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2021-12-22 02:25王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急性期阻塞性炎性

王静

(洛阳中医院检测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又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慢性肺部疾病。其是由于具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气流阻塞进行性发展,并伴有气道吸入毒性颗粒或气体引发的异常炎症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气道炎症[1]。在临床上可将其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咳嗽、气喘加重、痰量增多、发热等症状,而缓解期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稳定或轻微。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上升,其中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呼吸衰竭。而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动脉血气、肺功能、细胞因子水平都会发生变化,导致临床上治疗较困难。

目前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普遍认为在发病过程中炎性细胞及其释放的炎性介质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有实验显示,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2]。

对此本研究通过在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评估中应用IL-8、TNF-α检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

研究组女48例,男44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为64.42S7.46岁;其中急性期患者共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5.15S7.29岁;缓解期患者共42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3.96S7.83岁。

另外选取92例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女47例,男45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为65.71S6.63岁。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过临床诊断,患者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均完整;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等严重病变者;两周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患有恶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疾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和评价指标

试剂盒购自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方法按照说明书进行。

1.2.1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收集所有参与研究者早晨空腹静脉血2 mL静置30 min后, 3000 r·min-1离心10 min后取上清低温保存。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8、TNFα水平。

1.2.2 痰液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所有参与研究者均吸入经采用超声雾化的3%高渗盐水20 min后,取诱导痰3 mL,加入生理盐水等量稀释,漩涡振荡3~5 min,放入4 ℃以下环境静置30 min后,使用离心机3000 r·min-1离心15 min后取上清低温保存。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痰液中IL-8、TNFα水平。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SSD)描述,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n,%)描述,χ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研究组血清IL-8、TNF-α水平分别为215.46S32.36、53.36S10.36(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47.53S11.43、15.34S3.07(ng·L-1),P<0.05)]。

2.2 痰液炎性因子水平

研究组痰液IL-8、TNF-α水平分别为80.42S23.19、31.32S5.19(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 [16.49S6.34、6.75S3.42(ng·L-1),P<0.05)]。

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急性期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SD, ng·L-1)

表1 不同时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SD, ng·L-1)

注:与缓解期相比,*P<0.05。

组别 例 IL-8 TNF-α 急性期 50 212.42±34.56* 55.46±9.13* 缓解期 42 163.28±26.36 23.72±5.8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以肺实质、肺血管和呼吸道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具有气流阻塞的特点。目前临床普遍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防御机制过强和炎症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有关。

对此,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痰液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急性期、缓解期患者血清水平均高于健康者。

IL-8属于内源性趋化因子,主要是通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实现趋化、激活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其可改变中性粒细胞形态,促进细胞内Ca+浓度升高及脱颗粒,又能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IL-8基因的表达,导致IL-8进一步分泌,形成呼吸道内的“炎性循环”[4]。

TNF-α是能直接激活巨噬、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白细胞,使细胞毒性大幅度增加,释放出大量的氧和氮基团以及IL-6、IL-8等炎性因子。TNFα还促进中性粒细胞脱粒,增强蛋白质分解作用,而这种分解作用的增强被普遍认为是肺气肿形成原因之一[5]。

由此可知IL-8、TNF-α全程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形成,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评估中应用IL-8、TNF-α检测,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急性期阻塞性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