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有限理性下的治理机制

2021-12-27 11:14黄小霞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协同主体机制

黄小霞,郭 鹏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

项目的复杂性在不断增加,单个企业难以完成一个大型项目[1],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参与跨组织项目[2],以降低研发成本、获得资源互补、缩短研发周期或分担风险[3]。跨组织项目是指两个及以上的组织在有限时间内围绕同一个活动协同工作的项目类型[4]。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是以研发项目为导向的,多个组织之间开展合作的企业联盟形式[5]。跨组织项目由于其临时性质而与其他组织有所不同,通常表现为一个松散式的组织形式,如果不加以有效治理则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6],因此治理机制成为了跨组织研发项目合作的研究热点。事实证明,在相关多主体之间建立高水平合作是很困难的。Dille 等[7]指出跨组织项目通常在合作与协同方面都面临挑战,并且充斥着延误和协同失败。当项目多主体经常进行协作时,项目绩效通常会受益[8]。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作为提高组织绩效的工具,治理机制已被应用于许多组织。治理机制就是用于控制行为、促进合作和协调相关多主体之间关系的正式方法或非正式关系,即用来规范相关多主体的行为决策过程,通过促进合作来加快管理实践的效率。因此,治理机制可作为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中实施管理实践的背景因素和理论支撑。同时,Simon[9]认为项目绩效评估受到有限理性的约束,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力和时间在组织的各个方面都是有限的。演化博弈理论以博弈参与者具备有限理性为基础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相关多主体合作的产生[10]。在跨组织研发项目过程中,多主体不可能获得完整的信息,多主体之间的博弈是反复持续的,合作策略的选择是在持续交互、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以寻找满意策略。近年来,有学者,如Abdi 等[11]、Wu 等[12],开始从实证角度探讨治理机制和行为对合作创新项目绩效的影响,但是并未考虑存在多主体的反复交互过程时治理机制如何影响合作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演化博弈论,以有限理性为基础进行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治理机制研究。

1 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协同治理框架

跨组织研发项目的实施必然涉及到相关多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协同运作。国内外学者对跨组织项目治理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Liu 等[13]认为治理机制包含合同治理和信任;Ouchi[14]指出合同治理是一种协调工具,可以整合资源、保持合作以实现有价值的创造,并控制项目相关多主体在此过程中的行为;此外,Ning[15]指出跨组织项目要取得成功,核心企业的项目团队成员与其外部项目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至关重要,并在强调信任的各种好处的同时充分意识到在跨组织项目中建立信任的困难。跨组织项目虽然整合了相关多主体的稀缺资源,但在项目进展过程中,相关多主体信息获取渠道不一致导致项目合作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信息共享也应该纳入到治理机制中。Mossalam[16]的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信息源确定为项目面临的棘手问题。通过上述文献分析,跨组织项目治理机制主要包括责任分担、利益分配、组合优化、声誉维护、信息共享和相互信任等方面。

跨组织研发项目中的相关多主体具有有限理性,交互行为与合作方式多样化,使得合作行为的演化成为非线性过程[17]。在项目寿命周期过程中,相关多主体都会面临行为决策问题,如何保证项目合作伙伴在项目寿命周期内出现连续性的合作,协同治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协同治理机制可以分为管理运作机制和关系协调机制,管理运作机制包括责任分担、利益分配和组合优化,而关系协调机制包括信息共享、相互信任和声誉维护等。跨组织研发项目相关多主体利益链的形成在于管理运作机制的运行,管理运作机制从战略的高度来指导项目合作伙伴的决策和行为,从而保证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彼此之间相互约束的良好合作关系,抑制机会主义的产生。关系协调机制使跨组织研发项目相关多主体之间形成了更加友好的合作同盟关系,成员之间信息共享,对项目合作伙伴充满信任,维护良好的声誉,通过柔性合作来协调各主体之间的目标冲突[18]。因此,通过协同治理实现了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稳定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点,即抑制机会主义和协调目标冲突,来规范协同治理行为,以达到相关多主体之间高效的协同治理结果。跨组织项目协同治理效果有助于项目型组织分析治理后效果、评定治理情况,为协同治理机制改进提供了反馈。在有限理性驱动下,跨组织研发项目相关多主体合作行为的协同治理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协同治理框架

