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森林培育及森林资源保护的建议

2021-12-28 01:04朱传日唐瑞芬
南方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培育森林

朱传日,唐瑞芬

(崇义县林业局,江西赣州 341300)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然而森林资源培育及保护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基于此,应当在现有基础上对其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探索,有效消除各种负面影响对其所造成的损害,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于2020 年6 月11 日发布了在全国生态保及修复领域的第一个综合性规划,即《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该规划中明确表示,我国森林覆盖率到2035 年应达到26%,与此同时森林蓄积量需要达到210 亿立方米,并将天然林面积保有量稳定控制在2 亿公顷左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及在2035 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大战略目标。

在我国整体的森林资源当中,天然林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其还是我国森林资源的精华与主体部分。当前,我国现有的天然林资源共1.98 hm2,其在全国森林总面积中占比64%,森林蓄积量在83%以上。在“十三五”之后,我国便加大了对于天然林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及政策支持。现如今,我国的天然林面积净增已经达到了593 万公顷,蓄积量净增为13.75 亿立方米,切实保障了森林资源面积及蓄积的共同增长。在该背景下,务必要进一强化开展森林培育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以高效达成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1]。

1 加强森林培育的途径

1.1 做好人工栽培工作

若想切实提升森林培育工作的实效性,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处理好人工栽培的各项工作。部分地区的树木受到多种客观因素影响,普遍面临着较为稀疏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补充,以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在进行树木选择时,应当保障其同周边的其他树木之间具有一定协调性,尽可能挑选一些本地树种,以保障其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进而切实提升树木存活率,为其后期的健康生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森林中还有部分树木生长得过于茂盛,导致林区光照条件较差,会对其他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林木感染病虫害的概率,无法实现高效培育优质林木的目标。因此,森林建设与管理部门需要做好间伐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巡视,对于需要间伐的片区定期详细记录。这样一来,便能有效提升树木的生长环境,提升木材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多的价值[2]。

1.2 健全森林培育机制

除了要做好人工栽培工作之外,还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森林培育机制。林业主管部门需要以确保森林资源质量为前提,高效构建考核与管理制度,提升森林培育质量管理队伍的专业性,进而实现管理工作效率的优化提升。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考核结果及管理绩效评定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实现森林培育工作成效的提升。相关部门应当在现有基础上拓宽资金募集渠道,缓解当下普遍面临的培育资金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在抚育、松土及除草等各项目上的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森林资源培育的效率,增加森林培育获得的经济效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转变以往传统观念,在保障森林数量的同时注重质量的提高,正确掌握森林培育的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的造林绿化考核指标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切实保障高质量的森林服务,确保森林培育周期的稳定性与合理性,真正体现出培育工作对于森林资源保护的实质性作用。林业主管部门需要对造林机制进行深化落实,精准找到各项问题的突破口,加速开展改革工作,对各项资金展开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并积极同当地政府部门进行联合,确保林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充足的资金支持[3]。

1.3 推动森林产业化升级

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是构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并切实保障其良好的效益、生长能力及稳定性,充分发挥出其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主要在于实现森林资源及森林物质产品总量的提升,增加林业的附加值。基于此,应当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适当采用将生态旅游和林木深加工融合起来的产业模式。林木深加工主要指的是对木材及林木产品展开深度开发,比如充分使用森林资源大力加强对于木材的精深加工,以实现林业产业整体的优化升级。将森林产业同旅游观光深层次结合起来,在集约理论的基础上增加林业附加产值,能够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此外,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投入了100 多亿元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林业管护补助工作,将我国的100多位贫困人口转变成了生态护林员,这不仅实现了森林培育工作效率的提升,还达到了保护与脱贫双赢的效果[4]。

2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的措施

2.1 合理开发与保护森林资源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这使得到森林旅游的客流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在促使森林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森林资源的承受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森林资源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其本身的承受能力,确保开发不会对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负面影响。相关部门在进行森林资源开发之前,需要事先制定合理的规划,到现场展开实地考察工作,综合考虑当地的各方面实际情况,结合多种影响因素,探索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方式,进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比如可以在进行相关旅游资源开发时,拓展当地的农副产品市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样一来,既能起到提升当地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还能够降低资源开发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实际开展采伐工作时,应当严格根据国家的各项规定进行开采,禁止对于森林资源的过量砍伐,与此同时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监管力度,优化改善经济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于森林资源的砍伐。

2.2 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

为保护森林资源,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开展对于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在密切接触大自然并且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爱惜森林资源。林业部门可以联合各大旅行社,促使导游在带领游客进行游玩观光的过程中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当地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也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公众积极保护和爱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对于森林资源的高效保护[5]。

2.3 政府应加大保护力度

政府部门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加大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1)政府应当扩大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相关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应当积极借鉴先进国家及地区的各种保护机制。充足的资金能够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提升林政管理岗位的吸引力,有助于构建起更加专业的队伍,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2)政府应当从法律层面开展对于森林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向大众宣传相关法规、政策及方针,并加强对于公众的教育,使其从意识层面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这样能够切实提升人们的法制观念及保护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加入到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除此以外,执法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第一时间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达到对相关人员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3 结语

森林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森林培育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森林资源的质量,对于未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林业部门及各类社会组织应当联系起来,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积极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升。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培育森林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