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区域玉米制种的栽培技术

2021-12-24 22:19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6期
关键词:父本制种花粉

邹 畅

(辽宁省种业发展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本人通过很长时间在2600~2100米的高海拔地区的玉米杂交品种制种,获得了高产制种玉米杂交的栽培技术,并可被使用在高海拔地区,从而进一步提高制种水平,有效提升玉米亩产量。

1.亲本的选择

在整个玉米制种的过程中,亲本选择将会变得尤为重要。需要挑选较强亲和力、较高纯度的亲本,为制种的重点,需要最大可能地挑选自交系多的2个地理比较远、亲缘远、配合力强的品质,且品种类型不同,例如硬粒和马齿的自交,或者是外地、本地、国外纳入自交体系等;还需要考量使用很少缺点,较多优点,劣势不显著,互补优良性状,生长期比较类似的自交系的2个当作亲本,特别需要关注产量加强和互补,确保单交品种有很强的优势。除此之外,生产时间在产品品质控制和制种质量方面也将会带来一定影响。在种子刚刚开始发育的时候,较低的气温环境并不利于种子成长,也就很难在3月份出苗。从这一点来说,玉米播种的时候需要规避8月份和9月份,从而保障种子的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海拔地区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需要挑选中、早熟的种子,比如罗单3号、长城799以及会单4号等。

2.种植地挑选

2.1 土地挑选

土壤条件对于农产品的种植是极为关键的,不同的土壤所含的养分类型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忽视了这一条件而盲目进行农产品制种,其最后的结果往往并不会特别理想。从这一点来说,需要挑选方便灌溉、肥沃土地、自然条件优良、平坦地势,没有泥石流、水灾非风口的区域制种,其为提升制种产量的重点。需要按照组织的双亲,特别是木本自身的特征属性挑选最可能提高产量的生态环境和条件。从这一点来说,除了按照种子本身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之外,也要进一步保障土壤的营养成分符合种子发育的要求。

2.2 隔离条件

对于玉米制种来说,保障花粉纯度还是很关键的,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隔离能力。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防线,避免外来花粉对隔离区域中的玉米在雌穗吐丝时间中侵入,导致混杂生物学,其为制种、繁种必备的存在。从这一点来说,在制种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就要对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正确的评估,为隔离区域的建设提供有力帮助。除此之外,在区域建设中出了自然因素外,还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带来的实际影响,特别是农业生产方面更是要做出合理评估,对于一些缺乏经济来源的人来说,制种往往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农民、干部均具备极强的制种积极性,可更好地隔离和设置基地。总的来说,隔离条件能否达到相应的标准,将会对最终的制种水平带来深远影响,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2.1 自然屏障

在整个隔离体系搭建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将会变得十分重要,要合理利用面积较大、绿色植被较多的自然地貌环境,也要充分利用村落规模搭建相应的隔离屏障,避免外来花粉的侵袭,进一步保障制种环境。

2.2.2 空间距离

对于制种来说,在整个隔离环境构建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空间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合理的空间设置进一步避免不在种植除父本之外的其他种类的玉米,这样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其他非父本外的花粉入侵。从这一点来说,需要给予种子足够的空间间隔,隔离间隔400m以上为基本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土地面积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外来花粉的侵袭。

2.2.3 时间间隔隔离

以上方式并不能够做到完全规避外来花粉的侵袭,特别是在玉米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由于有很多人都在种植玉米将会导致空间距离被进一步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达到相应的隔离标准,上面的方法也就受到了很大的一个限制。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其他方法来有效避免外来花粉的侵袭,时间隔离就是其中之一。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时间的合理设置将花期和玉米播种期进行错峰,从而保证开花制种授粉过程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高原地区受制于相应的自然气候环境,这种方法并不适用,只有夏播玉米地才具备这样的条件。

3.栽培措施

3.1 准备种子

种子本身的质量将会决定最终的亩产量,要对种子进行仔细筛查,将不符合条件的全部剔除掉,其中包括了霉粒、病虫粒、杂粒、特小粒以及破碎粒等情况,并及时销毁。当完成前期的筛选以后,就要在温度较高两三天之内对种子进行晾晒,使得自身水分能够得到进一步降低,为种子的吸水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只有有效控制种子的含水量才能够进一步确保出苗早、出苗快,提升出苗率,整齐划一出苗。之后,用农药对晒后的种子进行搅拌。从这一点来说,需要在种子源头方面进行合理控制,从而有效保障出苗质量。