2 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演化博弈模型

2.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和参数说明如下:(1)跨组织研发项目主体A 和主体B 代表认知差异、专业不同、信息异质和风险偏好的两类相关多主体,且都是有限理性的。(2)主体A 和主体B 可能出现的决策方式为{坚持合作,违约背叛}。合作策略下,双方获取除基础收益、合作收益外,协同收益的大小与主体的异构资源总量、学习方法以及对知识的吸收创新能力有关。一方选择合作策略下,需防范合作过程中消极怠工、“搭便车”的情况[19],外部诱惑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作出违背项目目标的决策。(3)稀缺资源的共享除了带来协同收益,也会因为利己主体的学习、模仿等行为形成协同成本,与基础成本、合作成本一起构成了主体A 和主体B 的成本,体现了相关多主体在跨组织研发项目中各自责任的比例。(4)不同组织建立跨组织联盟的前期是声誉影响,相关多主体不仅考虑自身行为对其他组织管理造成的损失,外部的巨大诱惑使得主体A 和主体B 在各种机会主义的驱使下可能选择背叛行为,因此要实施一定惩罚措施来规避背叛策略的选择。从管理运作、关系协调的六大指标进行分类,找出各个参数,为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打下基础,如表1 所示。

表1 协同治理机制相关参数设定及定义

2.2 演化博弈支付矩阵构建与稳定性分析

基于以上假设,对跨组织研发项目主体A 和主体B 建立合作博弈策略的支付矩阵,如表2 所示。

表2 主体 A 和主体 B 选择合作策略的博弈支付矩阵

主体A 和主体B 选择坚持合作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如下:

通过分析,生成一个坐标平面,情形1~情形8 的策略动态演化路径如图2(a),情形9 的策略动态演化路径如图2(b)。为了直观计算出演化稳定策略,根据Friedman[20]提出的系统演化稳定策略计算方法,通过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可得演化稳定策略(ESS)。其中,雅克比矩阵为:

图2 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策略动态演化

表3 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局部稳定性判定(情形1~情形8)

表4 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局部稳定性判定(情形9)

3 演化仿真与协同治理机制分析

为直观展示和验证相关因素与初始状态,选择演化博弈稳定策略为状态下的条件组合,以主体A 和主体B 为例,从协同治理机制两类指标分析各个因素的变动对合作趋势的影响,得出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路径动态演化过程,进而说明参数变化对多主体合作策略选择的影响,为构建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撑。由表1可知,依据实际情况及此条件组合的参数要求,各项参数初始化取值如表5 所示。

表5 跨组织研发项目各参数初始化仿真取值

将各参数的初始值代入式(1)中,可以得出主体A、B选择合作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如下:,此时均衡点的具体数值为。

(1)从管理运作机制入手分析影响因素。管理运作过程贯穿项目前中后阶段:前期主要是选择合适的项目组合优化,基础收益初始赋值,探究当时的策略演化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中期主要是各项成本支出的分配,责任分担,减少成本风险,分析成本变化对于合作的影响;后期主要是利益分配问题,合作收益的合理分配对于跨组织联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具体如图3 所示。由图2(b)求解偏导数,得到得。根据图3(a)分析可得,基础收益的变化对于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策略没有影响,此分析结果也可以通过式(2)得到验证。如图3(b)、图3(c)所示,进入项目中期,各项成本的变化对于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策略有显著影响,成本的上涨使得AECB 的面积增加了,从而某些本身能合作的情况变得不能合作了,只有提高各个主体选择合作的意向才能最终促成项目成功实施。如图3(d)(e)(f)所示,到了项目后期,项目收益及收益分配办法成为了各个主体利益的冲突点,获得合作收益越多,各个主体选择继续合作概率越高,而分配系数对整个合作策略的影响需要单独分析,越接近分配系数0.586 7,整个项目各个主体合作的概率越大,项目分配方案最公平,各个主体利益需求得到最大化程度的满足;而越远离这个数值,在整个项目中总会存在不满意的主体,而这些主体基于机会主义就会放弃与其他项目主体的合作,导致整个项目的合作趋势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图3 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策略动态演化过程

(2)从关系协调机制入手分析影响因素。关系协调贯穿整个项目寿命周期,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跨组织项目的成败来自于对项目合作伙伴关系的处理。将S1-D2、S2-D1大小作为项目合作伙伴声誉的判断,在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选择合作伙伴,如果对于合作伙伴的合作意愿、声誉影响不严加考虑,惩罚成本太低,那么在后期合作就很容易因为外界诱惑R1、R2违约背叛;除了维护声誉外,信息共享、相互信任在关系协调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博弈双方在跨组织研发项目中投入的资源总量π、相关多主体因资源异构中知识吸取能力和协同收益系数的大小,都会影响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策略演化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图4 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策略动态演化过程

4 结果与启示

猜你喜欢
协同主体机制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论碳审计主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