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文化建设的成就及经验探析

2021-12-22 19:24辛晓宁
科学与生活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成就文化建设

辛晓宁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向前发展,在百年探索中不断总结适合我国发展的文化建设理论及经验,指导文化建设迈出伟大步伐,百年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满足。回顾建党百年的文化建设成坚持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探索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定位当下,为促进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建党百年;文化建设;成就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开始就始终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自觉做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者,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凝聚奋斗的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动党和人民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建党百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知史可以明智,值此建党百年之际,认真回顾和梳理总结一百年来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并总结经验,对新时代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中国人民站起来离不开文化自信;富起来需要文化的涵养;强起来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党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和建设。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向前发展,百年探索、百年峥嵘、前赴后继,我们党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取得了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建党百年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1、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地位,各项文化制度、文化政策、文化立法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自信”不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良道德不断得到发展和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2、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满足。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发展,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党不断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条腿走路,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到满足个性化需求共同促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

3、文化产业获得长足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党注重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忽视文化的商品属性,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首先是解放思想、革新观念,文化的商品属性逐渐被社会所接受,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文化理念的重大创新激活了文化市场主体,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网络文学、网络视听、游戏动漫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潜力巨大促进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不断提升,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比例持续提升,我国国产电影、电视剧、动漫及网络小说总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2020年我国电影票房全球第一。

4、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三馆一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制度,“农家书屋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惠及基层民众,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保证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热潮。

5、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不断探索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路径,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不断增强,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文化传播获得国外民众的认可,中华文化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一度掀起了学习汉语热。中国良好国家形象逐渐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接受和喜爱,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二、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第一,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守住文化安全底线。第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六进两融入”不断法制建设、融入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护文化遗产,让文物活起来。第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第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第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導向。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为了谁”这一重大问题,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了我们党的任何事业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就决定了文化建设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文化创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共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3、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也需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摆脱、摒除束缚其发展的体制机制,释放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创新的活力,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依托新技术和创意创新发展文化新业态,促进文化消费。促进形成多元文化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鼓励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文化事业,不断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发展动力。

4、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党将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注重保留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融合相结合,推动不同文明群体间的理解和沟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和世界各国的和平统一。

三、文化建设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多元主体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文化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不是坚持一元主体的文化建设格局,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不等于是党和政府一手包办,而是要构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元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共建共享模式,坚持党的领导与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是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社会组织、个人、企业参与文化建设是营造共享共建的文化治理格局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

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能丢掉这个根脉,否则就无所谓“中华文化”,文化建设的前提是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的历史记忆,这是“守正”也是保护民族的根脉,正是因为这样中华文化才能绵延五千年。

3、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开启的文化体制改革首次明确了文化不仅有意识形态属性还有商品属性或市场属性,自此文化的经济效益被日益重视,甚至出现泥沙俱下的情况:拜金主义、资本至上,文化产品良莠不齐扭曲的价值观不时充斥其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人,文化建设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社会效益是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而追求经济效益为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和发展动力,经济效益的直观现实性决定了其成为当前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衡量指标和直接动力,因此必须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关系,坚持二者的统一,文化建设的目的决定了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4、正确处理文化走开放与文化安全的关系。

文化建设中必须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随着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不仅带来文明的融合和发展,也给我们提出了文化安全的挑战;国内外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在旗帜、道路、价值观等重大问题上威胁我国文化安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腐朽思想、错误思潮不断渗入,敌对势力通过网络霸权控制、利用网络煽动群众等方式威胁我国文化安全。文化开放是促进文化交流融合、民心沟通交流、汲取有益养分不断发展自身的重要方式,我们党和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早认识到封闭会导致落后,文明在开放交流中才能丰富多彩、繁荣兴盛。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真正的安全必须要靠发展,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因此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文化开放发展与文化安全的辩证关系,不能因文化安全问题放弃文化开放,也不能因重视文化开放发展而忽略文化安全,在守住文化安全的底线的前提下不断开放发展我国的文化,在文化开放中维护文化安全。

全面回顾和总结建党百年来文化建设发展成就和经验,对于在新阶段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和运用文化的作用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百年来党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把文化建设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任务到提出建设文化强国,一方面反映了党对文化建设的理解与时俱进,适应了不用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经过100年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推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方面专门法律从无到有到形成以专门立法为主并构建起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为代表的文化制度的“四梁八柱”;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从极度匮乏到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百年探索、百年发展,我国文化建设和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协同推进,为在新阶段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M].人民出版社 2020

[2]欧阳雪梅.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2018(10)

[3]洪晓楠 张志臣.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的成就及经验 [N].中国教育报2019-09-05(05).

[4]祁述裕.《文化治理现代化;文化建设讲稿集》[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中共铜川市委党校 陕西省铜川市 727031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成就文化建设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燧人氏钻木取火
年轻有为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