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及思考

2021-12-25 20:00杨学所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腾冲农机化植保

杨学所,肖 夏

(腾冲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云南腾冲 679100)

0 引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改饲),以推广全株玉米青贮为重点,以发展规模养殖为载体,以提高种养效益为目标,以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助推器”,抓好玉米“种、管、收、贮、用”等关键环节。创新“1+3+6”模式:“1”即原则上在全市范围内每个有条件的行政村至少建设1个标准化养殖场;“3”即每个养殖场按不低于养殖300头肉牛的标准建设;“6”即每个养殖场周边配套40 hm2饲草饲料基地。大力实施“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草企结合”发展战略,示范带动腾冲市走出一条具有腾冲特色的循环发展、生态发展、绿色发展、链式发展的畜牧业发展新路子。

1 全市农机装备概况

截止2020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45万kW以上,拥有各类农业机械75 167台(套),拥有拖拉机13 219台(套),其中:变形拖拉机3 209台。耕整地机械40 189台(套),其中:微耕机18 637(台)。水稻插秧机74台(高速插秧机15台),水稻播种成套设备5台套。油菜播种机8套32组。农用排灌机械1 036台(套)。田间管理机械787台。谷物收获机械871台。收获后处理机械6 977台(其中:烤烟烘干机1 158座)。农产品加工机械6 977台(座)。畜牧养殖机械2 347台(套),其中:玉米联合收获青贮机械4台,玉米收获机1台,畜牧养殖机械(铡草机)1 647台(套)。渔业机械456台,林果业机械570多台(茶叶加工机械200多台套);农田基本建设机械171台,农用无人飞机15台。

另外,农户为发展产业需要,每年仍有大量未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具,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新动能。

2 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

腾冲市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53万hm2(其中:常规种植2.13万hm2,烟后套种2 666.67 hm2,冬玉米种植 1 000 hm2,鲜食玉米种植333.33 hm2左右)。对发展畜牧业、提高经济收益、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断释放产业活力。

2.1 机械化耕整地

全市现有大中型拖拉机469多台套,按1 hm2/台·天计算,一天耕整地469 hm2,预计45天耕整地2.13万hm2以上。微耕机/手扶拖拉机2万多台套,以2万台计,按 0.2 hm2/台·天计算,一天耕整地0.4万hm2。全市现有耕整地机械在玉米种植关键时期,能够在一个星期完成大面积耕整地,为玉米最佳时节播种做好前期准备,为玉米产业发展、增产增收提供动力支撑。

2.2 玉米机械化播种

目前,无引进推广玉米机械化播种机械。腾冲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属于山区县(市),经济欠发达,农村富余劳动力未能有效转移,玉米机械化播种无市场需求,制约着玉米播种机械化发展。

田块小,农机地头转弯调头浪费时间,机械化播种作业效率不高,制约着玉米播种机械化发展。田地机耕道路不完善,玉米种植不连片,农机难以下地作业,制约着玉米播种机械化发展。

2.3 中耕管理和植保作业

现有田园管理机(培土机)和施肥机30台套左右,无除草机械。田地机耕道路不完善,田园管理机(培土机)地头转移受限,不能进行行间中耕培土,中耕管理机械化作业为零。施肥机(微型)只能进行条状施肥,不能进行精准化穴施,目前中耕机械化施肥作业为零。

玉米植保作业时,农户使用手持式或电动喷雾器进行植保作业,2017年前不能实现机械化植保。2017年腾冲市界头聚鑫植保专业合作社成立,购置2台无人植保飞机,实现机械化植保零的突破。2020年植保无人飞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全市新增植保无人飞机11台。以4 hm2/h·台计算,按8 h/天作业计算,一天植保无人飞机连片机械化作业可达448 hm2。2.53万hm2玉米无人飞机植保作业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植保无人飞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后,将进一步拓宽市场需求。

2.4 玉米机械化收获

2015年,腾冲胜利农机合作社购置三行玉米收获机械,收获玉米包(玉米有后熟期),在区域开展玉米收获。一是收获时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地),群众需要玉米秸秆种植菌类,市场前景不好,2018年最多收获20 hm2。二是农机农艺不融合,三行机只能收获两行玉米,机械化率不高。

