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研究

2021-12-22 03:07尚莹莹王文娟郭召平吴晓华梁春耕肖定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34期
关键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

尚莹莹,王文娟,张 莲,郭召平,吴晓华,杨 伟,梁春耕,肖定洪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800)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多样,易反复发作,既可表现为烧灼感、反酸等典型症状,也有胸痛、上腹痛、嗳气、背痛等不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以咳嗽或哮喘为首发症状,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质子泵抑制剂是首选治疗药物,但是有20%~54.1%的患者经过标准剂量或加倍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仍存在持续性反流症状[1-2],而且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增加骨折、胃底腺息肉、胃癌等的发生风险[3]。反流性食管炎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情志造成了很大影响。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反流事件的发生,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是将针灸穴位与物理治疗结合,通过皮肤将低频脉冲输入人体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旋金降逆方是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经验方,本研究从临床症状和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角度观察了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4]制定。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依据《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制定[5],肝胃郁热证包括临床症状和舌脉象两部分,凡具备主症(嘈杂、反酸、胸骨后灼痛、两胁胀满)中的2项和次症(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心烦、易怒)中的1项或2项,且符合舌质红、舌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滑的舌脉象即可诊断。

1.2纳入标准 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西医诊断标准和肝胃郁热证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年龄在18~6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有上消化道手术史者;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恶性疾病、嗜酸性食管炎、药物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等原发性食管动力疾病者;伴糖尿病、冠心病等可能影响治疗及结果判断疾病者。

1.4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和食管炎专病门诊诊治且符合上述纳入条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40例,采用Excel软件中的Rand函数产生随机数字,根据随机数字排序产生随机号。随机号1~35为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随机号36~70为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随机号71~105为旋金降逆方组,随机号106~140为奥美拉唑组,4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4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5治疗方法 ①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及旋金降逆方治疗:采用上海华谊G6805-2A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将具有黏性的皮肤电极贴于双侧足三里穴,频率50 Hz,疏密波,每周治疗3次,每次30 min;旋金降逆方由旋覆花12 g、代赭石15 g、黄连3 g、吴茱萸3 g、栀子炭12 g、柴胡10 g、川楝子6 g、枳壳10 g、土贝母10 g、甘草6 g组成,由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中药房统一煎制,每剂分2袋,每袋150 mL,早晚餐后1 h各服1袋。②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模拟治疗:采用上海华谊G6805-2A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将具有黏性的皮肤电极贴于双侧足三里旁开3 cm处(参考文献[6]),频率20 Hz,疏密波,每周治疗3次,每次30 min, 旋金降逆方服药时间和方法同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③旋金降逆方组:给予旋金降逆方口服,服药时间方法同上。④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 20 mg/次,2次/d。4组均治疗8周。

1.6观察指标

1.6.1临床症状 ①临床症状评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依据患者症状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偶发,每日<1次)、中度(每日发生1~3次)、重度(频发,影响工作和休息)4个等级,分别计为0分、1分、2分、3分,治疗前后各评估1次。②临床症状疗效:治疗8周后,根据症状评分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制定疗效评定标准评估4组症状疗效。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症状积分减少不小于95%;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症状积分减少70%~94%;有效:临床症状较前缓解,然未完全消除,症状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不能得到缓解,症状积分减少<30%。

1.6.2血浆胃肠激素水平 治疗前后取4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胃泌素(GAS)水平。

1.6.3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 根据1994年世界胃肠病大会LA分类法[8]将食管黏膜炎症程度分为4级,依次计为1分、2分、3分、4分,根据评分变化评估4组治疗后黏膜炎症疗效。痊愈: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消失;显效: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未消失,治疗前与治疗后积分相差2分;有效: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未消失,治疗前与治疗后积分相差1分;无效: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未消失,治疗前与治疗后积分相差为0分或为负值。

2 结 果

2.14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4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学意义(P均>0.05);治疗8周后,4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4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2.24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旋金降逆方组和奥美拉唑组(P均<0.05),与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4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8周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例(%)

2.34组治疗前后血浆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32例、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31例、旋金降逆方组30例、奥美拉唑组30例进行血浆胃肠激素水平检测,4组治疗前血浆MTL、Ghrelin、GA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8周后,4组血浆Ghrelin水平和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旋金降逆方组血浆MTL、GAS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奥美拉唑组血浆MTL、GA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旋金降逆方组和奥美拉唑组(P均<0.05),与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其他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间血浆GA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6。

表4 4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TL水平比较

2.44组内镜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24例、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22例、旋金降逆方组20例、奥美拉唑组24例进行内镜复查,各组间食管黏膜炎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7。

表7 4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8周后食管黏膜炎症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在中医学中无对应的病名,目前根据其病位归属在“食管瘅”,根据其临床表现归于“吐酸病”范畴。该病的病位在食管,食管为胃气所主,食管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胃气的通降,肝属木,胃属土,木疏则土达,胃腑通降功能依赖于肝木的疏泄作用。因此该病的病机主要体现在肝与胃的关系失常,木郁土壅,肝气不舒,郁而不畅,日久化热,肝气横逆犯及中焦,胃气和降功能失职,胃气携热上逆,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故其基本治则为疏肝泻热、通降和胃。

表5 4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hrelin水平比较

表6 4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AS水平比较

旋金降逆方是在经典方旋覆代赭汤和左金丸的基础上加减而成,君药为旋覆花和代赭石,二者均以降逆和胃见长;臣药为黄连和吴茱萸,黄连苦寒清中焦热,吴茱萸辛热,既可降逆胃气,又可制约黄连之苦寒,二者辛开苦降,助君药之疏肝泻热和胃。川楝子、栀子炭协助君药、臣药疏泻肝热,枳壳疏肝行气,佐以土贝母清热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相关研究显示,旋覆代赭汤能够引起食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减轻反流,促进食管黏膜损伤的恢复[9-10]。左金丸可恢复胃电节律,促进胃肠推进,改善胃肠运动功能[11];还可调节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保护胃黏膜[12]。本研究结果显示,旋金降逆方能够改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的反流症状和内镜下的食管黏膜炎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与前期临床研究结果一致[13]。

《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取之合;肚腹三里留”。胃居中焦,属土,足三里穴属土经土穴(足阳明胃经下合穴,五腧穴之合穴),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穴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术后镇痛方面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4],能够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肠动力从而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15]。本研究结果显示,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和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旋金降逆方组和奥美拉唑组,但与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奥美拉唑组血浆MTL、GA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血浆GAS水平和食管黏膜炎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较奥美拉唑和旋金降逆方更能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临床症状,上调胃肠激素水平;与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比较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一方面与安慰效应有关,另一方面可能受样本量小的影响,今后研究可考虑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能够明显减轻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改善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体现了中药汤剂联合中医非药物治疗的传统中医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优势,同时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无创伤、无感染、无明显痛感的优势易于被患者接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今后探索本病中医药非药物治疗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仅观察了血浆胃肠激素水平,不能客观反映胃肠动力状态,如果能够结合胃排空检查或者胃肠动力监测则结果更为客观,有待今后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