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生命的踏实感

2021-12-28 21:59○高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黄灯二本困境

○高 洁

(作者:河北教育出版社)

“现实密不透风,留给我们的只有一条很小的缝,就是这样一条缝,我怎么努力都钻不过去。”

这些让人心痛的文字,记录在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里。这是一本报告文学。作为一名二本院校的老师、班主任,黄灯用十年的时间,近距离观察、扫描了自己的学生。

黄灯是湖南汨罗人,1992年考入湖南一所地方高校,也就是现在的二本院校,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型国企,几年后下岗。同年考取研究生,考入武汉大学。2005 年博士毕业,进入广东F 学院。面对无法施展自己文学专业特长的现实,黄灯的内心也有失落,但通过对学生的成长经历、生存状态和生命去向的观察,在与学生彼此隔膜、又互相照亮的过程中,她透视了一个个普通生命节奏里所隐含的人生真相。农村学生那疏忽一闪的眼神背后的仓促和隐忍,让她既心疼又无奈。她冷静地思考真相背后的原因,理解、陪伴那些孩子,找到了令自己内心充盈的价值感。

在大多数人心中,广东是开放、现代的标志,你无法想到一个“90 后”的广东农村学生会有兄弟姐妹四五个。与此相伴的是贫穷,是父母无暇顾及这些孩子。心理学已经证实,幼时的贫穷与缺少关爱,对一个人的成长所造成的伤害,需要他用一生去偿还。“童年缺乏关爱的孩子,到了大学,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自卑,内心无所依傍,始终有一个无法填充的黑洞。”这是黄灯给出的结论。

刘婉丽,1989 年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安远镇的某个村庄。家庭的变故,让小婉丽目睹了家境败落、亲人决绝。高考后,婉丽坚决要离开闭塞保守的北方,去南方寻梦。因为她觉得“北方的后门,就像网一样,织得很密”。然而,在求职的现实中她处处碰壁,仅仅因为她不愿向现实妥协,便始终没有获得过哪怕一次小小的突围。(文首的那句话便出自她之口。)

“知识改变命运”“劳动创造价值”在很多实例中并没有被验证,资本创造价值却屡被验证。那些顺应资本隐秘规则的人,往往能获得快速的财富积累,实现所谓的人生逆袭;而依然坚守劳动创造价值,固守本分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则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有过和婉丽一样相同经历的我,深知来自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阶层,这个过程该是多么艰难,身心要承受多少疼痛。

《我的二本学生》,让我从根上理解了年轻人的“丧文化”。黄灯在自己的课堂上,感知了中学教育的后果,题海战术,从睡眠里抢时间,学生的身心疲惫达到了极限。进入大学后,他们的压力并没有变小,一边希望着,一边绝望着,于是形成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态度。

我们要为这些“二本孩子”做些什么,以修正代际相传的隐秘伤害,让他们重建生命的踏实感、厚重感,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作为黄灯的学生,那些孩子是幸运的。黄灯带领他们读书、写作,在他们内心洒下文学的光芒。相信这些心底的光,会成为他们未来生活的温暖底色。

希望有更多的人像黄灯老师一样,来自困境,直面困境,融化困境。

猜你喜欢
黄灯二本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跟踪导练(一)
困境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分数段的志愿方略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还有94分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