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稻”授业,冰清“育杰”
——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一中学综合实践课程之冬冰夏稻

2021-12-28 08:34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一中学李殿林
内蒙古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速滑队冰场冰雪

● 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一中学 李殿林

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一中学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是一所建筑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整洁、设备齐全先进的汉授完全中学。学校所在地扎赉特旗,地处自治区东北部,冬季漫长寒冷,具有冰雪资源的特色优势。扎赉特旗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适宜水稻种植。基于此,2018年,学校开始实施“冬冰夏稻工程”,即在校园开辟出一块4亩见方的土地,作为学生综合课程实践的基地,冬季做冰场,夏季种水稻。

◆ 传稻授业:“水稻种植”实践课程 ◆

本课程旨在落实劳动育人。通过水稻种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感恩的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对象为高一年段的学生,内容涵盖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拓展分解为“种稻”“管稻”“割 稻”“藏稻”“尝稻”“说稻”等具体实践活动。并将“割稻”“藏稻”“尝稻”“说稻”四环节进一步整合为“丰收节”系列的四个独立活动。

4亩水田被划分成18块责任田,每班一块,并插上充满诗意的班级标识 牌。2019年5月15日,学校“水稻种植”实践课程首次落地。学生第一次穿上长靴,下稻田插秧。感受农耕文化,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在稻谷飘香的割稻时节,学校举办了丰收节活动。割稻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割稻比赛,同时每班选出最饱满稻穗,为“藏稻”做准备。“藏稻”即“封瓶仪式”——把每个班级选出的最丰满水稻,统一封在一个标记着全体同学名字的瓶中,存入校史馆,记载下劳动的收获。“尝稻”活动在学校餐厅举办,命名为“品一中味稻”,本届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代表参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大家首先一起观看校园水稻成长纪实短片,回顾学生从“种稻”到“藏稻”的过程,感悟劳动伴我成长的内涵。之后开始“尝稻”,师生及学生家长代表品尝着由学生亲手种出来的大米,感到特别自豪和幸福。

“说稻”设计为举办“我在一中的那亩田”“我知稻的一生”等主题征文或演讲活动,赛后选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结集成册,并给予奖励,奖品是校园中种出的大米。凝结着学生自己劳动成果的、普通又不平常的奖品,为“水稻种植”实践课程画上了以“劳”育人的圆满句号。

◆ 冰清育杰:“速度滑冰”实践课程 ◆

扎赉特旗虽然冰雪资源丰富,但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的课程几乎为零。滑冰课程的设计,将全新的体育课程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拓展了体育教学的领地。同时,2022年我国将举办冬奥会,在“3亿人参与冰雪”的大背景下,这一承载着冰雪特色的体育课程,无疑是助力冬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战鼓。

2018年9月,学校3000平方米滑冰场改建完成。同年11月20日,滑冰场正式投入使用。冰课运行两周后,学校诞生了有史以来第一支速滑队。在此期间,学校多次派教师到以冰雪产业闻名的呼伦贝尔市开展相关培训,提升了课程的整体质量。2018年12月,我校速滑队参加了在阿尔山举行的兴安盟中学生运动会速滑比赛,喜获高中组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19年12月,我校速滑队代表兴安盟参加在呼伦贝尔市举办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学生速滑锦标赛,荣获团体第二名佳绩。短短两载,区内扬名,“速度滑冰”迅即引发当地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的高度关注。

2020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冰上速滑特色项目学校。学校将冰场进一步改扩建,能同时容纳200人上课。

北方学校进入12月后,室外的体育课基本是停止的,然而,自“冬冰夏稻工程”实施后,我校开展的以冰上运动为主的体育课一直能上到期末,寒假期间,冰场也面向所有学生开放。

目前,“冬冰夏稻工程”已经成功实施了两年,有效助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校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的可喜成果。实践证明,“冬冰夏稻工程”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创新,同时也是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速滑队冰场冰雪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安贤洙谈中国队和“争议判罚”
新型装配式CO2直冷和乙二醇载冷冰场的对比研究
张晶 敢爱敢恨
冰场上的“奇幻冬天”
再爆丑闻,韩短道速滑队遭驱逐
千万不要滑野冰!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