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中城市环线快速路交通系统布局的探讨

2021-12-22 06:10楼佳妮
四川水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环线快速路车道

盛 辉 楼佳妮 桑 爽

(1.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00 2.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00 3.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0 引言

目前,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从交通供给的角度分析,城市环线快速路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其建设过程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其在速度和交通转换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促进城区协调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一个功能存在缺陷的环线会严重影响整个城市空间格局。因此对于城市环线交通布局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快速路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1.1 快速路的基本特征

根据《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GJJ129-2009),城市道路网由城镇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不同功能的干道和区域道路所组成,它是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骨架,可为各种交通工具提供安全、迅速、经济、舒适的行驶条件。而快速路是在城市内修建的,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是城市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中的最高等级的道路。其特征如下:

(1)机动车专用:快速路全线要求有效分隔,设置有中央隔离带,将往返车辆完全隔开;禁止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摩托车、行人混行[1]。

(2)大容量:规模双向四车道以上,限速60~100km/h(高速路市郊部分可能为120km/h)。

(3)立交控制,连续出行:控制出入口间距,与其它主干道、次干路和支路保持相对独立;没有或极少平面交叉口(前提是不影响快速路的整体畅通),与其他高速路、铁路或其他大型交通线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分离。

1.2 快速路的基本功能

快速路的主要功能是其联系各功能组团或分区,有力地支撑或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调整。其主要功能包括:(1)支撑城市空间拓展;(2)应对汽车增长需求;(3)合理有效的保护中心区的环境卫生[2]。

2 大中城市环线快速路的形成原因

2.1 地理及历史原因

城市环线快速路起源于上世纪30 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连接城市周边不同功能的工业区,开始规划环绕大中城市专为大型货运车辆通行的高速道路[3]。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为满足城市居民出行和中心城区交通分流需求,环线的功能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环线快速路。我国的环线快速路起步于上世纪70 年代,许多空间有限的大中主城区早期建设了大量建筑,使市区交通压力大,而环线快速路作为城市外环的骨架,能以较小的成本承担较大的客流量,同时也能屏蔽不必穿行市区的交通流,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效率。

2.2 城市外扩发展造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长,人均GDP 显著提升,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汽车制造业、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显现出一定的集群优势,再者房地产产业、金融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具有较高的区域分工优势[4]。随着社会进步,政策改进,造成了工业不断转型、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因此对城市交通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目前的交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交通压力大,堵车现象严重,其次部分道路设计不合理,行驶标示不明确,易使驾驶人产生误解从而造成交通事故,再者交通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违章违停现象较多,致使道路出现拥堵现象,影响出行,对城市建设有负面影响。

2.3 城市内核保护需求

我国人多地少、能源短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是由国家和当地政府共同投资兴建。因此,国家和地方的交通政策导向对城市交通规模有直接影响。环线设置应结合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地理结构、人文景观等,尽量避免负面影响,使其适合城市的发展。我国大城市要走持续发之路,也必然要从目前单中心同心圆发展模式转向多中心的轴线式发展模式[5]。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有力手段就是利用包括环线在内的城市交通系统对城市结构的引导作用。

3 快速路的定位与布局

3.1 快速路在城市交通的定位

首先快速路是城市交通联系的关键廊道,起到重要的交通组织功能。根据综合的交通功能组织体系,按照出现距离可以有效的明确快速路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市区、中心区域、过境/对外货运交通等,对这些区域的交通进行有效的建设,能有效的提升交通系统的整体需求。其次快速路是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起到重要的传导和支撑性,快速路的建设与发展对合理有效的促进沿线城市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沿线资源的共享、互补与推动区域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速路对内是城市主要出入口的道路衔接,对外是与各省干线公路的合理连接,从而构成了城市出入口道路与对外射线公路的联系纽带,是组织与疏导中心城区出入交通的主要通道。因此加强快速路的建设,对优化城市道路和公路的高效衔接是当前交通建设的主要目标。最后提高中心城区的同行效率,合理解决市区交通瓶颈,快速优化与合理改造城市关键干道,以满足现阶段道路交通的需求,解决道路拥堵问题,提高中心城区的同行效率,减小市区交通压力。

3.2 交通系统布局原则

首先快速路布局与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发展轴带相吻合。快速路作为城市的骨干交通设施,是引导和支撑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城市主要发展轴带上,应优先考虑快速路上的主要骨干交通设施,以服务于该轴带上的客、货运交通出行。其次快速路布局以交通需求为目标。快速路作为主要的交通出行系统,主要服务于中长距离交通出行,因此快速路的布局整体形态要与中长距离的交通需求规模与形态相一致。以此来满足核心区域向四周分散的放射型交通布局,从而有效的满足快速路系统布局的交通需求。最后快速路能实现与轨道交通的协同一体性。轨道交通与快速路两者作为城市主要的交通组成部分,两者功能上和布局存在明显不同。轨道交通主要服务于城市客运,主要服务的对象为公共出行者,不依据沿线城市主要客运走廊布设,往往需要穿越城市的核心区;快速路服务于客运及货运,主要服务对象是机动车,一般需布设于轨道交通外围,实现人、车合理分离。

