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枸杞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建议

2021-12-28 01:04
南方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原州区枸杞宁夏

何 燕

(固原市原州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固原 756000)

枸杞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宁夏素有“枸杞之乡”的美誉,宁夏枸杞享誉久远、蜚声中外,被称为枸杞之上品。时至今日,宁夏枸杞被《中国药典》列为可入药的枸杞。道地枸杞,宁夏本源,宁夏枸杞微量元素与氨基酸含量高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其高品质得益于宁夏绝佳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宁夏的土质通透、温寒交替、光照充沛,更有茨农世代相传,已有600 余年枸杞栽培历史,使得宁夏枸杞品正质优,首屈一指,宁夏由此成为药用与保健枸杞的道地产区。枸杞作为原州区农村重要经济支柱产业,是宁夏枸杞主产区之一。多年来,原州区委、政府坚持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截至2019 年底,宁夏枸杞标准化基地面积2.3 万公顷,良种使用率95%以上,统防统治率70%以上,鲜果产量26万吨,加工转化率达25%,综合产值191 亿元。据统计,核心产区农民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达60%以上。从发展实际来看,枸杞产业已成为宁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果的富民产业,也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高效产业,更是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特色产业。

1 现状

固原市位于宁夏的最南端,是宁南四县一区的贸易中心城市。原州区枸杞主产区位于固原北川清水河流域,气候冷凉,温和干旱,昼夜温差大,境内海拔1 450~2 500 m,年降水量300~500 mm,其中7—9 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年蒸发量2 000 mm 以上,日照时数2 518 h、无霜期150 d 左右,有效积温大于2 500 ℃。土壤类型多为淡黑垆土和湘黄土,且土层深厚,盐碱化较重,平均pH 值在7.8 以上,极其适合枸杞生长[1]。

原州区北川清水河流域总人口约16.67 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70%以上,劳动力人数占30%以上,至2019年底,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 060 元左右。目前,原州区枸杞种植规模达到0.5 万公顷,主要品种为宁杞1 号,种植区域涉及彭堡镇、头营镇、三营镇、黄铎堡镇和河川乡等5 个乡镇46 个行政村,12 家枸杞种植龙头企业,近3.2 万户茨农。清水河流域自古以来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灌溉方便,光照充足,且没有污染,是原州区农业主产区。但近年来枸杞种植品种老化,加之枸杞采收季节雨水较多,枸杞黑果病较为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枸杞的积极性,枸杞种植面积有所下滑。

沿清水河流域的彭堡镇、头营镇、三营镇和黄铎堡镇等是依靠枸杞快速走上致富路的典型乡镇,也是原州区无公害枸杞种植重点村及重要基地之一。引进和扶持宁夏正杞红枸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夏西海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枸杞生产经营企业,种植面积达0.07 万公顷。原州区枸杞年产量达到1 200 多万千克,实现产值3.6 亿元以上,基本形成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和无公害产业化格局,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宁夏枸杞”和“中宁枸杞”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互认保护名单,再次彰显了“宁夏枸杞”区域公用品牌国际影响力和地位,为原州区枸杞产业标准化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问题

2.1 枸杞种植品种老化

目前,原州区头营镇、黄铎堡镇、三营镇和彭堡镇等枸杞主产区的品种95%以上都是宁杞1 号,果实成熟期晚、果粒小、产量低、病虫害多;果实成熟期正是当地梅雨季节,雨水偏多容易裂果,不好制干晾晒,造成产量低,农民经济收入下降。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品种老化制约了枸杞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进行低产园改造,种植枸杞新品种,提高枸杞产量。

2.2 枸杞种植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不具有市场竞争力

1)枸杞种植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不利于规模化管理和病虫害统防统治。2)“插花”式种植的作物也不同程度影响枸杞的产量、品质。3)原州区目前主栽品种宁杞1 号,且大都是栽植多年的老树,果粒变小,产量低,树势弱、病虫害多,成为低产园。

2.3 劳动力不足

在枸杞采摘季节,尤其是在枸杞采收、晾晒、制干等关键时点,劳动力缺乏,采摘不及时,加之枸杞成熟时正是原州区降雨季节,造成采摘成本高、制干困难等,成为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4 技术管理人员不足

枸杞种植中,缺乏枸杞管理技术人员,广大农户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劳动力年龄偏高,且没有经过系统的生产修剪管理技术培训,管理粗放,在枸杞幼龄期不能科学培养树形树冠,留枝不均匀,疏密不当,成年期不能平衡树势各部分养分,造成徒长枝严重,消耗养分,影响枸杞的品质和产量。

2.5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为防治枸杞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枸杞质量安全和品质要求,宁夏提倡枸杞病虫害防治“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但由于茨农对枸杞病虫害“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重视程度不够,应用不熟练,加之劳力过少,导致一些防治环节做的不到位。在发生病虫害时,部分茨农为提高防治效率,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推荐外的农药,使枸杞品质与绿色食品和有机生产仍有一定的差距。在冬季不能及时清园时,使用石硫合剂封园、加强修剪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树体抗病虫害能力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应用较少。

