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苗木种植养护的有效方案实践

2021-12-24 22:19段井龙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6期
关键词:成活率根系造林

段井龙

(吉林省通榆县开通国有林保护中心,吉林 通榆 137200)

1 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现状和林业种植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致力于林业资源总量的提升,具体到不同区域,就是在扩大林区面积的同时,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有针对性引进当地优势树种,发展林业经济。但是林业发展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需要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实现树种生长质量的提升,保证林业及相关经济的长远发展。聚焦于实际情况,我国林业资源现状整体趋势较好,但是人才缺口依然不容忽视,而且针对林业树种的种植、病虫害,依旧需要引起充分重视,加强养护管理,从而通过生态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 林业苗木种植原则

林业苗木种植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盲目模仿成功案例,而是要和苗木对气候、土壤环境的适应性高度相符,在明确种植区域基础上,引进无病虫害且生长情况较好的树种,令树种存活率达到要求,实现当地林下经济水平的提升。另外,如果种植区域存在原有植被类型,应加强保护原有植被工作的落实,使新种苗木可以对区域气候环境进行合理调节,保证水土平衡性达到要求,达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3 我国林业种植模式——以北方地区为例

3.1 直播造林

直播造林,顾名思义,就是将种子直接播撒于需要造林的区域,配合种植、养护等工作,即可达到造林效果。该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而且种植操作相对简单,可以保证苗木存活率达到要求。另外,如果造林任务涉及较大面积,直播造林也同样不失为一个理想选择,种植时可以以相对荒凉的区域为主,最大程度减少破坏原有植被的程度,以免侵占原有植被的生存空间,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2 植苗造林

北方地区相较于南方,气候更加干燥,而且风沙较多,若想达到较好的人工林种植水平,应当重视针对林业苗木的养护工作。因此,不少北方区域都以植苗造林方式为主,从幼苗开始培养,加强林业种植的管理,使其成活率达到标准。植苗造林还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土壤要求,就算地质环境不尽人意,幼苗对于土壤中的有机物、水分要求,也不如成年树的要求高,因此不会大量降低成活率。但这种方式的劣势同样不容忽视,引进幼苗会消耗大量成本,而且幼苗成长为成年树,需要耗费数年,中间消耗的管理成本,人工、肥料等,同样不是一笔小数目,因此需要结合造林的实际情况妥善选择。

3.3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在北方同样并不鲜见,其实质就是在土壤中埋入树干,令其生根发芽,从而节省植树造林的人力、物力投入,减少相应成本,同时保证成活率达到要求。分殖造林相较于其他造林方式的优势,是可以保证苗木较快的生长速度,无需额外提供养护管理,且不会影响原有植被正常生长,因此同样可以成为主要选择。

4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原因

4.1 自然原因

4.1.1 土壤原因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苗木生长情况最好的土壤性质呈中性,同样含量的营养物质,中性土壤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苗木的吸收量,因此成活率也最高。但是一些种植区域的土壤性质,往往很难达到中性条件,通常弱酸和弱碱性的土壤较多,且一些土壤受工业生产影响,污染程度较大,也会直接改变土壤酸碱性,使肥沃之土逐渐向不毛之地演替,这就会成为苗木死亡的重要诱因。另外,苗木的存活或死亡,同样会受到土壤结构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土壤疏松程度较大,就会令土壤中空气含量得以提高,并利于苗木根部不断延伸,吸收更多的水分,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存活率也会得到保证。但是一些土壤受限于当地自然条件,疏松程度远远无法达到理想程度,板结现象较多,因此苗木死亡现象屡见不鲜,这同样需要在种植阶段引起充分重视。

4.1.2 环境原因

林业苗木生长的自然环境,除了土壤,还和以气候条件为代表的环境因素息息相关。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十分复杂,若未能考虑苗木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则很容易发生“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即使相邻省份,气候条件也可能有细微差别,气候环境的微小变化,对应到苗木生长,很可能就是成片死亡。与此同时,苗木自身根系发达程度,及对气候的适应性,同样是影响生长程度的重要方面,因此种植阶段,应重视监测苗木根系情况,避免对苗木存活率产生影响。

4.2 人为原因

4.2.1 未能正确选择苗木种植时间

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冬季显然是苗木种植的最佳时机,但是限于各种各样的实际要求,苗木种植时间往往并不固定,通常在7~9月之间种植较多,但是此时种植情况通常收效甚微,若未能采取针对性的养护管理措施,很容易导致苗木死亡。

4.2.2 未能妥善处理苗木根系

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强大的根系吸收各种养分,如果根系被破坏,则无法达到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成为引发苗木死亡的重要诱因。但是苗木通常都是通过运输方式,运达种植地点,在运输过程中,未能合理捆扎苗木,或者运输中出现严重颠簸情况,都会成为苗木根系损伤的重要原因,严重时甚至会令骨干根系直接死亡。这部分苗木本应在种植之前加强检查,并及时淘汰,引进新的苗木补种,但是种植人员可能因为任务较多而有所忽略,导致即使种植也无法有效吸收养分,进而出现死亡现象。

4.2.3 未能落实苗木种植养护工作

苗木种植之初生命力相对脆弱,因此需要针对性加强养护工作。但是聚焦于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可能将更多时间用于种植新的苗木,从而忽视了对之前种植苗木的养护工作,苗木无法自行抵抗恶劣的自然条件,同样会引发死亡。

