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宁麦2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22 23:43胡娜张羽飞高清德王竟绍姚金保张鹏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产小麦栽培技术

胡娜 张羽飞 高清德 王竟绍 姚金保 张鹏

摘要:宁麦29是以宁0798为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弱筋小麦扬麦9号为父本配制杂交,采用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的,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等突出优点的小麦新品种。该文主要介绍了宁麦29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小麦;宁麦29;高产;栽培技术

宁麦29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宁0798为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弱筋小麦扬麦9号为父本配制杂交,采用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的,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等突出优点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已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108,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地区、湖北、浙江、上海、河南信阳地区种植。

1育种目标

在中国,小麦作为三大谷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1]。因此,培育高产、抗病的优质小麦品种至关重要。长江中下游麦区,土壤比较肥沃,水源充沛,气候温和热量条件好,利于小麦生产,但小麦生育中后期容易遭遇阴雨、大风、光照不足等不利天气,小麦容易遭遇湿害等,易导致赤霉病发生,小麦粒重变化大是影响该地区小麦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培育高产、稳产和抗逆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非常重要[2]。根据长江中下游的气候特点、光热、水资源情况及生产需要,宁麦29培育的目标是:高产、稳产、优质和综合抗性好。

2 特征特性

2.1植物学特性

春性,全生育期198.2天,与对照扬麦20熟期相当。幼苗直立,叶片宽,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好。株高82.5厘米,株型松散,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红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30.2万穗,穗粒数40.3粒,千粒重44.2克。

2.2品质 2017-2019年由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试:容重752克/升、804克/升,蛋白质含量13.43%、12.36%,湿面筋含量25.7%、25.5%,稳定时间2.3分钟、3.5分钟,吸水率56.9%,最大拉伸阻力263Rm.E.U.,拉伸面積65平方厘米。

2.3抗病性 2017-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其进行接种鉴定:中抗赤霉病,高感纹枯病、高感/中感白粉病、慢/高感条锈病、中抗/高感叶锈病。

3产量表现

2017-2018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江苏省农科院科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91.4千克,比对照扬麦20增产3.0%;2018-201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48.4千克,比对照扬麦20增产5.1%;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0.7千克,比对照扬麦20增产3.6%。

4栽培技术要点

(一)播前准备

1.种子处理。可选用2%戊唑醇75g+25%咪鲜胺20ml进行拌种(包衣)进行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等病害的预防,保证种衣剂(拌种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达到包衣(拌种)效果,种衣剂(拌种剂)要现拌现用,确保当日播完。

2.秸秆还田。如果上茬是水稻种植的田地,要提前断水,把握在收割前7-10天断水,一定要控制好最后一次的上水时间,为小麦播种提供良好的墒情条件。收获水稻的机械要配备有切碎、匀铺装置,稻草长度大约要控制在5厘米,留茬高度确保10厘米以下,一定要均匀撒铺于全田,稻草撒铺不均匀的地方需要人工辅助撒匀;然后选用90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旋耕灭茬还田,旋耕机深度要达到12-15厘米,使稻草翻耕于15厘米以下,防止富集于播种层,不利于保墒和小麦扎根。

3.基肥施用。每亩施用纯氮14-15公斤,60%用于基肥,40%用于拔节肥。高产田块采用60%用于基肥,追肥分两次施用,首次20%用于拔节肥,另外20%在孕穗期(剑叶抽出一半)施用。根据土壤基础地力水平,小麦氮磷钾配比为1:(0.4-0.6):(0.4-0.6),磷钾以基肥比拔节肥为5︰5较适宜。

(二)播种

4.确定播期。如果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就需要在越冬前培育适龄壮苗,壮苗标准是:主茎主茎达到5-6片叶、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3-5条,需要从播种到越冬开始0℃以上积温500—550℃,达到这种条件播种时期应控制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5.合理播量。基本苗控制在每亩12万-16万之间,适期播种采用半精量、精量播种;晚于播种适期的,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一天增加0.5万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期亩穗数的80%。另外,还要根据往年的播种经验,以及今年的田块的秸秆还田质量、土壤墒情情况、整地质量的好坏等影响田间出苗的因素适当调节播种量。

6.精细播种。对水稻收获较早、腾茬及时、墒情适宜(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以下)、土壤适耕状态好的麦田可采用2BG-6A型等少(免)耕条播机,播种深度3-5厘米,行距20-25厘米,一次作业完成浅旋、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当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80%以上时,应采用新改进的带状条播机播种,防止排种口堵塞、出现缺苗断垄。播种质量要达到苗量合理、深度适宜、深浅一致、苗匀苗壮。

7.播后镇压。带镇压器的播种机要做到随播随压,不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后要及时用镇压器镇压,确保镇压质量。

8.机械开沟。播后要适时机械开沟,确保腰沟、畦沟、田边沟三沟配套。一般每2.5-3米开挖一条畦沟,沟宽20-25厘米,沟深25-30厘米。两端距离田头横埂的2-3米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45-50米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25厘米,沟深35-40厘米。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30厘米,深40-50厘米。要确保内外三沟,沟沟相通,达到雨停田干,注意沟泥抛撒要均匀,能够覆盖麦垄,确保基本没有籽粒裸露外面,防冻保苗。如果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坚持先化除后开沟的原则。

