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入传统文化资源的中学物理教学

2021-12-23 07:41张敏玥潘佳成柴志方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教材传统文化高中物理

张敏玥 潘佳成 柴志方

摘 要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与学科特点,提出了应用于物理教学的传统文化分类方法,分析了新人教版教科书必修部分的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特点,并基于教科书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示例,提出了搜集传统文化素材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中物理 传统文化 新教材

传统文化是指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积淀的、相对稳定的东西。它既包含了物质文化,也包含了精神文化[1]。目前,我国的教育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明确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与目标任务[2]。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中简称为《意见》)指明了总体目标,并对重点任务进行了阐述[3]。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研究如何在学科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

一、中学物理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融入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的血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学生学习的瑰宝。《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在“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中指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再次指明要“注重教材的人文关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4]。

虽然新课标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但是仍旧有很多问题阻碍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问题主要有:(1)传统文化包括了哪些类型;(2)如何搜集传统文化素材;(3)如何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教学;(4)如何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5)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说,物理学科视角下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契合新课标,使用范围广泛,其必修部分的内容是所有高中生必学的部分,更加具有普适性。因此,笔者对新人教版教材的必修部分进行了文本分析,并且试图对上述问题1、问题2与问题3提出一点拙见。

二、新人教版教材传统文化资源的统计

(一)传统文化内容的类型

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分类,不同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提出了见解。郭宝仙基于姜怡的分类方法[5],结合中、日英语教科书的实际情况,将传统文化分为了服饰饰品、节日习俗、饮食文化、舞台艺术等11個方面[6];钟晓媛与郭震从化学学科的视角将传统文化分成传统技艺与工艺、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思想与观念等五个方面,并且通过研究近百年的教科书发现,由于化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教科书中有关传统技术与工艺的内容最多[7];李梦倩认为,化学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并将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分为四类,即史学类、技术类、文学类以及哲学类[8]。

笔者希望物理学科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内容分类应具有边界清晰、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绝对精确的分类是极其困难的。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意见》以及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笔者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分为四类,并对传统艺术与传统生活这两个类型进行了细化分类(见图1)。

(二)新人教版必修教材的分析

笔者重点关注了新人教版教材必修部分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位置、所在的栏目、涉及的内容以及呈现形式(见表1)。其中,“位置”指的是传统文化内容出现在教科书的第几册的第几章第几节,如“1-1-1质点 参考系”表示必修一第一章的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

由表1可见,新人教版教科书必修部分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内容的类型多样,但是出现频率较低。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四大类型均有涉及,并且以传统技术为主。平均而言,出现频率较低,每册不足4次;

2.功能的类型多样,但是侧重于复习和拓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极少出现在正文部分,主要出现在习题情境以及选学栏目中,如“STSE”和“科学漫步”。这意味着,如果教师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做适当的补充,学生将很难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物理之间的联系之多、之广;

3.呈现形式多样。教科书不仅通过文字,还通过照片与绘画来展示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了可读性。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搜集建议

虽然新人教版教科书中涉及了传统文化内容,但是其类型有限,并且很难兼顾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丰富内容类型

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类型侧重于传统技术,我们可以在搜集与整合资料时进行发散思维,从传统思想观念、传统艺术与传统生活的各个子类型中挖掘素材,补充个人的教学资料库。事实上,无论是初级中学、高级中学还是高校的物理教学,都可以融入传统文化。笔者从类型、物理知识点、可挖掘的资源以及融入的意图这四方面给出以下几个例子(见表2)。

(二)重视地域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地域特色。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熟悉度更高,取材更加便捷,更有可能被教师深度挖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接触具有地域特色的素材更容易产生共鸣,更有可能激发学习兴趣。笔者从传统艺术(音乐)、传统生活(饮食文化)以及传统技术三个方面给出示例(见表3)。

(三)充分利用场馆资源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包括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以及图书馆等),整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以上海博物馆为例,其青铜馆的西汉展品“透光”镜可以在物理第一课或者光学第一课中作为引入环节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透光”镜与日常生活中的穿衣镜不同,它不仅能照人,还能在平行光入射镜面时投影出镜背的纹饰与铭文。这一奇妙的现象曾引起很多科学家的注意,并让他们困惑了百年,直到1932年威廉·布拉格爵士(Sir William Bragg)才给出了确切的解释[13]。这样的例子能在无形间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匠人的高超技术。

同样是在青铜馆,馆中介绍的青铜铸造技术——“失蜡铸造”,可以作为教授“熔点”时拓展应用环节的例子。教师可以先展示汉代精美的青铜器“鎏金蟠龙透雕铜熏炉”的图片;再根据博物馆的模型,引导学生厘清铸造流程;随后,请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背景信息——不同材料的熔点,分析“熔点”在“失蜡铸造”技术中的应用;最后,教师可以介绍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运用,从而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科技自然联系,带领学生感受“物理之美”与古人的杰出智慧。

总体而言,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命脉,是宝贵的物理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应珍视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吸纳其中的精华,精心搜集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从而在物理学科教学中不断增强中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 考 文 献]

[1]周勇.传统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72.

[2]新华社.《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2017-02-06)[2020-11-23].http://www.gov.cn/xinwen/2017-02/06/content_5165873.htm#1.

[3]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0-11-23].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姜怡.不可忽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双向文化交流[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5(2):13-16.

[6]郭寶仙.英语课程中的传统文化:中日教科书比较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1):111-119.

[7]钟晓媛,郭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百年变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2):133-138.

[8]李梦倩.传统文化融入化学教学对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9]武际可.从弹棉花说起[J].力学与实践,2011,33(6):100-103.

[10]张昌芳,刘家福.抖空竹的力学原理分析[J].力学与实践,2006(4):89-92.

[11]熊万杰.物理学与传统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32-33.

[12]郎和,闹加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声音的特性”教学为例[J].物理之友,2020(2):13-15,17.

[13]李约瑟.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 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第一分册 物理学[M].陆学善,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1-92.

(责任编辑:赵晓梅)

作者简介:张敏玥(1997—),女,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潘佳成(1997—),男,安徽宿州人,昆山市花桥高级中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柴志方(1977—),男,河北邢台人,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理实验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六届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课题“中学物理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研究”(课题编号:ECNUFOE2020KY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教材传统文化高中物理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