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辽宁籍中共党员
——陈镜湖

2021-12-28 12:33
兰台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镜湖特委冯玉祥

任 婧

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着1931年3月“张学铭为报缉破我党营口机关宝兴号各情形致张学良”的电文。电文中记载了陈镜湖住址为建平县黑山嘴外哈木其,曾接收党的机关宝兴号地下活动经费5万元。这里提到的陈镜湖是辽宁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他是如何从辽西一个偏僻小山村走出来?在什么情况下加入的党组织?入党后又都做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尘封的档案,了解其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陈镜湖,字印潭,号小秋,化名李铁然,1901年10月25日出生在原热河省建平县(今辽宁省建平县)富山乡南井村,8岁入本村私塾,后入建平县高等小学就读。少年时代的陈镜湖聪颖刻苦,因写得一手好文章,有“铁杆文章”之美誉[1]。

辽宁入党第一人

1918年,陈镜湖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开始接触近代民主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进步书籍,忧国忧民思想油然而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天津各界特别是学界热烈响应,直隶一中的学生开展打倒卖国贼、抵制日货、取消“二十一条”、成立爱国组织等各项活动。作为“雪耻救国团”的成员,陈镜湖积极投身反帝爱国斗争的前列,率领同学示威游行,到省公署请愿。5月中旬,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后,各学校成立讲演队,陈镜湖在天津北马路发表了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他列举事实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欺压中国人民的罪行,指出中华民族再不觉醒就要亡国,号召各界同胞奋起反抗、全力救国。他铿锵有力的话语使在场1000多人深受感动。同年9月,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学生为骨干的“新生社”成立,陈镜湖为该社主要成员,并参与创办了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期刊《新生》杂志。不久,根据斗争形势需要,李大钊指导“新生社”等进步的新社团改组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镜湖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2]。

1922年8月,陈镜湖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文科班,攻读外语和政治。他一方面努力学习,一方面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参与组建了旨在宣扬社会主义思想的“向明学会”,并利用天津《新民意报》副刊,创办了《向明学会半月刊》,有力推动了当时爱国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1923年,陈镜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天津团地委担任组织工作。同年,经李大钊介绍,陈镜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辽宁入党第一人。

为革命过家门而不入

国民党一大后,陈镜湖开始走上了职业革命的道路,对外公开身份是冯玉祥部队的一个支队长,实则奉中共北方区委委派负责内蒙古地区党的地下和兵运工作。随着第二次直奉战争的爆发,陈镜湖跟随冯部抵达承德,担任热河民军司令。为扩充民军队伍,陈镜湖按照中共北方区委的指示,亲自回到家乡建平动员群众[3]。在建平期间,陈镜湖每天都为革命事业奔波,实在没有时间探望父母妻儿。有一次他率部途径叶柏寿,距其家不过10余里,也没能回去,只好托人给家里报个平安。陈镜湖在建平招收骑兵30余人,他前脚刚走,家里就被军阀洗劫一空。

1925年冬,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共产党的主张,中共北方区委在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召开了内蒙古工农兵大同盟代表大会。京绥铁路总工会、张家口铁路分工会、绥西农民武装组织及部分国民军部队派出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会议。陈镜湖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大同盟成立后,中共北方区委在冯玉祥部组建了“内蒙古特别民军”,分为3个骑兵纵队,陈镜湖担任第2纵队的官长。

1925年12月,奉中共北方区委指示,陈镜湖率队向热河进发,策应郭松龄的“东北国民军”。在与反动军阀作战过程中,部队伤亡惨重,后收容散兵整编为一个骑兵旅,陈镜湖任旅长。1926年9月16日,冯玉祥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举行了著名的“五原誓师”,陈镜湖率骑兵旅官兵参加了誓师大会。在艰苦的转战中,陈镜湖深得冯玉祥器重,称赞其“少年英俊”。

勤政爱民的好县长

1926年,陈镜湖被任命为陕西省蒲城县县长。彼时蒲城被反动军阀缑天相控制,他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一年征收三年税捐,百姓苦不堪言,被称为“土皇上”。陈镜湖到任后革除弊政,减轻百姓赋税,把农民负担的钱粮减免三分之二[4]。因利益受损,缑天相开始寻衅滋事,妄图借机行凶。陈镜湖根据群众揭发的事实,调集军警将其消灭在终南山中,蒲城大害被除,百姓拍手称快。