2018年粮改饲,腾冲禾顺生物公司购买三台履带式玉米青贮饲料收获机,因动力及割台配套因素不合理,未能正常开展机械化收获作业。其他肉牛养殖场购置3台轮式玉米青贮饲料收获机,收获效果能满足饲养要求,有进一步发展趋势。腾冲玉米整株收获时节,一般在9月至10月,雨水逐渐减少,玉米地土壤含水量高,田间地头转弯时,轮子容易打滑,制约着拓宽应用。

随着肉牛产业的发展,现有1 000多台套铡草机为玉米整株青贮分段式收获提供补益。

2.5 玉米机械化烘干

玉米收获时,还未完全成熟,有后熟期,不能直接进行籽粒烘干。目前群众一般多采取串挂晾晒,少部分群众使用果蔬烘干机进行玉米棒烘干。一体化玉米机械化烘干为零。

3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问题对策及下步计划

农业机械化生产只有在使用功能成本远低于人工劳动成本时,才能得到广泛应用。

3.1 主要问题

3.1.1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制约着使用农业机械发展农业生产;农机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或涉农组织产业化服务体制机制未健全,制约着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小农户有机衔接发展。

3.1.2 田(地)“碎片化”、无机耕道路、丘陵山区等现实制约着大中小型农业机械购买使用。

3.1.3 主要农作物和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装备薄弱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现象突出。

3.1.4 农机化产学研推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匮乏,农机工业未能引领农业产业结构性变革。

3.2 对策

3.2.1 结合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使用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3.2.2 加大农机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或涉农组织培育,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衔接小农户发展规模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2.3 积极争取国家高标准农田改造和丘陵山区“宜机化”建设资金扶持,加快高标准农田、机耕道路、丘陵山区“宜机化”发展,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3.2.4 结合腾冲主要农作物和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装备薄弱环节“短板”,于2020年1月18日逐级向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反馈主要农作物和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装备薄弱环节需求情况表,“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有望得到切实解决。

3.2.5 建议加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推进农机化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和多学科联动,加快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电、液、气、网络等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推进精细农业发展,解决“人均一亩三分地”可持续发展问题。

3.3 下步计划

3.3.1 围绕市委政府肉牛产业、玉米产业布局,积极组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广大农机手、涉农组织广泛开展机耕机耙,为玉米大面积播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3.2 已联系县域农机经销商、省内农机经销商在玉米播种开始播种时节前,组织调配2至4行气吸式、外槽轮式、穴播施肥等多型号精量播种机进行示范作业,待玉米出苗后,再选定先进性、实用性、适应性比较好的机具作为我市推广机具。

3.3.3 中耕管理时节前,组织县域农机经销商、省内农机经销商提供多种品牌施肥、培土小型微型机具进行行间中耕除草施肥培土,比较作业效果,再选定先进性、实用性、适应性相对好的机具作为我市推广机具。

3.3.4 鼓励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广大农机手、涉农组织积极购买植保无人飞机,并优先满足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需求。并积极向上争取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先进农业机械省市级补助。

3.3.5 加大现有玉米收获机具、铡草机等质量调查,配合农机生产企业改进产品质量,不断满足广大群众购机需求。在主要农作物生产和畜牧业发展中,让“有机可用”“有好机可用”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4 结语

农业发展靠科技,农业科技实施靠农机。农业生产全过程中,“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比较生产率的竞争劣势突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未健全,不能有效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严重滞后,制约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农机工业振兴是研发生产制造主要农作物和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装备薄弱环节的关键,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解决农机自动化智能化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立足国内农机化装备薄弱环节现状,向国外先进农机装备技术学习,加大加快农业机械产品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和多学科联动发展,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智能化再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智慧化。以信息和人工智能高新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科学管理,改善农业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效益,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发展质量型、效益型农业。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腾冲农机化植保
洋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对策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云南腾冲:农旅融合促发展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加快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的思路探究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