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思考

2021-12-28 01:04
南方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城镇化现代化

王 勇

(长清区政务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要求下,我国在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四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加快“四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明确认识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城镇化是载体,而农业现代化是补齐短板的基础。

1 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诸多研究学者开展了对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研究。通过对涉及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关于三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 个方面。1)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关系。叶宝忠等指出,农业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发展[1];周战强等通过开展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单向格兰杰原因[2];文枫等指出,农业现代化可以推动城镇化发展[3];冯雪彬等对我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较低、协调性较差[4];任志安等指出,与我国城镇化水平相比,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城镇化发展[5]。2)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黄亚捷指出,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6];徐光平等对三次产业结构结构演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城镇化发展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互动发展的关系;惠树鹏对甘肃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两者之间不存在良性互动关系;洪扬指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3)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关系。马远等借助VAR 模型,对新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产业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产业结构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夏泽义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产业结构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短期内为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2 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2.1 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入手。1)改变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式,有机整合并充分发挥区域各种资源的优势,增加乡村新经济增长点;致力于以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来取代以往粗放型、分散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引进先进的农业经营模式、工商资本、农业科技;以产业融合理念为抓手,实现农业功能的不断拓宽。2)注意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比例。3)积极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包括道路硬化工程、亮化工程、饮水工程、文体广场、街心广场、环境美化、村庄绿化、村庄净化和村民中心等。

2.2 新型城镇化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入手。1)加快生态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生态旅游与休闲养生、绿色农业等“健康”产业相融合的着力点、切入点,打造一批健康体验、文化体验、生态体验示范点。2)加快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健全、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落实,在做好顶层设计、抓好法规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政策的切实落实与制度的切实实施,从而规范、法治、科学地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3)加快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现安全供水、生态护水、节约用水。同时,高标准、高起点地推进生态建设,实现山水林田湖治理的协调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2.3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利用本地区资源禀赋特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立个性化的特色农业体系,营造特色化的城镇风貌。同时,加快体制机制完善与创新,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镇域经济发展。2)以培育致富产业、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为原则,致力于产业的做精做强,实现影响辐射的扩大,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实现产业推进、整治建设之前的有机结合,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示范村、精品村,打响乡村品牌,实现产业美、精神美、自然美和人文美。

3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策略

3.1 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

3.1.1 发展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规模化发展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农业规模化生产路径。1)产业链条规模化。加快各生产要素,包括优秀人才、先进技术等从城市向农村回流;建立集合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每个环节都要做大规模。2)产业布局规模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应根据土地属性,对旅游、养殖、种植和加工等用途进行合理设置,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

3.1.2 依托产业培育,增强城镇经济实力

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从产业培育入手,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我国农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占据主要地位的依然是农林牧副渔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滞后。面对这种情况,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链条的延长,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3.2 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带动作用

3.2.1 借助新型城镇化的市场辐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以产业为支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产业集聚、人口聚集的特点。而城镇化进程中,产业集聚、人口聚集有效推动了农业产品消费市场、工业产品生产市场及三产服务性市场的繁荣。产业发展过程中,市场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市场越广,则产业的发展潜力也就越大。鉴于此,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致力于使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三大市场向农村辐射,便可以借助城镇化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涉农加工工业来带动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涉农产品精深加工,借助城镇化的三产服务,如旅游、物流、商贸和文化等,带动农村旅游观光、物流运输、信息咨询、中介营销和文化传承等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链条的延长、新业态的增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3.2.2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6 年,我国30 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取消了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的区别。身份差距虽然取消,但城乡户籍背后的公共服务差距,包括教育、保险、医疗等,若想要彻底改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应对教育管理体制、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改进与优化,积极对住房保障渠道进行拓宽,使进城农民工能够享受城镇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劳动力与人口,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者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三者相互影响。新时期,应明确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带动作用,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城镇化现代化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