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2021-12-22 06:09饶勇健
四川水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航空摄影加密测绘

饶勇健

(龙岩市城投测绘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

1 实例分析

某地形测绘工程总面积3km2,数字线划地图(DLG)比例1∶2000,海拔高度500m,开展地形测绘工作的主要难题是地势较复杂,整体均属于丘陵山地,如果选择常规化的外业测绘方法有较大难度,无法保证工作效率与质量,所测绘与传送的信息误差较大,整体工期较长,随着各项工作开展,投资成本加大,综合效益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测绘部门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性探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作业流程(如图1 所示),并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为主[1]。

图1 该项工程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作业流程图

2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测绘中的实际应用

2.1 方案设计

该项目选择成都纵横CW-10 无人机、索尼7RII 相机,分析光线、风速等对无人机匀速的影响,测绘时间设定在下午,控制全体风速最小的时间段,组建专业化的测绘队伍,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作业经验,在方案设计时重点考虑四点内容:

(1)各类测绘文件搜集、查阅、分析等,对该项目开展地区近几年的天气情况、地质条件、地貌特征等全面掌握,并划分出无人机飞行区域、绘制航线图[2]。

(2)控制无人机航摄方向、飞行高度等,强调测绘信息的精准度,信息误差控制在标准范畴内,一边测绘一边传送,接收人员把具体信息在飞行图纸上细致标注,为后续分析与项目建设均提供参考依据。

(3)依据地下图信息内容、控制点及测量区大小,设计与调整航测控制点位置,扩大无人机的测绘范围,以全覆盖航摄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数据,并在第一时间完成传送工作,接收人员根据测绘工作进度整理所有测绘数据,为后期方案编制、影像生成等做好基础工作[3]。

(4)因影像结合点不同,在相控点布设时要有一定的差异性,建议设置必要的检查触点,关系着无人机航摄完成效果。

2.2 精度控制

精度控制主要内容是基本定向(点残差)、检查点(误差)、公共点(较差)最大值,经各环节中对具体数据的传送、接收、汇集等,生成具体表格(如表1 所示)。

表1 精度数据分析表

结合表1 所记录的信息数据分析,为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该案例对成果图精度检查,选择的是HBCORS 网络RTK 野外实测方法,控制外业调绘实地检测面积为总体面积的30%,只选择其中56个明显的物点的实地坐标与图上坐标对比分析,得到山顶、房角、田坎交叉点、道路交叉点的平面精度与高程精度(如表2 所示)。并完成了误差消除工作,掌握传感器对数码影像产生的影响,工作人员分别对传感器的物理镜头、感光单元等逐一排查,建立畸变数字模型完成校正工作,根据成图比例尺控制地面分辨率,再受鉴定焦距影响,获取2 个参数,经相机摄影设置方式调整,无人机测绘高程采集精度与标准要求相符。

表2 测量结果精度统计表

此项工程开展测量结果精度统计工作,是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政策全程化的监管,检查工程质量是在作业工程量核算工作完成后开展的,并把工程中的不足问题做好标记,在系统平台中呈现DLG成果、影响成果、DOM 成果、竣工图成果等,只需各部门相互探究与协助,对地形测绘区域验收、复核,就可精准地控制测绘数据精准度,并达到“无纸化作业”目标。

2.3 加密点与像控点布设

因该项目在无人机测绘工作开展前就对现场作业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无人机航空飞行的高度建议为700m,设计2 架次飞机与27 条航线,总航程是320km,测绘时长3h,累计拍摄到2200张有效图片,对此次地形测绘工作带来巨大影响。其中,取得良好成效的主要原因与加密点及像控点布设存在密切关系,在设计中突出了不同要求:

像控点布设:(1)区域网布设。基准条件是基线与平高点。考虑此项工程的地理位置较偏远,设计4 条基线、2 条旁向跨度基线。再分析测绘现场地形复杂性,在拐角区域布设平高;(2)监测点为E 级GPS 控制点,起算点为D 级GPS 控制点,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与专业化技术人员,作业规范性、标准性有基础保障[4]。

加密点布设:(1)选择测量区的突出位置布设加密点,如:山顶、房角、田坎交叉点、道路交叉点;(2)做好各加密点间距标记工作,在地形图中按照1∶10000 的比例绘制,建议各加密点间距大于1mm;(3)测绘河道区域、山谷区域时,要注意航测节点标高差,通过提高标高差使平地变为山地,每像对要增加1~2 个加密点,既保证地形测绘工作有序实施,又不会对其测绘定向产生不利影响。当加密点全部布设后,才可开展空三测量工作,并调整航测像素精度,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1/3 像素或2/3 像素,能保证测绘数据精准度[5]。

3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对地形测绘工作的影响

3.1 测绘信息精确度提高

借助无人机设备开展地形测绘工作,一边完成拍摄工作,一边对所获取到的信息内容及时传送,从起初的数字图像形式转换到三维正射影像图,便于各部门对地形情况的深度分析与掌握。再加上我国此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又使测绘三维正射影像图革新为可视化影像,在航空测绘、遥感、无人机等相互配合与协作下,显著提高测绘信息精准度。

3.2 经济效益较突出

一方面,是与传统化人工测绘方式相比较,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均有目的性地分配,借助先进技术手段与配套设施,减少地形测绘中的人员数量,在此方面能节省大量的人员成本;另一方面,以先进技术为应用核心,与无人机测绘相配合,缩短地形测绘时长及周期,所获取到的信息内容完整、可靠,均可说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技术的经济效益较突出。

3.3 数字响应能力较强

在地形测绘中使用无人机,重点考虑自然因素对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会采用低空飞行模式,始终都控制着测绘数据的响应力。再加上新型技术能边测绘边传输信息资源,关系着地形测绘工作的时效性,可开展大面积测绘工作,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均有良好的基础保障。

3.4 误差控制

影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准确的因素较多,如:气候因素、人为因素、外界因素、仪器因素等,考虑地形测绘工作成效,还需在使用前就对其常规问题深度探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与解决方案,使其误差始终控制在标准范畴内。

例如:关于人为因素影响所产生的问题处理,就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要求人员技术水平、实践能力、鉴别能力等较强,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在数据采集、无人机操控、数据传输等各项工作环节中均保证作业操作的规范性;如果是气候因素影响,建议以地质勘察工作为前提,组建专业化工作小组,应用勘察设备与计算机,也能获取到相应的信息数据,为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方案编制提供参考依据,避免测绘阶段引发不必要的问题;再考虑仪器误差因素的影响,工作核心要放在仪器检测、试运行、维护等方面,使用前能精准校正,较为典型的就是传感器量化系统误差,通过防控措施实施,可避免误差问题持续发生。

4 结束语

上述内容是根据具体的实例展开探究,掌握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优势及对地形测绘工作的影响,在整个实施阶段强调测绘高程精度控制,并对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实践水平等提出更高要求,才可保证地形测绘工作顺利开展,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行业长远发展角度探析,必须在技术手段方面不断创新,以科技的力量改变行业发展现状,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航空摄影加密测绘
一种新型离散忆阻混沌系统及其图像加密应用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山西平朔煤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一种基于熵的混沌加密小波变换水印算法
珠海航展·EOS航空摄影
见证改革成就 2018《环球飞行》航空摄影大赛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加密与解密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