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桉树焦枯病防治技术

2021-12-25 14:01梁加荣欧阳洁英卢继伟黄守文
南方农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桉树苗圃病原菌

梁加荣,欧阳洁英,卢继伟,黄守文

(1.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广西崇左 532200;2.广西绿拓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桉树焦枯病属于世界性病害,主要为害部位为桉树叶片和枝梢,幼苗和幼树染病概率高,会导致幼苗出现大量落叶与枯梢,严重时会导致幼苗和幼树枯死。因此,林业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桉树焦枯病,结合焦枯病的发病机制,做好事先预防与实时观测工作,尽早发现桉树焦枯病菌,及时治理,避免病害大面积传播。

1 桉树焦枯病特点

桉树焦枯病的发病条件为高温、潮湿,特别是夏季连续出现阴雨天时,地势较低的桉树种植区密度大、排水不及时,极易出现焦枯病[1]。只有同时形成病原菌生长、增殖、入侵的环境,桉树才会出现焦枯病害,如缺少某个条件,焦枯病相对较轻,不会造成严重影响[2]。

在感染焦枯病菌后,少部分桉树从树冠处开始发病,大部分桉树是下部枝叶先出现枯黄症状,可在桉树叶片上观察到针头状水渍小斑;随着病情加重,叶片上的斑点扩大,叶片呈灼烧样,可在叶片边缘观察到病斑出现褪绿赤褐色晕圈。同时,病害逐渐向桉树上部蔓延,下部枝叶的病斑中部出现浅色轮纹,叶片边缘的病斑扩大连接,并向叶片中部发展,叶片的脆性增加,表现出典型烂叶症状,逐渐枯死掉落。在病原菌扩展至桉树的枝条后,枝条的表面可观察到圆形或长条形褐色斑点,病情加重后,病斑蔓延缠绕整个枝条,枝条逐渐枯死。在潮湿或降雨天气,可在桉树林靠近地面枝叶的坏死区域观察到大片白色点状物,该物质即为桉树焦枯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2 桉树焦枯病的预防技术

2.1 规范育苗

在林场生产中,优良的苗木是形成优良森林群落的基础。为避免桉树焦枯病传播,林业工作者应从育苗环节入手,规范生产,控制病原菌入侵。

1)合理选择苗圃地。林业工作者要选择气候、水源、土壤等符合桉树生长特性苗圃地,以及致病病原菌较少的区域,尤其要避开种植过番茄或花生等易感病植物的苗圃地。在选定苗圃地后,需做好土壤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4]。

2)选择抗病品种。在桉树造林中,可供选择的桉树种类较多,林业工作者应优先选择抗病力较强的品种,减少桉树焦枯病的为害。通常来说,大叶桉、雷林桉1 号、DH32-27、DH32-28 等品种的桉树抗病力偏弱;DH32-26、DH32-29、柳桉等品种的桉树抗病力较强。在实际工作中,林业工作者可通过桉树叶片蜡质含量指标,判断桉树品种的抗病力。

3)规范田间管理。在桉树育苗时,优先选择组培方式,避免幼苗被感染,可有效预防桉树焦枯病。组培苗的田间管理要点较多,要选择卫生的营养土,使用Bt 杀菌剂等生物制剂消毒土壤;在苗圃地内建设阴棚,在冬季和夏季遮盖容器苗,预防暴晒和冻害,天气晴朗时应掀开遮盖物,增加通风效果;每日检查容器苗的土壤湿润性,一旦发现缺水立即浇水,同时检查容器内是否出现杂草,如出现杂草要立即拔除。如桉树育苗期间发现存在感染焦枯病的幼苗,应立即拔除,并向其他幼苗喷洒达科宁等药剂,预防焦枯病传播。

2.2 科学造林

1)场地选择。通过桉树焦枯病特点可知,地势低洼会增加桉树焦枯病发病概率。林业工作者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海拔高于400 m、坡度低于30°、气候适宜、位于阳坡区域的山地开展造林工程。同时,要求造林地的土壤为砂壤土,且具备较强肥力。

2)整地处理。桉树焦枯病的病原菌通过落叶或土壤越冬,林业工作者应在秋冬季节开展劈山、炼山等整地处理工作,消除落叶或土壤中存在的病原菌。在做好造林准备后,应合理选择造林季节,通常选在晚霜后、雨水充足的时期造林[3]。

3)规范种植。在栽种桉树时,要求株行距控制在2 m×(2.5~3.0)m,且相邻桉树呈品字形分布,提高桉树林的通风效果,避免林场形成桉树焦枯病发病条件。在回填表土时,施加基肥,可选择桉树专用肥、磷肥或尿素作为基肥,前两者的施加量为每穴500 g,尿素的添加量为每穴200 g。其中,桉树专用肥的肥力最强,可保障桉树正常生长,增强抗病力;也可选择钙镁磷复合肥作为基肥,在后续生长期间使用尿素追肥,预防桉树焦枯病的出现。

