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栽培后期管理的策略与注意事项

2021-12-28 04:03韦日启
南方农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幼林白蚁桉树

韦日启

(柳州市柳江区自然资源局,广西柳州 545100)

桉树属桃金娘科桉属,是一种常绿的高大乔木,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及生态价值。桉树适生的土壤以壤质或轻壤质为好,石砾含量少。在桉树的种植与栽培过程中,必须加强有效的后期管理,从而确保健康生长,同时降低对周边树木、森林与生态系统的影响,维系区域环境平衡。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对桉树栽种和后期管理的重视程度,突出技术环节的效能,实现科学管理的目标。

1 桉树栽培后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桉树是一种全年常绿的高大乔木,成年桉树高度可达20 m 以上。桉树的种植与栽培过程中,不仅要强调采种育苗及幼苗管理的重要性,种植后的后期有效管理同样不可或缺。后期管理指的是苗木栽植后各生长阶段的管理,即从新造林地到幼龄期到桉树成熟期之间的管理。对于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确保桉树种植后的成活率,尤其是保证桉树有效生长[1],必须落实好后期管理工作,尤其要重点做好施肥、追肥、病虫害防治、生物性管理、除草、培育、修剪等工作。其中,施肥、病虫害防治、杂草清理等工作相对繁琐,同时贯穿于桉树新造林地至成熟期的各个阶段,需要细致的技术方案设定与安排。

后期管理是桉树有效生长的保证,也是确保桉树与周边林木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重要保障。桉树对土壤养分、地下水的吸收能力极强,大面积种植容易造成当地土壤与生态环境的恶化,甚至产生无法恢复的不利影响[2]。因此,以后期管理工作为抓手,提升桉树种植与栽培后期管理工作的质量,对桉树有效培育和生长极为重要,同时也可以确保周边林木生态系统稳定运行。

2 桉树栽培后期管理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在我国,桉树主要分布于南方尤其是西南部地区,如广西、云南等地。桉树的种植与栽培过程中,要提高后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后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这是基于当地生态系统稳定发展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契合国情与所在地实际需求提出的要求。

2.1 林间管理与维护

在土地平整、栽种等基础性工作完成后,桉树的培育即进入后期管理阶段,这是确保桉树稳定健康生长的关键时期。林间的管理与维护是后期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即从桉树栽种的情况入手,对林苗开展有效的检查、筛查,找出弱苗、差苗与病苗,提高栽植成活率。另外,要开展定期的林木巡查,制定周期性的检查方案,确保林间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桉树不同于一般的大型乔木,其生长速度极快,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桉树生长规律开展有效林间管理,既要保持桉树群体生长的效率[3],也不能留出太多空隙,否则会造成土地闲置及浪费。

桉树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极强,集群式培养和栽种很容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形成土壤板结。经研究证明,桉树的造林密度通常为1 650~1 800 株/hm2,对周边土壤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在定植完成后的几个月内,必须根据幼林的生长情况,定期开展除草、松土等工作,确保土壤透气性与肥力补充,同时消除桉树对土壤中养分的过分吸收,降低对土壤的损害。同时,要定期组织二次培育、林间维护工作,提高管理针对性,确保桉树区域性生长的安全及稳定,尤其是防止火灾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2.2 施肥与追肥

桉树不仅生长速度极快,对土壤肥力的需求也远高于一般的高大乔木。因此,桉树种植与栽培的后期管理工作不能忽视施肥与追肥工作[4]。根据桉树群的生长状况判断施肥的时间、施肥量等,都需要管理人员做出科学判断,提出具体方案。科学研究证明,桉树种植与栽培前的1 个月左右要施基肥,这样可以为桉树幼苗生长奠定基础。在桉树生长的前两年对肥力的需求很高,所以按照定期追肥的原则,要重视前一年追肥工作。比如,桉树栽种后的40 天左右要第一次施肥,且施肥量应相对少些。之后,根据桉树的长势及季节、气候的变化,选择灵活的追肥时机,提升肥力的转化效能。

根据桉树生长的周期及长势,要定期施肥及追肥,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总之,施肥与追肥工作的开展要突出季节性、区域性、长势、病虫害侵袭程度、个体差异等指标的特征,根据具体状况作出判断。对于常年种植与栽培桉树的技术人员来说,何时施肥与追肥往往会依据经验与现场观察作出判断,这需要日积月累,同时也要按照桉树栽种技术方案推进工作。

2.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植物生长的天敌,会对桉树的后期管理工作造成极大困扰。桉树病害防治与虫害防治的困难程度不同,防治方式也有显著差异。

桉树在后期生长过程中面临的病害主要包括焦枯病、青枯病、茎腐病、灰霉病等。其中,焦枯病、青枯病都可以从桉树的表皮、树叶、枝干等直观判断,防治的方式主要是事前消毒、事中施肥及事后药剂喷洒杀菌等。茎腐病、灰霉病往往是由细菌、真菌引发的桉树常见病,会对桉树的健康生长带来负面影响。在防治过程中,要开展有效的筛查,对病情严重的桉树重点开展药剂防治,同时进行定点隔离,消除真菌细菌的影响,防止出现区域性的病害蔓延。

虫害是桉树种植后期管理的另一问题,防治难度也很大。桉树的生长过程中主要有尺蛾类、云斑天牛、桉蝙蛾、白蚁、大蟋蟀等,其中以白蚁为害性最大,土栖白蚁生命力旺盛,且成群成对筑巢生长,在桉树幼林生长过程中容易造成大面积死株。白蚁不仅啃食桉树枝叶,同时在根系下部筑巢,会对桉树根脉造成极大为害。在白蚁聚焦的地区,桉树幼苗生长往往受到很大威胁,若不加人工干预,很容易造成幼林死亡的情况。因此,桉树后期管理中必须强化对白蚁等土栖生物的筛查,通过分析土壤成分、桉树长势与品相等做出正确判断。对白蚁等威胁桉树生长的生物,要通过药物防治、药饵诱杀、基肥固化等办法,降低白蚁对桉树幼林的为害。在桉树栽种时,可在穴中放置3~4 g 克百威,与土壤基肥混合填穴,每667 m2可用药0.35 kg。在后期管理,可将2 g克百威放置于距树兜距离5 m 处,每667 m2用药0.22 kg,以达到最佳杀虫效果。

2.4 杂草清理

桉树在生长期往往会伴随大量的杂草,而清理杂草也是桉树栽培后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桉树周边的杂草以各类伏地型低矮植物为主,生命力很强,且容易抢夺桉树生长养分,对桉树有效生长带来不利影响[5]。通常,通过人工除草或借助地膜覆盖、定期清理等手段,可以有效消除杂草对桉树周边环境的影响。

以覆盖地膜为例,通过农地膜的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甚至可以在9~12 个月内消除杂草生长,为桉树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一般情况下,应使用薄的农地膜(1 m×1 m 或1.5 m×1.5 m),建议使用1.2~1.5 m 宽的农膜成带状铺设比较省工省时。幼林覆盖的农地膜按照此类尺寸和比例设计,可很好地提升农地膜除草效果。

3 结语

桉树的种植及栽培中,必须强化后期管理,以完善的后期管理提升桉树生长效能,确保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通过土壤修整、林间有效管理、除草、施肥、追肥、病虫害有效防治等举措,能够极大地提升桉树培育效果,消除内外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建立常态化的巡查与诊断机制,可以提升技术指导水平,确保桉树群体有效生长,为所在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注入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幼林白蚁桉树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
桉树的育苗造林技术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快乐佳县人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77岁“蚁人”家中养10万多只白蚁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残忍的白蚁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