3.2 适时早播

不同的地域环境其气候条件是完全不一样的,高海拔地区和平原地区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这种情况下,播种时其所需要的温度往往在12摄氏度左右,使用营养钵小拱棚育苗可在温度在9~10度,在制种过程中,通过采用的这种方式,能够将种苗时间提高到15天左右,从而使其播种时间来到了清明节前后。为了使出苗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往往可以采用小拱棚提前将种子进行播种,并将气候条件和种子的剩余发育阶段相匹配。除此之外,要确保生育环节在较为有利的生态环境内进行,并合理规避8月和3月,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亩产量。总的来说,要根据气候条件和相应的制种技术合理确定播种时间,通过适当提前播种时间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产量,为玉米种植提供有力支持。

3.3 施足底肥,精耕细作

自交系种子的生命力还是比较脆弱的,并不具备强大的生长能力。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转换种植环境之前,要进一步巩固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为种子的顺利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施肥过程中,要以农家肥作为重点施肥对象,通过和化肥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每公顷使用22.5吨的农家腐熟肥,600千克的复合肥,750千克的尿素,在均匀混合后施肥。

3.4 地膜覆盖,合理密植

整地之后,按照80-100厘米的膜规格,理清70--60厘米的墒面,实现土细、墒平、沟直,将杂物清除干净,添加膜后移栽,两个墒有40~50厘米的距离,大行有70-80厘米的距离,株有21~25厘米的距离,确保每平方千米有基本苗6.75~7.5万株。要想提高亩产出就要进一步增大行比距离,通过在彩粉区增大父母本行的方式去完成。从大多数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1∶5的比例是经常被使用的比例。如果父本花粉的数量较多,完全可以讲比例调整至1:7。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设定特定的花粉区。为确保花期准确相遇安排父母本传播为确保花期相遇的本质方式,就需要认真调整花期,尤其是有些父母本期组合有很大的悬殊,经历了长时间的积淀得出“只能母等父,不能父等母”。叶差是父母本播差的重点,为了增加父本散粉时长,就要对生育期、花期长短、叶龄进行适当的调整,父本可使用2~3期进行播种,每一期间隔的时间为4~5天。大多数情况下,父母本播期相差花期天数是相差天数的0.5~0.75倍,比如,双亲花期相差5~6天,需要在播期错开10~14天,有一种情况可以以相同时间进行播种,就是当母本比父本早2~3天或者父母本花期相同的情况下。

4.搞好中期治理,搭好高产苗架

4.1 查苗补苗,及时追肥

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任何时候该项工作都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对于玉米种植而言更是如此。在整个玉米移栽中都有可能出现病虫害,这就需要对苗的状态及时进行查看,并在第一时间开展害虫治理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苗,在具体措施上,可以融合雨水或浇水使用尿素或清粪(150~225 kg/hm2)追施苗肥,保障苗木特必壮硕。总的来说,在整个玉米种子制种和发育过程中全面加强病虫害防治将会变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进一步保障育苗质量,全面提高亩产量。

4.2 拔节再施肥,重施穗肥

在农作物拔节过程中,营养器官的成长速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往往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支撑其发育,从而确保玉米株壮、穗长、粒多,达到高产的目的,使玉米几部伸长,在查看到8~9叶子的时候,每公顷的面积进行300千克尿素的施放,将其当作拔节肥。大喇叭口期出穗之前的10天,每公顷的面积需要施加450千克的尿素。

4.3 除草,培土双重保障

在整个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土壤肥力保障也是极为重要的,其不仅仅取决于施肥的量和类型,除草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第一时间完成这项工作,才能够确保土壤中的肥力被玉米种子所吸收,从而为玉米种子的发育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持。然后进行除草中耕,最后口封以后展开培土工作。

