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民族器乐人才培养教育研究

2021-12-22 23:20周倚帆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族器乐双一流人才培养

摘要:在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人民对文化素养有了更高的追求。近年来,“双一流”建设逐步开展,我国也在大力扶植人才培养教育研究工作。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如今的教学需求,在教学模式以及体系上进行改善或创新已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民族器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现状等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围绕具体措施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民族器乐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推动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民族器乐;人才培养

在“双一流”背景下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随着社会需求增加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传统教育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应及时得到改善与提高。民族器乐教学也自然如此,为了加强对民族器乐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改革成为了我国艺术类高校的首要任务。

一、民族器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民族音乐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举足轻重,其独特性更是不言而喻。民族音乐在长年来的发展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尽管如此,其仍然面临着许多的误解与偏见,落后的社会观念成为了民族器乐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因此,为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大力培养民族器乐人才就成为了民族器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民族器乐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2.1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目前的民族器乐的发展过于平淡,群众缺乏对民族器乐的正确认知,群众难以参与到民族音乐活动,难以使民族器乐得到广泛的重视。民族器乐也因此在继承与发展上面临着困难。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除了部分具有民族器乐专业的高校外,多数高校对民族器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因此,加强各大高校对民族器乐人才培养已是势在必行。

2.2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随着各大艺术高校的扩招,我国的民族器乐专业人数也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高校民族器乐比赛及活动的数量往往有限,人数增多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难以获得实践机会。学生无法在实践活动中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专业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学生之间专业能力水平与实践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也屡屡出现。

3.3就业与市场前景不乐观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成立了诸多艺术类院校,加大了对于艺术生的培养力度,同时有效提高了国民素质水平。高校在对民族器乐学生进行艺术培养的同时,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未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就业指导。长此以往,学生专业与社会脱轨,就业困难等问题也接踵而至。同时,我国民族器乐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大,往往狼出现供小于求的状况。

三、民族器乐人才培养措施

3.1明确具体的人才培养方向

教學方式缺乏针对性、缺乏明确的培养方向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民族器乐教育中的较为主要的不足之处。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明确培养方向的教学模式尤其重要。在民族器乐教学之初就应进行区别,民族器乐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在教学培养上的方式有所不同。此外,高校在进行民族器乐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目的性进行有条理的教学,从我国民族器乐发展与传承的角度来实施具体的民族器乐人才培养。还可通过民族器乐的类型与未来就业形式的结合,进行针对式教学。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对民族器乐进行有效地学习,更能据此让不同的民族器乐教学形式得到创新,更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3.2注重实践教学

在任何教学中都不能脱离学生为主体这一特点,民族器乐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要严格树立培养目标,并积极开展以培养人才目的的教学工作,所以,在民族器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也应受到重视,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进学习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为端正,还能加深学生对民族器乐知识的收获与理解。此外,在民族器乐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学过程中也应组织实践课程,以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民族器乐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运用,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理解。因此,在日常的民族器乐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进行排练学习,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民族器乐的熟练度以及在学习上的积极性。通过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上的培养,进一步推动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

3.3改善教学模式

近几十年来,我国艺术类高校得到大力发展,但目前的教学模式传统且过于泛化。即使部分民族器乐教师来自各大名校,但仍然没有在教学体系以及教学制度上实现创新,依旧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在注重学生艺术的培养与教学上,就容易忽略学生的文化课程。巧妙地将不同民族器乐进行区分,同时结合其文化课程。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自己当前所学的民族器乐文化背景等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一方面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参与进民族器乐的学习和演唱中。通过将民族器乐文化背景与教学课堂巧妙地融合改善,能促使学生在民族器乐的学习上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器乐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其教学在如今的“双一流”背景下大力发展着。在关于民族器乐的人才培养研究中,依旧面临着许多难题,教师应通过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改善并创新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以达到人才培养这一目的。但目前社会市场中的民族器乐相关岗位饱和,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是民族器乐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矛盾,如何在未来的是市场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仍需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颜春英.“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民族器乐人才培养教育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12):145-146.

[2]马秀明,王倩.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20(5).

[3]汤小丹,古维迎.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0(12):12-13.

作者简介:周倚帆(1990.01)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与古筝演奏。

通讯作者:王亮,1983.11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与钢琴伴奏。现任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院长。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民办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结题成果。

猜你喜欢
民族器乐双一流人才培养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简析民族器乐的历史进程及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