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分子学异质性: 对166例采用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类分析

2021-12-23 13:12赵芳,魏建国,LeskelaS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样癌免疫组化异质性

Leskela S, Romero I, Rosa-Rosa J M,etal. Molecular heterogeneity of endometrioid ovarian carcinoma: an analysis of 166 cases using the endometrial cancer subrogate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Am J Surg Pathol, 2020,44(7):982-990.

在临床和生物学上,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OC)是不同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卵巢癌,但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上与子宫内膜样癌有相似之处。根据新的子宫内膜癌分子分类分析EOC的分子学异质性,并评价该分子分类的预后意义。作者对166例早期EOC行免疫组化分析错配修复蛋白和p53的表达,并用Sanger测序法检测聚合酶epsilon的核酸外切酶结构域(POLL EDM)。另外,通过二代测序分析POLE EDM的突变,以确认超突变情况。8例肿瘤示POLE EDM突变,属超突变(5%);29例肿瘤示错配修复缺陷,属高突变(18%);16例肿瘤示p53表达突变,属p53异常(11%);114个肿瘤无上述改变,属非特异类型(66%)。5例肿瘤示>1个分类标准。

与子宫内膜癌相比,EOC中超突变和高突变肿瘤的发生率较低。在形态学特征(组织学分级、鳞状和桑椹样化生及坏死)和一些生物学标志物(ARID1A、核β-catenin、ER、Napsin A及HINF1B)的免疫组化表达方面存在差异。在超突变和高突变肿瘤中,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数量较高。超突变组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ARID1A(100%)、PIK3R1、PTEN、BCOR和TP53(各占67%),而KRAS中未检测到突变。多因素分析显示,虽然各亚组间预后无差异,但POLE-突变组预后较好,而p53异常组预后较差。此外,这一分类可能对超突变和高突变肿瘤的免疫治疗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赵 芳1摘译,魏建国2审校/1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绍兴 312030;2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绍兴 312000)

猜你喜欢
样癌免疫组化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肺肉瘤样癌分子病理学与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CEA与CT在甲状腺髓样癌筛查及诊断中的作用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