4.4 防治病虫害

小斑病、大斑病和玉米螟、黏虫等是玉米重要的病害。针对小和大斑病使用50%浓度的多菌灵稀释500倍在叶面喷射,或使用70%浓度的甲基托布津稀释500倍在叶面喷射。每公顷玉米螟使用750~1500克多的杀螟杆菌粉,添加水稀释2000倍进行喷射,或使用50%浓度的敌敌畏,500倍稀释后进行喷射。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杂质和劣质的提出工作,避免该类因素对于种子发育的实际影响。要注意不利现象的及时消除,在苗期、拔节期、花期、成熟期等多个时期内有效完成不良植株的去除工作,为种子的健康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5.超前去雄

5.1 掌握去雄时间

在这项工作中,往往会采用手触摸植物的方式去进行,来确定相应的时间。去雄时间不能特别早,也不能摘掉太多的叶子,否则将会进一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效果,从而导致无法产生足够的养分,也就无法支持农作物的顺利发育,并不利于玉米种子的健康育苗。

5.2 正确运用超前去雄方法

超前去雄为触摸苞带叶,出于顶叶包裹母雄穗,由此在去雄过程中需要具备1~2顶叶,但无法有很多的叶子,叶子太多会降低光合面,对营养物的产生形成影响,造成难以结实。精准的模式是左手紧抓母靠雄穗区域,手紧抓植物顶端向上拔,只具备1~3片的顶叶。

6.人工辅助授粉

6.1 把握好采粉和授粉时间

很多玉米种植户往往对于该项工作有着错误的认知,认为主要数量和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却忽视了时间这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确的作业方式应该是掌握授粉和采粉的关键时间节点。在具体的之间上,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确定,授粉、采粉一般在早上的9~12点开展,按照气候现状,在没有露水后进行采粉,采集到某数量后,可一般采粉一边进行授粉。总的来说,要注意对于时间的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授粉质量,为亩产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6.2 制作合适的作业工具

工具的选择将会对最终的作业效率产生巨大影响,竹编斗形器皿则是非常实用的一种工具,还能用瓷盆,授粉器长度是10~15厘米,30厘米直径的竹筒,下口添加纱布,应用橡皮筋捆绑结实。还可以使用吸奶器或小瓶子。总的来说,工具的选择和制作将会对最终的采分效率产生巨大影响。

6.3 掌握好具体的工作方法

采粉过程中,一只手使用采粉用具靠近父本顶端,其他一个手稳抓雄穗杆,在弯下之后开始摇晃,花粉会在器皿中落下。采粉不能在有露水的时候进行,一边采集一边要对花药、害虫和杂质进行去除,避免沾染不具备活力的湿花粉。授粉过程中要使母本花丝与授粉器稳稳对接,将花粉稳稳的掉落在花丝中,首先对新鲜的授粉。如果花丝很长但比较新鲜,需要先保留3厘米其后开展授粉。花粉采集好后需要规避吸水结块,花粉变暗后丧失生命力,无法应用。

7.割除父本,改善母本生育环境

还有的制种户表示父本有产量,由此,不想剔除父本,但很长时间的对比研究和经验表明:散粉之后剔除父本对比不剔除父本可提高产量150~225千克每公顷,提高的数量是5%~6%。证明剔除父本可提高产量。通常可弥补剔除父本(授粉之后更早剔除更好)的损失,还会获得较多的经济收益。

8.适时收获,确保种子产量和质量

收货时间的选择也将变得十分重要,一旦时间选择不合理将会对种子最终的发育效果产生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农作物产量。过早的开展收获工作将会导致含水量不断提高,发育不健全的种子也会使得发芽率不断下降。如果较晚选择收获将会导致种子腐烂变质,并不会带来经济收入的增加。在具体时机的选择上,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对于容易发霉的短苞叶需要及时的对其进行采收。要依据组合的属性来分期分批地进行收获,在晾干后需要挑选粒和穗,规避人为或机械的混杂。总的来说,要科学选择收获时间,从而做到同时兼顾产量和收成,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经济收入。

9.小结

不同的环境特点对于植物发育总是会带来不一样的影响,试种杂交玉米在相同的条件中,高海拔地区更适合种植早熟类型的杂交品质,通过科学的密度管理和有力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位亩产。总的来说,在玉米种子发育过程中,需要在多个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为其顺利发育提供更多支持,并根据高原环境展开有针对性的技术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

猜你喜欢
父本制种花粉
花粉的烦恼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花粉过滤器
花粉过敏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62团玉米制种超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