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以东方新城二期社会保障性安居工程C 地块项目为例

2021-12-22 06:09公雪芬
四川水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绿地海绵园林景观

公雪芬

(华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在闽南沿海等雨季降水量较大或者较为集中的地区,经常会出现内涝灾害。城市化的扩张伴随着城市地表和地貌植被覆盖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了自然的水文循环环境,造成了逢雨必涝且雨后即旱的问题,缺水与内涝现象并存,对于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水文生态被严重破坏。这种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本质上还是由于城市硬化面积过大,生态环境和植被覆盖率降低等问题所导致的。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海绵城市的建设逐渐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社会话题,如何在降低灾害的同时实现雨水资源最大化利用正是海绵城市能够解决的重要问题,海绵城市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因此,科学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尤为重要,是解决城市化建设阶段中雨水处理问题的关键所在。海绵城市为城市化建设中治水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实现了有机结合的城市建设方式,不仅有效地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减少灾害能力,同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并缓解现代城市的排水和用水压力,做到了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 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实现吸水、蓄水、渗水、净化等功能;当需水时,又可以将蓄存起来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了现代城市的自然循环、自然平衡和有序发展,尊重和顺应自然,保护了城市的生态格局。海绵城市改变了传统城市雨水收集管理中“快排”模式,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方针,顺应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1],使现代城市开发建设后仍然可以使其自然水文状态尽量接近未开发时的状态。海绵城市概念比较宏观,它涵盖范围广,包含了城市的各个方面,城市园林景观与之联系最为紧密[2]。它不仅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于其优化城市结构、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给人们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2 项目概况

本项目工程名称为东方新城二期社会保障性安居工程C 地块项目,地理位置为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

(1)项目周边市政雨水管网待建中,根据项目标高情况,设计6个排水口与建好后的市政管网相连接。

(2)项目内部标高基本高于道路标高,项目不接纳客水。

(3)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417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24.85m2,园林景观面积33151.15m2。

(4)通过营造园林景观,结合低影响开发措施合理设计,选用乡土植物,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生态体系。

3 海绵系统设计

本项目建筑总用地34176.0m2,实际用地面积34176.0m2,项目包括地下室、管理用房、配电室等。本项目按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进行设计,该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46.9mm。本地块径流系数取值:硬屋面按0.80,混凝土路面按0.80,绿地按0.15,地下室覆土绿地(≥1200mm)按0.15。汇水分区径流量统计见表1。

本项目径流量计算公式:

表1 汇水分区径流量统计表

从表1 统计出地块的总径流量是579.909m3。本项目的海绵城市措施采用容积法计算调蓄容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项目采取的海绵设施主要有:下凹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经过分析及计算,本项目总汇水分区的调蓄容积为579.909m3,其对应控制降雨量均大于46.9mm,因此,本项目设计下凹绿地1377m2,雨水花园1496m2,设计调蓄控制雨量为579.909m3,满足要求。

4 场地设计

(1)中心景观:C 地块属于翔安中心区环形慢绿道的重要节点之一,考虑了绿道的延续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以生态景观为纽带,将传统闽南元素融入社区文化。利用道路交通流线环绕形成中心绿地,绿地集中设计充分发挥绿地效益并达到美化环境,营造一个现代生态环保舒适的环境,且对于微气候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2)雨水收集:场地内多处分散设置雨水收集池,雨水的收集净化并再次利用,节约不可再生水源,在后续景观设计深化过程中可通过土壤渗透、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3)海绵设施因地制宜选择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并衔接场地整体竖向与排水设计。(4)海绵城市融合各种园林植物景观,利用植物景观建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增加生境斑块和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促进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2]。

5 建筑设计

地上建筑面积1024.85m2(包含配电室、消防控制室、公厕、管理用房、楼梯间、配电房、开闭所),下雨时,利用屋面排水坡度收集到排水浅沟,经过排水浅沟再通过雨水立管流引入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或通过雨水管渠排入市政管网。

6 园林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园林设计思路要着眼于三个要点:(1)设计后园林的吸水效率要尽可能大,因此要充分开发园林环境中任何可实现吸水效果的元素;(2)设计中要考虑吸收所得水体的利用方式,加快排水效率,避免“易吸难排”现象发生,该现象会导致排水系统负荷增大,无法根治内涝等问题;(3)设计中要保障园林吸水、排水性能符合城市当下排水要求[3]。在这基础上结合绿地、园林及景观水体等,设置海绵设施来快速排水或收集储存来自屋面、路面、广场及停车场等场地的径流雨水,通过LID 水处理系统收集储存备用,多余的雨水溢流进市政雨水管道,有效降低雨水径流,达到控制目的。

