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对数字媒体教学的创新作用

2021-12-25 23:06宋雁鸣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4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受众数字

宋雁鸣

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引言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还需要有丰富的人文修养和艺术修养,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具有复合型特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数字媒体课程,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这些问题包括社会观念的影响,也有教学方面的不足[1]。

1 数字媒体视域下的传统文化

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媒体已经成为受众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主要传播平台。百字上下的博文、按秒计算的微视频等日益分散的内容填补了数字媒体用户的业余时间。具有强大社交功能的数字媒体也增强了用户与用户、受者与传者的互动。新媒介平台不仅仅向用户传递来自主流媒体的信息,同时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让信息的交互可以越过传统媒体等中间环节,从而实现点对点的爆炸式传播。20世纪初,欧洲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是一种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复制和传播商品的娱乐系统,是一种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他们认为文化产业不是真正的文化,是一种机械性、复制性、缺乏深度内涵的商品。

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着剥夺与侵略。例如,在数字化媒体普及前,人们会自己做早餐、阅读或者外出旅行;数字媒体普及后,智能手机几乎可以满足各种生活需求,受众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大为降低。因此,在文化工业视域下,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平台传播需要克服多重挑战。首先,要克服目标受众“水土不服”的现象,如何将网民群体转化为文化爱好者,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次,数字化媒体的发展让受众眼界变得远比传统媒体时代宽广,海量的娱乐信息与方式将一起抢夺受众,如何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是提升传统文化传播力的关键所在。最后,传统文化植根于悠久历史之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避免传播内容的同质化,实现“百花齐放”也是提升传统文化传播力必做的功课[2]。

2 将传统文化植根于数字媒体教学

2.1 加强传统文化学习

在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加强艺术修养,首先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分为文学和艺术两方面。文学方面要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学习,因为我国古代的教育和文化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形成,在高职阶段,语文教学中要熟悉《论语》《孟子》这些儒家经典,了解传统道德观,才能更好地阅读文学作品,如古典小说、诗词。从古典小说和诗词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字谜、对联等艺术。传统艺术要加强美学教育,包括音乐和美术,熟悉中国古代乐器,以及由这些乐器演奏的名曲,如古琴曲《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梅花三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意境之美;在美术学习中,要学习传统的水墨画,山水画、人物画技法,了解中国画的线条和渲染技术,还要学习书法,以及民间艺术中的雕塑、木刻、剪纸。通过语文和美学教程来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让学生参与到民间戏曲和民族舞蹈的表演中,通过阅读和各种兴趣小组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3]。

2.2 培训师资力量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师也要相应提高自身涵养,学校要通过进修的方式,来培养青年教师的通识知识,让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学习艺术文化知识,让艺术教师学习计算机知识。在高等教育中,也要进行教学改革,将当前文理分科的现象改成通识教育模式。尤其是师范类的高校,更要重视通识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既要学习先进的科技,也要学习传统的人文知识,只有通识人才的教师,才能培养复合型学生[4]。

2.3 形式创新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媒体作品形式丰富,创意层出不穷,无不吸引着当代年轻人。文化传承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需巧妙地融合数字媒体艺术,将音乐、绘画、书法、舞蹈、戏剧、电影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推动文化元素跨界演绎,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包装,突破文化壁垒,呈现新的面貌。实现从单维到多维的转变,从“静态美”到“动态美”的转变,从单向灌输到沉浸式体验的转变,带来人们更多元、立体的感官体验。2019年6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时间的光辉·瓷生物乐园》沉浸式艺术展,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展馆根据不同的瓷器类型,创作了五个造型生动可爱的“瓷生物”IP形象,并构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虚拟世界。其中每一只“瓷生物”都是基于传统的瑞兽如“龟”、“麒麟”、“龙”形象为原型来创作的,身体骨骼由瓷器造型构建,皮肤纹路由瓷器表面机理拼绘,妙趣横生富有创意。整个展览将游乐园、电影、演出三大形式进行融合,场景保留了中国特色风韵和传统美学意境,运用智能语音、虚拟互动、亲子DIY等方式进行文化沟通,多维度地诠释瓷器背后的文化内涵,将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以全新的面貌渗透到受众内心深处[5]。

3 结束语

数字媒体技术将会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作为高端技术,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应该具备传递传统文化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只有具备创新力,我国的数字媒体技术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受众数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答数字
舞蹈钢琴伴奏课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谈谈鼓师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从对立到联合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