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四船闸下游引航道护岸改造设计分析

2021-12-22 05:28吴环宇倪铮宇蒋锋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期

吴环宇 倪铮宇 蒋锋

摘要:吕四船闸下游左侧引航道浆砌块石扶壁式护岸,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年代久远,护岸漏浆严重,由于受船行波、船舶启动时螺旋桨搅动,以及自然雨水冲刷,部分护岸倒塌倾斜。本文分析了该引航道护岸工程改造设计方案的选择,以及重力式护岸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吕四船闸;重力式护岸;引航道护岸

1.引言

吕四船闸作为沟通长江、淮河水系发达的水上交通咽喉,是船舶进入启东境内唯一水上口门。吕四船闸为Ⅴ级船闸,船闸于2010年改造完成。目前船闸年通过量1000万吨以上,超过船闸设计年通过量931万吨,下游引航道左侧护岸为1987年建成,左侧护岸长度约为200m。由于年代久远,浆砌块石的护岸漏浆严重加之船舶靠泊,下游引航道局部护岸倒塌倾斜,故本次需对船闸引航道左侧护岸拆除(约180m),并在下游引航道左岸新建370m护岸。项目功能是既能起加固护岸效果,又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堤坡坍塌,保护农田的安全,保护船舶行驶安全,满足过闸船舶靠泊,维护航槽稳定。

2.改造方案设计

2.1护岸结构设计

护岸顶高程根据最高通航水位加超高确定为▽2.5;护岸底顶高程根据墙前设计水深3m,考虑冲刷等影响,护岸底顶高程与河底高程一致为▽-2.16。

1.方案一:该结构底板采用C25素砼,底板顶高程为▽-2.16m,底板宽4.3m,厚为0.6m,底板前趾悬挑长度为0.5m,后趾悬挑长度为0.5m;墙身采用C25砼;压顶采用0.5×0.52(m)(高×宽)的C25砼压顶(考虑2cm的飞边);护岸顶高程为▽2.5m。在墙身▽0.8m与▽-1.32m处设置φ75横向排水管一道(间距2.5m),与墙后φ100的纵向排水管相连。

2.方案二:现状老挡墙采用联排灌注桩结构,灌注桩直径为0.8m,桩长为12m,墙后采用500的水泥搅拌桩形成帷幕,桩长为4.5m,灌注桩顶采用C25钢筋砼帽梁连接,帽梁尺寸为1.2×1.0m(宽×高)。

3.方案三

现状老挡墙前采用PHC600桩加固,间距1.4m,桩长为13m,桩顶标高为1.00m;承台采用C30水下砼进行浇筑,承台与老挡墙前趾间距为0.75m,老挡墙与加固墙体采用中粗砂回填。

2.2  护岸结构计算

1.水工建筑物安全等级

护岸结构的安全等级为2级。

2.护岸结构计算参数

(1)墙后回填土,按等代指标计算。

水上:Φ=30°,C=0,γ=18.5KN/m3

水下:Φ=27°,C=0,γ浮=10KN/m3

(2)墙体材料容重:

砼:γ=24kN/m3

(3)地面活荷载

人群荷载:q=3.0kN/m2

3.计算工况

计算工况考虑两种,即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持久组合采用设计高水期和设计低水期;短暂组合采用完建期。在設计低水位工况时,墙后水位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以上0.5m,在设计高水位工况时按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0.1m考虑。

4、方案比选

方案一(重力式) 7.10 0 0 15000 结构整体性较好,施工简单 开挖回填量大,围堰施打难度高,临时征地量大;施工期对通航影响大 推荐

方案

方案二(排桩) 3.65 0 1.6 21900 结构整体性较好,开挖、回填量小,临时征地量较小,施工期对通航无影响;改善引航道通航环境 施工工艺复杂(墙后搅拌桩施工要求高),需永久征地

方案三(重力式加固) 0 0.80 0 10700 开挖、回填量小,临时征地量小 结构整体性差

2.3护岸细部构造设计

(1)新建重力式护岸断面设计考虑采用2道横向排水管,间距为2.5m,墙身内横向排水管采用φ75的PVC管,坡度为5%,墙后纵向排水管采用φ100软式管,管周设碎石滤层,外包土工布;与后方农田排水沟的衔接,在护岸墙身中预埋一根2m长直径50cm的涵管。

(2)护岸每隔10m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2cm,以聚乙烯板填充;

(3)为防止由于不均匀沉降导致压顶表面出现裂缝,压顶每5m设一道假缝,缝宽2mm,缝深50mm;

(4)新建护岸起点结构与老驳岸结构的衔接,护岸前泥面标高在护岸第一个10m结构段按照1:5的坡度放坡;

(5)新建护岸终点与土坡的衔接,护岸终点做一个5m结构段重力式挡墙封头;