(三)冬前管理

9.早補苗肥。对于基本苗偏少、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块于两叶期应及时补施苗肥。在冬前及越冬期间可以施用塘泥、杂灰肥等培土壅根,保暖防冻,培肥土壤。对于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如发现麦苗发黄严重,应尽快施用速效氮肥或复合肥促进苗情转化。

10.及时除草。小麦田杂草要根据杂草种类、草龄大小、土壤墒情等适期使用化学除草剂,以冬前除草为主,春季补除为辅。土壤墒情适宜时可于播后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化学除草,早播麦田用50%丙草胺750~900mL/hm2+75%异丙隆600~750g/hm2、晚播麦田可用50%丙草胺825mL/hm2+50%乙草胺300mL/hm2,兑水450~600kg/hm2机械均匀喷雾。封闭化除的麦田,需要在播种时另增加5%~10%的下种量。对于进行封闭化学除草或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田块,冬前应及时根据草相及主要杂草种类,进行补喷,用50%丙草胺900mL/hm2+金马900~1200mL/hm2在禾本科杂草2-4叶期进行防治,用麦喜180mL/hm2在小麦4-5叶期进行喷施阔叶杂草,杂草齐苗后进行防治。选择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在8℃以上的晴好天气进行,以防低温寒潮天气用药造成冻药害。

11.降渍抗旱。及时清沟理墒,疏通排灌水系,防止渍害。播后如果墒情不足,应及时浇蒙头水,促进及时出苗,切忌大水漫灌,造成烂芽、闷芽。在底墒不足或秋冬季干旱、耕作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冬灌,注意瘦地弱苗早灌,肥地旺苗迟灌。冬灌一般选择在日均温3-4℃时进行,宜采用沟灌等方法,不宜大水漫灌,冲刷表土,做到田间没有积水,以免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透气。

12.控旺转壮。对播种过早、群体过大、过旺麦田,可采取中耕或镇压,也可以喷施壮丰安等植物生长抑制剂,控旺转壮,保苗安全越冬。

(四)春季田管

13.清沟理墒,排水降渍。春季雨水频繁,要经常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三沟,保证田三沟排水通畅,降低麦田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根系发育。

14.小麦返青后拔节前,对群体较大、分蘖较多的麦田,选用壮丰安450~600ml/hm2,兑水375~450kg/hm2 喷施化控,以防后期刮风倒伏。

15.因苗分类施肥,促弱转壮。开春后及时查苗情,对于返青时群体过小,亩茎蘖数小于35万的三类苗和脱肥严重麦田,返青后及时追肥,促弱转壮,争取足穗,一般亩施尿素5-8公斤和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各15%的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对于亩总茎数不超过100万的一类苗和亩总茎数60~80万的二类苗,拔节肥在小麦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厘米,叶色正常褪淡时追施,有利于培育壮秆大穗;对群体过大,亩总茎数超过100万以上,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防止倒伏。

16.防治病虫害。在小麦起身期,若田间纹枯病病株率达20%或者病情指数2-3级时,可选用15%的三唑醇750g/hm2兑水450kg/hm2,对准麦苗基部喷施,使药液均匀的包裹茎基部,7天后再补喷一遍,如果病虫同时发生,可采用与防治麦蚜、粘虫的农药混用,便可达到兼治的目的。

(五)中后期管理

17.小麦生育后期由于受高温、高湿环境影响,病虫害多发且危害严重,因此,此期田间管理应以防治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麦蚜等病虫害为主。及时开展“一喷三防”,打好“药肥混喷”总体战。小麦抽穗扬花期是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期,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药肥混喷、一喷多防”的防治策略。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见花就打)的关键时期,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麦甜等药剂兑水喷施防治,用药后6 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对重发地区要在第一次用药后5天左右开展第二次防治。需兼治白粉病和锈病的,可与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等药剂混兑;需兼治蚜虫的,可加兑吡蚜酮、吡虫啉等进行混喷,达到一喷多防的目的。

18.要结合防治赤霉病及蚜虫、粘虫等做好药肥(剂)混喷,“一喷多防”工作,每亩可添加尿素0.5~1公斤或磷酸二氢钾100 克等兑水根外喷施,既可防病治虫,又可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保粒增重,防早衰、防干热风、高温逼熟等危害,确保增产增收。

5 成熟期适时抢收、安全进仓

19.小麦成熟要“立足于抢”,提前做好收获机械、晒场、仓库的清理整修工作。在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抢收,遇到阴雨天气,要及时安全烘晒,确保颗粒归仓。

参考文献

[1]赵广才,常旭红,王德梅等.中国小麦生产发展潜力报告[J].作物杂志,2012,3:1-5.

[2]赵玉英,程顺和,张伯桥,许轲等.优质中筋小麦扬麦14号的选育及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2007,35(12):3512-3513。

作者简介:胡娜(1983-)女,硕士,主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E-mail:287851097@163.com

通讯作者:张鹏(1971-)男,博士,主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E-mail:jszhangpeng@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

猜你喜欢
高产小麦栽培技术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