5 林业苗木种植养护有效方案

5.1 苗木种植准备工作

林业苗木种植成活率受多重因素影响,为了实现苗木种植成活率的有效提升,应重视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充分考察苗木种植区域情况,总结区域的土壤、气候、水文等各项情况,和苗木种植条件严格比对,保证苗木可以适应区域各项条件,从而令成活率达到要求。准备工作的重点,需要加强对根系情况的考察,通常情况下,树形较高、根系较壮的苗木,则成活率更容易保证。除此之外,若土壤条件较差,大多数苗木都无法良好生长,可以将苗木向土壤肥力较好的地方移植,如果移植困难较大,则可以针对性改良土壤情况,令苗木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最后,为保证种植区域正常疏水排水,苗木种植地应依照地形条件,针对性修建排水渠,避免降雨量较大的季节,因为洪涝因素,影响苗木根系生长情况。

5.2 强化林业苗木运输途中的保护

苗木在运输过程的脆弱性不容忽视,无论是苗木的捆扎,还是运输中的颠簸,都会成为影响苗木质量,及后续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对运输中的保护工作引起充分重视,最大程度减少损伤苗木的情况。保护工作总体而言,就是加强苗木的保湿工作,可以结合运输路途,对苗木保湿方法进行针对性制定,如果运输路途较短,则保湿方法也可以相对简便,可以在运输车辆底部铺一层湿度较大的草帘,放上苗木之后,在苗木上方盖上湿塑料布,令运输全过程中的苗木,都处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运输之前和运输过程中,如果天气干燥,或者温度较高,应注意随时为苗木洒水,并对苗木状况进行随时检查,避免苗木失水过多,失去种植的价值。

5.3 林业苗木养护要点

5.3.1 重视管理绿地环境

苗木生长环境是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保证种植环境达到要求,才能保证苗木生长发育不受影响。为了达到较好的生长效果,日常养护中应重视种植区域的除草和清洁工作,防止杂草抢夺苗木养分。

5.3.2 重视苗木的浇水施肥

养护工作应当加强苗木生长的施肥,促进苗木进一步生长。如果一些种植区域环境相对恶劣,水分和土壤肥力无法正常供给苗木生长,则需要通过分工方式,科学补充水分和肥料。首先是浇水,如果气候较干,则应将浇水频率适当提升,并尽量以早晨或傍晚为主,防止苗木蒸腾作用过于剧烈,影响浇水效果。至于施肥,具体而言,施肥的恰当时机,通常以春秋两季为主,具体还是要看不同区域的不同气候。通常在夏季施肥现象并不常见,究其原因,夏季施肥会令苗木生长过旺,不具备承受低温危害的能力。

土壤施肥时,需要针对在土壤上裸露部分的树苗施肥,同步配合浇水,加速肥料向土壤中渗透,达到理想的施肥效果。为避免损伤树苗根系,施肥距离应当远离苗木根系至少30厘米。另外,也可以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这种施肥方式也有叶面喷肥的别称,不仅不会产生较大用肥量,而且施肥操作相对简便,效果相对较好,如果气候条件相对干旱,或者土壤施肥方法不方便时,根外追肥会有一定效果。

5.3.3 加强林业苗木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同样会对苗木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应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引起充分重视,明确当地病虫害主要类型,以及对苗木产生的主要影响,从而提高防治的针对性。防治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守经济性和环保性等原则。经济性指的是病虫害防治工作投入的成本,应在可控范围内,如果防治成本超出林业苗木种植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则需要充分对区域种植苗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从而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环保性指的是不能因为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种植区域内大面积喷洒农药,从而限制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这样不仅会直接杀死害虫的天敌,还会污染环境,得不偿失。

具体而言,林业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包含以下方面:首先,营林防治。一方面,林业苗木的种植区域,应当保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降低苗木出现死亡的概率。播种之前应将杂草清除干净,防止病虫害啃食苗木叶片。另一方面,林中的树种应尽量多样化,整地施工,实现林木树势的提升。对于已经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树木应重点照顾,防止波及其他健康苗木。

具体防治方法上,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式达到效果。物理方式是通过涂白,也就是在树干上涂抹石灰水,或者在苗木外层捆扎塑料布的隔离方式达到目的。物理方式不仅可以阻隔虫害,而且还可以对苗木进行保温,对环境污染作用为零。化学方式就是在害虫主要活动区域,喷洒浓度合适的农药或灭菌剂,以铲除剂、内吸剂和保护剂为主。铲除剂可以将害虫直接杀死;内吸剂可以使植物进入体内,减少虫害的侵袭;保护剂可以在树木外涂抹,达到驱虫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对土壤和苗木生长空气环境进行消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措施会带来一定污染,因此应当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养殖害虫天敌的方式,或者在林中种植真菌等,基于生态环境自我调节,令林区生物种群数量达到平衡,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人力物力投入,从而达到防治效果。

6.结束语

综上所述,苗木健康生长离不开养护工作的落实,为减少苗木死亡现象,应当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条件气候的苗木类型,加强运输途中对苗木根系的保护,同时正确浇水施肥,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工作都需要保证经济性和环保性,科学开展种植养护工作,从而达到较好的养护效果,保证苗木成活率达到要求,实现苗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猜你喜欢
成活率根系造林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不同光照对油松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
数字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