3.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该航段现状水域较窄,施工期间需要保证船闸正常运行;为此护岸改造期间必须加强施工组织管理,确保航运船队和施工船舶等各种船只的安全,可在施工围堰迎水面设立警示标示;并且船闸需制定施工期间船舶进出闸管理制度。

3.1施工工序

施工放样→围堰施工→施工排水→基坑土方施工→护岸施工→墙后回填土施工→排水管施工→水平位移及竖向沉降观测

3.2施工质量控制

3.2.1  围堰施工

2021年4月至10月是每年的丰水期,施工期间,根据当地吕四水系警戒水位为1.277m,本次整治的施工水位按警戒水位确定为1.3,围堰顶标高确定为1.5,顶2m,采用吹填袋,迎水面和背水面的边坡分别为1:2.5和1:2。为确保施工期间围堰安全,围堰临水侧增加钢管桩支护(6m长,50cm/根)。

3.2.2  施工排水

护岸基坑开挖应采用轻型井点排水,基坑开挖时还应配合采用纵向明沟排水法,每个施工集水坑配备一个Φ150mm的单级离心清水泵抽水,确保护岸工程的干地施工。

3.2.3  基坑土方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中,设计时考虑按1:1.5的平均边坡开挖(施工中可采取上部2m范围开挖边坡陡下部开挖边坡缓的开挖方式)至底板底高程。水下疏浚土方采用挖泥船挖泥,泥驳运输土方。开挖边坡顶部严禁堆土,防止施工期基坑及结构受到影响。临近起点处的开挖需采用钢板桩支护。

3.2.4  护岸施工

1.素砼护岸施工要求

①混凝土底板及墙身

在基槽验收合格后,突击开挖基底保护土,立即浇筑C25砼底板,底板与墙身间须留凹榫,凹榫预留深度不小于12cm,间距1.5~2m,预留面积不得小于底板面积的15%。当底板砼强度达80%后,立模板进行C25砼墙身的浇筑。

墙身如分层浇筑,则应在分层处凿毛,预留空格,每个空格尺寸在0.3X0.3~0.3X0.4m,深度不小于15cm,并梅花形布置 0.9m长直径16的插筋。

②压顶

墙后填土填至设计标高后,待墙身沉降和位移稳定后再浇筑C25砼压顶。为防止压顶砼表面出现裂纹,压顶每5m设置一道深2cm的假缝,采用玻璃条填充。

结构段间沉降-伸缩缝填缝材料采用聚乙烯板,两结构段之间贴0.6m宽的土工布。

3.2.5  墙后回填土施工

护岸回填土时时,要求墙身强度达100%以上方可进行墙后土回填,且回填土必须选择采用当地表层较好的粉土或粉砂回填,并应分层夯实,层厚不允许超过30cm,且应控制回填土施工速率,对墙身沉降进行观察。回填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均可,土方回填宜采用机械夯实,回填土的干容重应不小于1.46kN/m3,且轻型击实压实度不小于88%,并应注意墙后边角处土的夯实。

3.2.6  排水管施工

设计考虑在护岸纵向长度上每隔2.5m设一道横向的Φ75mmPVC排水管,断面上设二层,上下层梅花形布置,排水管以5%坡至墙面出水口。在墙后孔口处纵向设Φ100mm软式排水管与Φ75mmPVC排水管相连(接头处设置一定长度的Φ80mm软式排水管)。

在铺设Φ100mm软式排水管前,回填土应先回填至墙后排水管顶部位置,夯实其基础部分,待土体沉降稳定后,再挖开铺设纵向主管Φ100mm软式排水管和碎石倒滤层,同时不得使用压弯、压折和压裂软式排水管。纵向软式排水管和碎石倒滤层施工完成后,再继续进行墙后回填土的回填工作。

3.2.7  水平位移及竖向沉降观测

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的观测点可设在同一标点,如新建护岸的前沿底板顶或墙身上,每个结构段上的观测点数量不宜少于2个。施工期的累计水平位移宜控制1cm左右,竖向沉降控制在0.4mm/d时可视为稳定,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为便于观察,施工期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应绘制沉降速率图表,以沉降量/d表示。

4.结语

该工程新建护岸370米,按五级航道标准进行建设。合理的施工工序有利于工程施工顺利,有利于工程施工质量。新护岸建成后,可以有效保护航道岸坡稳定从而防止护岸水土流失,改善航道通航环境,提高航道通航能力,对促进辖区水路运输的可持續性、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船闸水运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亮.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设计的运用与分析[J],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3).

[2]马跃.内河航道重力式护岸结构优化设计研究[J],盐城市航道管理处,江苏科技信息.2016,(24).

[3]倪世权.航道护岸重力式挡土墙滑移原因分析及处置措施[J],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工程与建设.2020,34(02).

[4]董正全.刘山船闸下游引航道护岸工程实施效果的思考[J],江苏省刘山船闸管理所,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