满足消费者生活及精神文化需求的双重情感体验,实现内容共创及流量互通;另一方面,构建垂直产业电商生态,发展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拓展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等新领域新市场,强化产业与平台、社群、场景等新业态融合,将数据要素转化为市场价值、客户价值。

第四,服装关乎“仁”,应持续探索“新价值”高度。衣者依也,仁者爱人。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我们行业价值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要强化人本价值,为从业者创造更加舒适、安全、有前景的劳动环境和工作内容,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更多品类、更好体验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强化生态价值,系统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变革,构筑绿色、低碳、循环的价值体系。要强化社会价值,发挥服装作为时尚载体的价值富集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创新溢出效应,推动区域品牌的形成与强化,赋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崛起。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服装行业是智慧迸发的创新产业,服装人有担当、敢争先;服装行业是底蕴十足的创意产业,服装人有思想、善创造;服装行业是天生美丽的生态产业,服装人有境界、法自然。未来,谱写时尚强国的伟业篇章,需要我们既能以崭新的眼光、科学的视野观察世界,又能以开放的心境、独特的精神融入世界;需要我们既能保持基于规模与体系的制造优势,又能实现基于东方美学与内需市场的时尚引领;需要我们既能满足国内消费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又能打造跻身全球时尚第一梯队的国际知名品牌。相信未来属于奋斗的我们!

(摘编自孙瑞哲在2021年中国服装大会的讲话,内容有删减)

猜你喜欢
服装行业服装时尚
《纺织品 遮热性能的测定》等9项纺织服装行业国家标准发布
2022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道具服装
浅析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