4 交通系统布局建议

4.1 快速路形式选择及建议

基于对快速路的功能分析,在实际选择中需要结合实际城市情况来进行分析,如成都市建设期间,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道路建设成效,建设了一、二、三环路绕城高速,其中一环路为城市主干道,二环路目前已经建成快速路高架,三环路为城市快速路,对一些重要的路口和街道进行了拓宽改造,基于成都市道路网建设的成效来分析,目前可供选择的快速路形式主要有三种:

4.1.1 地面式

特点:地面式主路与辅路及两侧建筑地坪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层次,车辆通过主要道路与辅路之间的绿化隔离带进出口驶入或驶出主路。辅道是快速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一般城市道路。

宏观原则:符合未来城市网发展趋势、符合周边交运设施运营情况、满足其土地利用性质和地物要求、满足驾驶舒适性和信号视认要求。

微观原则:汇合后车道数不少于汇合道路上的车道数减1、双车道驶出后,车道数应比原来减少1、在工程和养护经济的基础上考虑线形造型的美观。

选择建议:在平原城市选择建设最佳,且城市改造区域相对较少。

4.1.2 高架式

特点:高架式快速路作为城市道路的主要骨架,能够快速提高城市交通的可达性,有效缓解交通通行层次,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完善内外交通连接、扩大城市对外辐射力。同时城市高架路具有立体型,交通容量大,连续性快速,无交通干扰,行驶安全舒适等。

宏观原则:符合未来城市网发展趋势、符合周边交运设施运营情况、满足其土地利用性质和地物要求、满足驾驶舒适性和信号视认要求。

微观原则:双车道汇入后,车道数至少比原来增加1、行车道的减少每次不可多于1。

选择建议:在一些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建设较佳,或者是交通流量较多的城市建设。

4.1.3 隧道式

特点:隧道形式的快速路适用于大城市的主城市区,车流量很大,以及道路主体较窄,拆迁困难的区域。优点在对沿线建筑的噪音、尾气和建筑影响较小,与辅路相互结合使通行能力变大。

宏观原则:符合未来城市网发展趋势、符合周边交运设施运营情况、满足其土地利用性质和地物要求、满足驾驶舒适性和信号视认要求。

微观原则:简单直捷,便利驾驶员认识,减少绕行,节约运行费用、顺适流畅,保证车辆顺畅通行,行驶安全

选择建议:适用于大城市的主城市区,车流量很大,以及道路主体较窄,拆迁困难的区域。

4.2 出入口布局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是城市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城市快速路网与其它城市道路网,实现道路等级的过渡。出入口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城市快速路的整体效益。快速路出入口匝道一般设置在城市主干道或城市次干道交叉口附近,设计中常需配合附近交叉口的渠化拓宽。出入口的合理设置与优化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快速路出入口设置时需满足以下几条原则:

首先服务于城市功能和经济建设,满足交通需求。快速路出入口是实现快速路服务城市交通、经济建设的桥梁,快速路规划要因地制宜,优先考虑大型的交通集散点,如火车站、飞机场、大型客、货运枢纽等。

其次重视地面临近交叉口的交通疏散能力。选择横向主干道或高等级次干道的交叉口作为匝道,不宜将两对出入口匝道的流量通过同一个交叉口进行疏解,以免造成交通量过度集中,保证匝道与临近交叉口之间有充足长度。

最后维持车道平衡,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分、合流处应维持车道数的平衡,从而有效的保障快速路的顺畅通行。

其限制设置的主要因素在于间距设计、土地利用融合问题、设置先后问题、高架路上下匝道落地点位置问题等。因此在布局城市环线快速路出入口时先要分析其交织段的通行能力,随后结合其位置功能和间距设置(如图1)来进行合理设计,保障出入口的车辆通行通畅。

图1 城市环线快速路出入口形式统计分析

5 结束语

城市受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多种布局形态,蕴含着不同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在规律性。在快速路布局规划时考察城市的形态特点,细致考虑适应城市形态发展需要的快速路布局,规划出既能满足交通需求又对规划控制城市形态发展具有诱导作用的快速路布局,才能将快速路规划的作用发挥出来。本文只是简单研究了与城市形态相适应的快速路布局,希望能为其他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环线快速路车道
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建成啦
美丽的川西小环线
城市快速路瓶颈区可变限速反馈控制方法研究
北斗+手机实现车道级导航应用
城市快速路建设问题探讨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浅谈MTC车道改造
长三角智慧快速路车路协同应用探究
城市快速路图形标志驾驶模拟辅助式优化方法研究
行纪阿里大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