6.1 下凹绿地

下沉式绿地是指比周边地面低于200mm 以内的绿地,利用这个高程差及开放空间来承接和储存地面径流的雨水,以达到控制调节地面的雨水径流作用,下沉空间由本土观赏价值高的草本植物为主进行美化,以达到园林景观的美感。下沉绿地还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

(1)下凹绿地的结构为凹陷型结构,硬化地面的坡度坡向朝向下凹绿地且硬化场地路缘石为平缘石或路缘石设缺口,雨水口设在绿地内且高于绿地高程而低于路面高程。这样下凹绿地构成小型调节池,绿地地面到雨水口的顶坎深度为拦洪部分,雨水口到周边路面的高差为滞洪部分。因此具有蓄渗雨水、消减洪峰流量、过滤水质和防止水土流失等优点。

(2)雨水花园相对下凹绿地来说,属于植物景观,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管理以及雨水利用设施,具有低成本、高效能、建造简单等优点[4]。雨水花园的结构会拖延雨水在不同地带的停留时间,导致该区域植物会长时间处于雨水浸泡状态。很多植物在长时间浸泡下会出现烂根,造成植物死亡,甚至会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比如在2016 年间常被雨水“包场”的厦门集美北区公共绿地出现植物长时间被雨水浸泡,大量植物出现烂根死亡现象,其中还引发一起事故,由于绿地中大乔木出现烂根倾倒砸中停靠附近的车辆,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所以雨水花园植物配植中必须选用耐水耐湿性良好的低矮植物,尽量避免高大乔木以免造成人身财产安全的隐患。

6.2 生态植草沟

生态植草沟是具有高效特点的雨水处理设施,可以说是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具有排泄和过滤雨水作用的草坡或自然坡,好维护,结构简单;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使其满足排水要求,并达到一定的观赏价值。本项目中红线范围以外为其他建筑体或硬化场地,或高程高于红线范围内的用地范围边沿处设置植草沟,通过植草沟将雨水快速汇入市政管网。

7 道路设计

本项目采用的透水铺装安装面层材料有透水砖铺装、透水混凝土铺装网状植草格、汀步铺装等。项目中园路采用透水砖铺装,绿道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道路透水铺设,大大降低了道路径流,减少地表大量积水,改善了整体休闲空间的舒适度。道路设计全部采用透水砖铺设且采用同石材的无路缘石收边,路面为双向横坡,便于排水,结合周边的下凹绿地,利用生态植物丰富整体的园林景观。本项目主要采用下凹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植草沟、微地形等措施来实现雨水净化和控制的目的。

8 植物的选用

园林植物是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力量,对于海绵城市来说,园林植物是它的载体,通过园林景观的构建,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生态体系。海绵城市以园林景观为框架,城市绿地和水系是海绵城市的主要海绵体,也是城市生态建设中重要的自然斑块,是架在园林植物景观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桥梁[2]。

下凹式绿地植物均选用耐渍、耐淹、耐旱的品种,植物群落配植采用低矮灌木、观赏性高的地被植物等进行有层次搭配。植被缓冲带优先选择耐冲刷、耐浸渍的植被,以观赏草植被为主。观赏草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加之强健易栽、成活率高、养护成本低廉等特点[5],具有良好的持水性能,可供城市园林造景和生态保护应用。

本项目根据DB3502/Z5011-2018 技术标准推荐的渗透设施常用植物有以下几种,乔木类:秋枫,香樟,黄瑾,黄花风铃木,火焰木,小叶榄仁,台湾栾树、大花紫薇;棕榈类:蒲葵、散尾葵;灌木类:红刺露兜、木芙蓉、红车、扶桑、海桐、小叶栀子、福建茶、鹅掌柴、亮叶朱蕉、花叶假连翘;藤本类:炮仗花、使君子;草本植物:紫花鸢尾、美人蕉、萱草、狼尾草、细叶芒。

9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在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着多重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在避免水资源匮乏和城市内涝上存在着日益激化的矛盾。要想从这种困境中突破,便需要新的改革和尝试,需要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主要目的,坚定不移地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目前来看,海绵城市的建设已经势在必行,但是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给排水专业、园林专业和建筑专业等相互配合,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海绵城市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绿地海绵园林景观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海绵是植物吗?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