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杉树种植管理相关技术

2021-12-26 23:45侯小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5期
关键词:杉树间伐密度

侯小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广西 来宾 546100)

杉树是一种生长速度迅速,且有着众多商业价值和用途的树。其被广泛运用在我国建筑、造纸、造船等重要行业中,对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因此杉树也是被世界各地种植覆盖面积最广泛的树木之一,人们为了使杉树价值发挥最大化,对杉树相关的种植管理技术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成熟完善的杉树种植管理技术不仅能促进杉树的生长繁殖速度,也可以为我国林业经济带来更高的收入。

1.杉树的生长条件

影响杉树生长的条件因素有很多种,包括病虫害、土壤以及环境气候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气候环境,气候环境对杉树的种植分布和生长速度有着重要影响。据以往的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指出,杉树的最佳生长环境气温平均在16~19℃。若气温高于20℃,则影响杉树成长的重要条件为当地的水分条件,温度将对杉树的生长没有过多的影响,杉树最为适宜生长的地区年降水量平均在1300~2000mm左右。因此,气候温度和地区降水量对杉树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各个环境气候的角度去考虑,杉树在中心产区影响较大的条件因素是气温,而在南带和北带,影响因素更大的则为降水效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年均的气温对杉树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其月数月均温在20~26℃的范围,其次是七月份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低于10mm的月数。

2.杉树的种植管理技术

2.1 整理种植地形。种植杉树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一定的整理,其主要包括翻土、劈草以及炼山等。炼山形式的整地可以对土地中的杂草以及病虫害等威胁进行有效清除,且其成本较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但其也有不好的影响,会使其他有价值的植物和山林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由于炼山是采用火烧的方式,因此在进行炼山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火的使用方式。尤其是在种植杉树前年的秋冬季节,林业工作人员要最大限度的降低炼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因为控制不当等原因出现火灾等安全隐患问题。林业人员需开发好防火带,随后进行落青炼山,并根据地势特特点开成倒倾斜的梯带,使水土保持提高,最后按照1.5m×1.5m的规格完成深和宽各50cm×50cm的大穴,使土壤可以充分晒干风化,等到下一个春天来临下雨时再回泥种植。在整理地形时需要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杉树的品种进行具体调查了解和结合。比如,在有小型坡度的种植土地上,可以采用全面整地的方法进行土地整理;在相对坡度较大的地域,可以采用块状整地方式或带状整地方式进行土地整理。定期的整理土地有利于杉树根系的发育,从而促进杉树的生长。与此同时,部分边缘地区存在的一些紧实土壤可以采用扩壕整地法进行整地,其可以使土壤的透水性有所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促进边缘地带的杉树能够正常健康的生长。

2.2 合适的种植条件。由于杉树是一种喜温喜湿且怕风怕旱的树种,因此在种植杉树时应选择土层深厚且疏松、且土壤肥沃湿润的山脚或谷地以及阴坡进行种植。杉树的最佳种植时间在春雨后,需选取一年生的壮苗种植。其最佳种植时间一般在2~3月份,要在杉树苗的芽苞呈黄豆般大小且尚未开放前的雨天抢种。种苗时需要将苗木挖起,同时要去掉不整齐的须根,随后将其用稀黄泥泥浆浆根,要栽正覆土、轻提苗后再进行压实,提苗是为了使杉树苗的根系可以舒展,从而利于生长,压实则是为了让杉树苗更好的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使其存活率增高。

2.3 合理的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杉树的种植和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杉树的传统种植方式采用的是间距较大的稀植种植方式,由于其初值密度与主伐密度基本一致,所以其砍伐形式直接采用依次砍伐即可,无需间伐。但稀植的种植方式使杉树种植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市场数量需求,导致许多林业从事者为了提高使杉树数量增多,盲目的增加了杉树的造林密度,从而忽视了杉树的增长条件情况,使杉树质量差、成材率低。由此可见,杉树的种植密度对杉树生长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据调查显示,杉树种植密度越小,杉树成长质量越好,其直径粗大、高度深长,且能使杉树的成材期有效缩短,促使杉树的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有着极高的商业价值。在单位面积方面来讲,其密度的影响相对复杂。杉树在幼龄期时,密度对单位面积的蓄积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杉树到达10年左右时,其生长逐渐稳定。据相关数据指出,杉树在成年阶段不可以盲目加大种植密度,合理科学的密度才能有效促使杉树在一定范围内的蓄积量变高。且在安排杉树的种植密度时还需考虑到种植环境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经营水平等影响条件。