3 对策

3.1 加快枸杞品种更新、低产低效园改造提升

针对枸杞种植品种老化,加快枸杞品种更新,种植宁杞5 号、宁杞7 号、宁杞10 号等新品种。新品种优势是果粒大、产量高、抗性强、病虫害少,市场认可度高,发展前景广阔。宁杞5 号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与目前的主栽枸杞品种宁杞 1 号相比,异花授粉,杂交优势明显,果粒大,果肉厚,品质佳,果实成熟期比宁杞1 号提前7 d;宁杞7 号特点是生长快、自交亲和水平高、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果粒大、等级率高等特点;宁杞10 号具有性能稳定、结果早、生长快、抗逆性强、自交亲和性强、果型大、丰产、稳产和优等率高等特性。

对原州区枸杞的低产园进行改造提升,每户进行登记造册,由镇(乡)、村两级同农户进行协商,引进推广种植枸杞新品种,改良老化品种,主推表现好的宁杞5号、宁杞7 号和宁杞10 号新品种。同时,按照高质量发展枸杞要求和标准,配套蓄水池、水肥一体机及机房、滴灌管道等灌溉设施,对现有枸杞低产园逐年、分批进行高质量改造提升。

3.2 通过土地流转鼓励企业、合作社和大户种植

对大连小不连的种植空地,通过土地流转或协商解决成集中连片的枸杞生产基地,建立村集体枸杞种植合作社,将“茨农”变成社员,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多种枸杞经济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的茨农组织起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2]。同时,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引进龙头企业种植枸杞,鼓励农民种植大户种植枸杞,在土地流转、节水灌溉等方面进行协调和基础配套。完善枸杞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方便园区管理,走标准化栽培,规模化种植、绿色防控病虫害,农机农艺融合、清洁能源制干,加快现代枸杞高质量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注重延伸枸杞产业链,积极研发高端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等,使枸杞生产迈入现代化管理高质量发展之路。完善宁夏枸杞溯源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实现枸杞“生产过程可控、质量安全可溯、品牌信誉可靠、带着标志上市”的全程质量监控和溯源。

3.3 坚持企业龙头带动,发展合作社经营,加大烘干制干设备建设

在采摘季节鼓励邻近村庄没有种植枸杞的农民务工采摘;鼓励枸杞种植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发展枸杞,农民可以入股分红和务工创收,在枸杞烘干制干设备建设上,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扶持枸杞鲜果加工企业,使枸杞干、鲜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同时多建枸杞烘干房,每座烘干房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减轻农民负担,使鲜果及时烘干,免于晾晒,便于存放,将农民收益最大化。使枸杞产业成为原州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效最具潜力的富民产业。

3.4 加大枸杞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枸杞产业升级发展

枸杞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农民,要创新发展,就要提高农民管理技术水平。采用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其经营观念转变更新,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商品意识不断增强,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成为新时期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枸杞产业发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3]。

3.5 提倡实施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治五步法,进行绿色防控

坚持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坚持绿色防控为主原则,坚持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原则,坚持监测、预报、防治并举原则,坚持安全高效、提前预警,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原则。

为有效提升枸杞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根据枸杞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枸杞生长特性,经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多年试验研究,形成的枸杞病虫害“五阶段”绿色防控技术:1)萌芽前期清园封园灭越冬虫(病)源(3 月中旬至4月上旬);2)采果前期药剂防控压基数(4 月上旬至5月下旬,展叶至采果前20 d);3)夏果期生物防控保安全(6 月至8 月上旬);4)秋果期协调控制减药量(8月中旬至10 月下旬);5)越冬前期全园封闭降基数(11月上中旬)。枸杞绿色防控五步法有效地提升枸杞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使枸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枸杞提质增效。

枸杞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型的产业[4],枸杞产业的提质增效、发展有机和绿色枸杞、加快枸杞新品种更新都离不开资金和科技的支持与支撑,只有加大投入,提升枸杞产业升级发展,才能打造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宁夏品牌枸杞产业。

4 结语

原州区枸杞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南部山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发挥枸杞产业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机制,加强农民的观念转变,发展有机和绿色枸杞,以市场为引导、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打造有机、绿色的枸杞品牌,做大做强做优枸杞产业,同时积极与区内外企业联合,创新枸杞产品精深加工,延长枸杞产品产业链,多开发高端产品,加强枸杞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利用[5];有效提升枸杞产品的附加值,为原州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原州区枸杞宁夏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宁夏六月枸杞红
宁夏
枸杞的最佳食用方法
原州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固原市原州区“十三五”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探讨
对固原市原州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思考
宁夏
固原市原州区人间布鲁氏病菌调查研究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