在文化教育方面,陈镜湖根据蒲城县文化教育落后、教师资源匮乏、穷苦孩子难以接受教育的现状,开始着手发展国民教育,“蒲城县立国民师范学校”(后改为乡村师范学校)就是在陈镜湖的全力支持下创办的,他亲自兼任校长,为学校题写校匾,还亲自到校授课,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宣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在陈镜湖的治理下,蒲城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1927年,陈镜湖离任,蒲城百姓万分不舍,纷纷称赞他是“勤政爱民的好县长”。

徒步到共产国际找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革命形势急剧恶化,陈镜湖离开冯玉祥部队,只身回到北京,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内蒙古特别支部改为中共内蒙古特别委员会,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陈镜湖为委员。1930年6月,中共内蒙古特委遭到空前破坏,陈镜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多方寻找未果的情况下,陈镜湖和战友刘刚(中共内蒙古特委领导成员)决定到共产国际找党。

1930年夏,两名年轻的共产党员踏上了艰难的找党之路。因为他们的名字都上了反动当局的黑名单,不能公开迈出国门,所以只能徒步穿越蒙古。历尽千辛万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终于到达苏联,找到了共产国际。当共产国际的代表们听到他们历经坎坷徒步找党的经历后,无不惊叹唏嘘,都被他们那份赤胆忠心所感动,顺利完成接洽程序,共产国际派汽车把他们直接送到中蒙边境。回国后,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他们着手恢复整顿中共内蒙古特委。新的特委重建后,陈镜湖任临时书记,改名李铁然。

为抗日把教育局长赶下台

陈镜湖主持中共内蒙古特委工作后,选定热河省围场县(今河北省围场县)为活动据点。围场县督学惠世如是一位寻求进步的有为青年,陈镜湖赞扬其敢于联合进步青年控告劣绅的行动,并指导他“搞革命要注意发动青年发动群众”,在陈镜湖的指导下,惠世如很快便团结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组织开展各项革命活动。

1931年10月2日,内蒙古各旗县党组织代表联系会议在热河省滦平县金沟屯(今属河北省)召开,陈镜湖在会上正式当选特委书记。为加强内蒙古党组织与党中央的联系,陈镜湖把金沟屯会议的情况以及会议确定的方针任务,写成《内蒙党报告》,派人辗转送到党中央,以便得到党中央的具体指导。

受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内蒙古地区反蒋抗日斗争的热情高涨,陈镜湖一方面派特委委员们分赴各地领导民众抗日斗争,另一方面努力争取把一些地方武装改造成为抗日武装力量。在围场,为占领教育阵地,深入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陈镜湖组织青年进步教师开展群众性斗争,把围场县教育局长赶下台,夺取了教育权,成立了“通俗教育馆”。“通俗教育馆”组织召开各种报告会,开展革命的启蒙教育,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期间,经过认真考虑,陈镜湖先后介绍惠世如、王逸伦等革命青年加入了党组织。随着热辽地区义勇军抗战高潮的到来,陈镜湖审时度势,以“蒙汉抗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宣言》,并及时发出《内蒙特委给热河朝建地区义勇军支部的指示信》和《为纪念九一八反对帝国主义进攻热河告蒙汉劳苦民众书》,借以指导民众抗日斗争[5]。

血洒塞北大地

1933年3月4日,承德被日军占领,热河全省沦陷。紧接着,日军开始向察哈尔入侵。陈镜湖遵照中共前敌委员会指示,前往张家口协助冯玉祥将军组建察哈尔省民众抗日同盟军,其党内职务仍是中共内蒙古特委书记。陈镜湖到达张家口后,利用他在西北军时的老关系,广泛接触各界人士,扩大共产党在同盟军中的影响。因之前共过事,冯玉祥将军对陈镜湖很是赞赏,任命他为参议。

1933年5月1日,多伦失守,接着沽源沦陷,日军向察哈尔腹地步步紧逼,形势严峻。此时察省民众抗日同盟军的组建工作进入最紧张阶段,陈镜湖奔走各方。5月12日,受冯玉祥将军派遣,陈镜湖到张北县一带点验抗日武装,在桦树梁地区惨遭当地反动民团伏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2岁。

猜你喜欢
镜湖特委冯玉祥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陈镜湖烈士纪念馆
悄悄地
寄冯玉祥书
游镜湖公园
夜游天镜湖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照片背后的故事——中共奉天特委主要成员被捕前后
中共北江特委总交通站遗址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