2.4 科学合理化施肥。在杉树的种植过程中,为了使杉树能够有充足的养分供给,需要在其生长期间定期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施肥。尤其是在一些相对土壤环境较差的种植条件下,为了能使杉树健康正常的生长,更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养分输送。杉苗成活后的当年夏季,要进行除草、松土、施肥1~2次。在肥料的选择上,可以采用比如过磷酸钙等无机肥料进行少量添加,有助于杉树的生长。在种植前期可以采用稀粪水进行淋施,每年春夏季各施肥一次。1~2年内施用农家肥为最佳选择,从第三年起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施用适量的氮磷钾等化肥配合施用。要注意在施肥前需进行除草,否则会导致施肥效果不佳。除此之外,在施肥前应仔细调查了解种植的土壤环境情况,应根据结合种植土壤的肥力情况和杉树实际的生长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施肥,要保证在能给杉树提供充足养分的同时杜绝过度施肥造成的不必要浪费以及对土壤资源的污染。

2.5 良好抚育管理。杉树幼苗在刚出土的时候易生猝倒病,因此林业人员需注意防止。可以采用1%~2%的硫酸亚铁溶液以每667m2的范围喷洒75斤,需要每隔一周一次,连续喷洒4~7次。在每次喷洒完硫酸亚铁溶液后需立即使用清水对幼苗进行清洗,防止幼苗在溶液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药害。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0.3%的漂白粉以及1%的波尔多液,或者0.%~0.5%的敌克松来喷洒杉树树苗。杉树的成长到成材需要一定的阶段进行过度,这需要经过几年的生长和管理,在这期间,林业工作者需要对杉树进不断的抚育管理。杉树在种植的1~2年内需要进行2~3次的抚育,这之后的一两内还需要再次进行两次抚育。在这期间尤其要注意的是杉树现在第二次生长高峰期来临之前需要进行培土和正苗以及除杂等工作,并对其周围较紧实的土壤进行及时的翻土。由于杉树的自给肥料的能力很差,使南方的一些杉树林存在缺肥的现象,可以通过使用磷肥钾肥来缓解其问题,磷肥钾肥对林木生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杉树林出现缺肥的状况,并可以对其给与及时的补肥,钾肥的使用还可以有效减少炭疽病所带来的危害。在对杉树林施肥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肥料种类进行适量的施肥,还要保证施肥的方式和播散都合理恰当,并且在种植时还要考虑到生产需求和经济效益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结合,才能长期有效的促进杉树的生长和发展,使杉树商业经济效益可以达到价值最大化。

2.6 定期间伐。在种植杉树时不仅要考虑其施肥和密度的合理化,还需要定期进行间伐抚育。每一棵杉树生长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人们无法保证其在一样的生长条件下,生长成果就一定都是好的。当幼龄的杉树进入郁闭期2~3年后,其生长的结果就大不相同,部分生长较差、体质较弱的杉树就会出现被生长强盛的杉树压木的现象。因此,定期的间伐抚育工作是必要的,通过砍伐林冠位置下方的成长不良的树枝以及被病虫害破坏的树枝,并疏散成长相对密集的树枝对杉树林进行间伐抚育的工作。若在间伐的4~6年后依旧会出现压木的情况,则需要进行第二次间伐抚育工作。成熟杉木成才后的主伐时间一般是在16~30年,采用的伐木方式为小面积主伐,部分地区的混合林的主伐方式则会采用择伐的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杉树是我国林业重要的发展树种,在我国林业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其在种植技术上有着诸多需要注意的管理事项。在其生长期间进行合理的种植管理技术可以有效促进杉树林的生长,保证杉树最终的成材质量。在种植杉树时首先就要考虑其生长因素,包括气温和降水,同时还需要保证土壤的肥沃才能种植出高质量的杉树。在载种时更要注重其技术管理,包括施肥、种植密度、造林土地整改以及长期的抚育、间伐等管理,其直接影响着杉树的寿命和成材质量。通过对这些管理技术的不管研究掌握和创新能够促进我国杉树种植质量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林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杉树间伐密度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一次间伐对速生桉树大径材增长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妈妈的“跟屁虫”
杉树
大受欢迎的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