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以江苏省为例

2021-12-23 09:48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孵化器载体江苏省

杨 璐

(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8)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通过为初创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备和科技创业服务,降低初创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初创企业的成长和壮大的一种服务机构。作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1]。

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于1989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渐壮大,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高质量、高水平、具备江苏特色的发展模式。当然,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探析如何进一步提升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能力,将有助于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为中小企业成长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1.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1.1 规模稳定增长

据统计,截止2019年,江苏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48家,较上年增加128家,同比增长17.8%,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保持全国第一。近几年,江苏省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工作作为服务人才创新创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各类政策的支持力度,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1.2 初步形成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了省内孵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发展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同时,还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向前后两端衍生,延伸科技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引导作用。截止2019年,江苏省拥有84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790家众创空间、71家科技企业加速器,已经初步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构成的多层次孵化培育体系。

1.3 载体类型多元

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呈现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了传统的国有主导性质外,民营类载体增加趋势明显,还有企业、投资机构、高校等作为主体加入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办中来。江苏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市场化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有利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持续发展和自我创新。

1.4 环境逐步优化

一是认真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绩效评价工作,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切实为孵化载体减轻负担。二是江苏省和各设区市均出台了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完善了相关配套措施,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江苏省通过组织各类创业孵化培训和论坛、优秀科技孵化器评选等活动,在全省营造了创新创业的孵化氛围。

1.5 发展成效显著

2019年,我省有5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国家级绩效评价优秀(A类),较上年增长141%,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获批优秀(A类)总数的23%。截止2019年,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在孵企业超过3.4万家,新增毕业企业超过4500家,较上年增长60%,其中17%为高新技术企业,2.5%为上市(挂牌)企业。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成效显著,为培育全省新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全省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孵企业为全省做出了巨大的利税贡献,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取得不菲成绩的同时,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整体运营上,还存在着以下几个共性问题。

2.1 专业特色孵化器不够

江苏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综合性孵化器偏多,专业性孵化器较少,且发展较为缓慢,主要集中在江苏博特新材料创业园、无锡微纳产业创新园、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等中大型孵化器。实际上,大力发展专业孵化器,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导向和集聚效应,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另一方面,易于构建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有利于孵化器自身的发展壮大。专业特色孵化器的量质不够,将会导致难以形成集聚和规模效应,无法为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和持续的服务[2]。

2.2 载体内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长期以来,政府都更关注和培育大中型企业,将大量资源、政策、人才往大中型企业靠拢。政府行为的引导以及资本天然的逐利性,导致银行资金和风险资本都更倾向于投向已形成一定规模和产出的成型企业。但是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的企业大多数还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资金相对紧缺,却难以获得银行和社会资本的青睐。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在孵企业获得融资的渠道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孵化器内尚未形成良性的投融资循环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支撑其发展壮大的资金,不利于在孵企业的做强做大[3]。

2.3 孵化载体增值服务能力弱

江苏省的孵化载体数量众多,但缺少一批类似北京创新工场、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载体,总体的核心竞争力偏弱,创新创业氛围还不够浓郁。现阶段,江苏省内很多孵化载体在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已经较为规范和完备,但对自身的定位还局限在物业服务、场所租赁、政策普及这些基础类服务,满足于为在孵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优惠政策申报等传统服务,缺少技术交易、创业辅导、技术合同、投融资对接等专业、深度的增值服务。对于初创企业,除了对场地、租金有要求外,更加希望得到更深层次的孵化服务[4]。

2.4 数字信息化手段不够成熟

一是省内大多数科技企业孵化器缺少高质量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和技术支持,已逐渐成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加油站”。而我省孵化器缺乏高质量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难以满足在孵企业日益增长的创新需求。二是我省很多科技企业孵化器还依靠传统的手段进行管理,缺少大数据、信息化的技术支持。随着在孵企业的数量和需求的日益增加,构建大数据、信息化的资源交互平台进行载体管理是大势所趋。

2.5 服务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

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引进管理团队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载体孵化管理人员对自身定位模糊,缺乏创业和经营管理经验,与在孵企业联系较弱,难以挖掘在孵企业的需求并为之提供专业化服务;管理团队缺乏高水平创业导师,在孵企业没有得到良好的建议和指导,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

3.提升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能力的政策建议

3.1 加快打造专业孵化器模式,提升服务能力

专业孵化器可以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创业设施、技术引导和政策指导,从而帮助在孵企业突破技术和发展的瓶颈。应当结合江苏省现有专业孵化器的成功经验和产业定位,制定全省专业孵化器的培育计划,加快建设专业孵化器,实现产业和空间布局的全覆盖,在全省形成显著的产业集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优势产业,将现有的传统综合型孵化器培育转型为专业孵化器。

3.2 深化投融资对接,畅通在孵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做大做强孵化基金。2019年,全省孵化器孵化资金规模居全省前三的是南京、常州、苏州,三市占全省总量超过一半。当年新增孵化资金62.6亿元,同比增长48.43%。下一步需要提高孵化基金的运作效率,实现基金的良性循环;加大苏中、苏北地区的孵化基金的发展力度,发掘苏中、苏北地区的优秀在孵企业的资金需求。二是引导机构深入走进孵化器。进一步落实《江苏省科技金融进孵化器行动方案》,充分发挥“苏科投”“苏科贷”“苏科保”的政策作用,引导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银行、证券等投融资机构走进孵化器内企业,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沟通,深化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搭建资本和在孵企业精准对接的平台。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通过与科技企业孵化器联合设立子基金、跟进投资、直接投资等形式发挥引导基金的作用。

3.3 加强孵化增值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孵化器与在孵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在孵企业的各类需求。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交易所等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活动和辅导,并通过联合举办沙龙、讲座、论坛、培训等形式,加强各类机构之间的资源与信息共享,促使在孵企业能够得到高附加值的孵化服务,同时增加孵化器从业人员的业务覆盖面[5]。

3.4 构建信息化平台,加强孵化管理

结合“互联网+”模式,构建集科技、财务、人员、融资、市场等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孵化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团队和人才,推进线上线下专业团队的技术支持和服务集聚,一方面使孵化团队能够对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效率的管理,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软实力,另一方面,在孵企业能够加强与科技资源的合作,进一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增强创新能力[6]。

3.5 持续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能力提升体系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继续发挥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的作用,加强与各地区孵化载体、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创业导师。继续举办江苏省创业孵化从业人员培训班和创业辅导师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面向孵化器管理人员、孵化服务人员、在孵企业的多层次能力提升体系,为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孵化器载体江苏省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蒙古国孵化器能力建设创新研究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孵化器清场
基于DEA有效性分析的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评价——以西部地区30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为例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