4)幼林抚育。在桉树幼苗栽种完成后,林业工作者应做好抚育工作,避免杂草争夺桉树幼苗的养分,降低桉树抗病力。同时,对于出现焦枯病的幼林,要根据其严重程度实施卫生伐处理措施,修剪染病苗木的受害枝叶,特别严重的苗木应直接伐除。伐除的枝叶与苗木统一焚烧,避免形成侵染源。伐除后染病幼林的光照与通风效果增强,湿度降低,环境条件不利于焦枯病的病原菌生长、增殖与传播,有效预防桉树焦枯病。

2.3 做好检疫

在桉树造林中,检疫工作可有效防控桉树焦枯病,避免病害大面积传播,技术要点如下。

1)制定检疫准入制度。对于从外地引进的桉树幼苗,需向当地检疫部门申请检疫,确保桉树幼苗具备植物检疫证书。在桉树幼苗抵达林场后,由林场检疫人员复核,确保桉树幼苗未携带病原菌或虫害后,方可准许外地引进的桉树幼苗进入林场。

2)构建无检疫对象苗圃。有条件的林场可构建无检疫对象苗圃,在符合上述苗圃地要求的同时,苗圃地附近严禁定植有害树种;苗圃地的种子与幼苗均通过检疫,并在苗圃地培育幼苗期间,于春季、夏季和秋季实施监测调查,评估苗圃地内是否存在有害生物,及时消除疫情[4];林业工作者应对苗圃地的幼苗设置专属档案,详细记录幼苗的生长历程与日常监测管理数据,便于后续管理。

3)设置检疫对象隔离带。为避免桉树焦枯病广泛传播,可在林场内设置检疫对象隔离带,控制焦枯病病原菌的蔓延。对于出现桉树焦枯病的林班,其周边不可再造桉树林,应种植杉木、马尾松等树种,使桉树焦枯病的病原菌无生长环境,控制区域疫情。

3 桉树焦枯病的治理技术

3.1 桉树焦枯病治理方案

在出现桉树焦枯病后,喷洒化学药剂是主要治理方案。考虑到市场上多样的桉树焦枯病治理药剂,建议林业工作者按照如下流程制定桉树焦枯病治理方案,科学选择药剂,规范使用药剂,增强药效,切实杀灭病原菌。

1)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在桉树焦枯病药剂治理中,不同药剂对桉树焦枯病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药剂的稀释倍数、配合应用等要点也会影响治理效果。对此,林业工作者应在化学药剂选择前,采集桉树焦枯病的病原菌,开展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测试不同化学药剂在不同稀释倍数下的病原菌杀灭效果,评估化学药剂的毒力,选择毒力最强的化学药剂用于桉树焦枯病的治理。

2)林间试验。在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实验确定最强治理药剂后,林业工作者应开展林间试验,将选用的药剂稀释不同倍数,配合不同营林措施与用药后的防治手段,评估不同方案的治理效果,选择最佳治理方案。

3)人工治理。在明确最佳治理方案后,组建桉树焦枯病治理工作小组,明确林业工作者的职责,严格按照最佳治理方案选择化学药剂、设计稀释倍数、选择营林措施与防治手段,逐一落实,彻底消除桉树焦枯病。

3.2 桉树焦枯病治理实践

为探究桉树焦枯病治理方案的实践要点,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为例,结合其桉树焦枯病治理经验,总结落实桉树焦枯病治理方案的途径,减轻桉树焦枯病的为害,使染病桉树正常生长,保障林场效益。

在桉树焦枯病防治中,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与广西绿拓林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共同实施桉树焦枯病防治工作,选择多种药剂治理桉树焦枯病,具体如下:1)药物防治,根据试验结果,选择达克宁与甲霜灵锰锌两种药物,每株施用200 g,施肥时将药物稀释为300 倍液,通过背负式喷雾器以喷雾方式用药,抑制桉树焦枯病菌;2)锄草松土,在雨季前,于桉树周围半径50 cm 的区域,进行松土处理,并全面清理杂草,创造良好土壤环境;3)调整林分结构,将长势差、枯死植株或濒死植株伐除;4)清洁林分,全面清理桉树的枯枝、地表的落叶,集中掩埋或烧毁。

在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管理者共在6 个生产单位实施桉树焦枯病防治工作,防治作业面积达2 666.67 hm2,采用人工防治方案,由车载风炮机喷洒药液,发挥其杀菌、促萌作用。对于易出现病害的桉树,每年喷施两次药液。防治工作开展后,桉树的嫩梢和绿叶保存较为完整,桉树长势良好[5]。数据统计显示,桉树顶梢保有率和绿叶保有率均超过95%,和2019 年相比,各项数据提升约20%,说明桉树焦枯病防治效果显著,其制定与实施的桉树焦枯病治理方案值得借鉴学习。

4 结语

桉树焦枯病的发病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林业工作者应规范育苗、科学造林、做好检疫,防止桉树出现焦枯病。在桉树出现焦枯病后,林业工作者应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林间试验,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通过人工治理方式喷洒药剂,消除病原菌,减轻桉树焦枯病的为害,使林场的桉树正常生长。

猜你喜欢
桉树苗圃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桉树生态效益与经营方式探究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车顶苗圃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