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估算及成本控制分析

2021-12-22 13:25赵泽华
林业科技情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决策

赵泽华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10)

我国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相对较多,在“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以及实施,对其投入的资金也逐渐增多,在资金的应用管理方面难度也日益增加。因此,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尤其是决策阶段的控制。

1 投资决策重要性

1.1 管控是核心内容

决策阶段在项目建设当中属于关键阶段,要全面分析以及精准判断项目的可行性、投资多少以及建设必要性。在林业项目建设决策过程中,要优先考虑资源配置,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效利用,杜绝重复建设现象发生。

1.2 控制投入目标

因为林业有自身的特殊性,其项目大部分在林区建设,施工条件相对差,工艺相对落后,施工期间无可预见的因素相对较多,要在决策阶段对项目给予全面评估,最终对整体给予有效目标控制[1]。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建设规模分析

影响林业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的原因有很多种,大部分为需求原因和技术原因等,如能给予有效处理,则会使工程在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明显提高。因此,要将上述方面处理好才可对建设给予良好的管理控制,让投资变得科学合理[2]。

在需求方面:虽然政府对林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然而大部分地方财政较为困难,缺乏相关配套资金,其相关建设相对较为薄弱。然而在每个村通上网络、视频以及道路后,大部分林区还没有达到这一条件,对防火带、管护棚等长期没有进行维修和养护,护林工作人员长时间居住在恶劣的环境当中,给工作带来较大不便[3]。

技术方面诱因:建设规模与技术方面之间有关,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技术力量决定这一项目能不能实施,其建设规模要按照当今明确掌握的技术进行确定,没有目的的建设规模不仅会造成项目无法顺利开展,还会导致资金方面的浪费,严重的会出现烂尾或半拉子工程,然而对技术方面过于低估,则会造成在决策时出现规模较小情况,建设成功后无法充分发挥其应该起到的作用,或都已经过时[4]。因此,根据当今掌握的技术进行工程项目建设,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管控效果,最终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建设环境原因分析:所有的工程项目建设均要有一个相对应的环境,其建设规模在最终确定时要对相关环境给予全面评估,其中包括道路、网络、水质以及天气等相关自然条件,及相邻社会条件均会对其规模带来巨大的影响[5]。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对于造价管理要明确其开发用地量和条件等。

2.2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分析

林业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内容相对较多,其中包含网络、道路以及房屋建设等,无论哪一个建设标准均要贯穿在工程整个过程,尤其是在设计、建设以及审查等各个环节,要符合标准进行建设[6]。对相关标准有明确了解,在工程项目决策过程中才可对项目提前给予有效控制。现如今,在林业建设项目中,大部分的技术以及经济指标均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实施,造成林业项目建设成功后,无法发挥其应该起到的作用,不但导致投入的资金大量浪费,同时对林业产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不良影响[7]。

2.3 项目布局以及选址

在林业项目建设期间,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做好相对应的布局以及选址,无论任何一个项目,建设成功以后均要有相对应的覆盖范围[8]。在最终决策过程当中,要对这一地区相类似的项目有大致了解,对每一个项目的功能覆盖范围给予有效评估,布局合理,以免林业项目出现反复现象。另外,布局无误以后要按照当地实际情况给予选择地址,选择的地势要平坦,对水路和电路通达的地方实施建设,在投资造价方面给予全面控制[9]。根据林业项目建设的基础特点,要在建设期间需征收更多的土地面积,如果项目种类建设相对较多,切勿要采取集中式建设,在建设的区域里面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模式,不然会导致这一工程造价超出范畴,最终导致决策过程当中发生错误现象[10]。

2.4 项目建设方案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方案大部分为技术类型,其中包含设备应用以及工程方案等多种方案之间要紧密联系,在选取设备期间尽可能使设备与建设模型之间相互匹配,建立一个更加有效以及优质的项目,给予最优资源配置,避免发生决策反复和重复性建设情况。在工程设计方案方面,与造价有关的原因包含引进大型设备、基础规模以及技术设计等,同时要对当地的建筑物体和构建物给予分析研究,对内部工作给予不断完善、制造以及计划全面的应用方案,只有工程设计方案科学,才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使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质量得以保障[11]。

3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关项目造价的控制

3.1 投资可行性分析

在林业建设期间,地方项目部门要对拟定项目给予合理分析以及研究,将工程造价验证给予有效控制,需要注意自然原因、社会原因以及技术等相关方面的原因,在当地做好相关调研工作,对林业项目在建成以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明确的理解,保证取得的经济效益与造价相匹配。另外,要通过可行性报告评审通过以后才可采取立项建设,进而使项目顺利开展。

3.2 制定项目投资预估报告

在任何项目建设前,决策过程当中要对建设现场的相关条件给予全面分析,对建设周期、市场材料、费用以及可能发生漏项的设计等有明确了解,同时对国内当前的林业建设原因给予有效分析,对无法估计的诸多诱因有明确了解,以免造成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出现造价增加情况。每一项的建设费用,均要登录在册,尽可能使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的估算保持准确性。

3.3 遵守法律法规

林业部门颁布的项目可行性编制报告标准以及条件,在决策过程中均要对编制报告需求给予全面分析,明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条例,尽可能在工程项目造价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在整个编制结束以后相关部门给予尽早批复。

4 结语

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当中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给予详细阐述,并在项目决策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使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造价管理落实到位,实现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决策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