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中国风,助力新锐设计生态良性发展

2021-12-28 23:46
纺织服装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国风服装设计师

蒋金锐

高级服装设计师,服装教育家,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教学督导,中国电影美术学会服装造型委员会专家委员。

1980年设计并制作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第一批婚纱,被誉为“国内婚纱第一人”;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骨干服装设计师之一;1986年,作为设计团队主管人员和设计骨干,深度参与第六届全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制服设计;1987年作为第一批骨干教师调入刚刚更名的北京服装学院任教。

三十多年来,坚持在服装教育一线,对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作出重要贡献,在服装艺术与服装工程等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直接的推进作用。

近十年,一大批本土独立设计师涌现,积极拥抱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时尚行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在此背景下,青岛时装周也始终致力于挖掘、培养这股新锐力量,让我们对话一直高度关注青岛时装周的高级服装设计师、服装教育家蒋金锐,听听她是如何解读新国风设计发展前景的。

随着国内新生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自信的增强,对“中国风”产品需求的日益提升,国风逐渐绽放异彩,服装的多样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近两年来,各行各业的国风新品牌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企业和资本进入,众多传统品牌加速拥抱潮流新趋势。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推动着国风的兴起,进而带动国内服装行业构建起新的独特价值,形成不可替代和有差异性的东方气质。从大热的汉服到融合传统元素的时装,众多国内服装企业和设计师开始用传统的中国文化语言,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

服装代表的不仅是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还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将国风元素融入设计,展示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差异化特征。蜻蜓扣、蝴蝶扣等中国风盘扣,旗袍式的收腰设计……在设计师手中,传统元素成为服装品牌打造国风产品的灵感来源。高级服装设计师、服装教育家蒋金锐表示,支撑国风的是中国的文化、历史、哲学和美学体系。始于文化,忠于原創,不仅是对国风最好的解读,也是原创设计师在创意与商业之间取得平衡的关键因素。

TAweekly:品牌应该如何让“中国风”概念向年轻消费者进一步靠拢?

蒋金锐: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是,喜欢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主流群体其实是年轻人。现在真正有增长力的中国风品牌,针对的全是“00后”类型的消费者。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是全方位的,年轻一代其实更喜爱、更敢于尝试中国传统文化风格,所以本次潮流趋势里所裹挟的45岁以上的人群基本上是被边缘化的。不像上世纪,人们只是有了一定的积蓄才会想穿得更好。现在财富积累的年轻化也是时代大趋势,年轻人敢穿,而且愿意在服装上面做更多投入,所以我们现在讲的服装产业大多是冲着年轻人去设计、去发展的。

TAweekly:设计师如何能更好地用设计把中国文化元素呈现在服装上?

蒋金锐:要说到设计方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综合、复杂的问题,但是也好操作。我们骨子里的基因会决定我们喜欢看到什么。那么这种“喜欢”,如果能够融入当今的各种社会活动、职业场合,就会有市场。

所以服装设计师还是要本着这样的原则做各种各样的元素设计。当然可以是图案,可以是色彩,也可以是款式,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出于这种本心,并且满足了消费者对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需求,我觉得市场对这类商品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

TAweekly:让中国风成为一种真正国际化风格,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蒋金锐:我觉得这是个大命题。中国现在在各种国际事务中都有一席之地,而且越来越重要,同时中国市场非常大,也被世界时尚界所看重。所有国际大牌在商品开发时,常会参考中国人喜欢的色彩、图案及样式,从面料设计开始就面向中国市场,这形成了一种潮流,中国就是一种时尚信号。

因此,真正拥有中国传统审美的服装产品,不仅在国内形成一种时尚,在国际上同样也是一种时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虽然有一定的操作模式,但是,中国国力的强盛使中国元素流行起来,这才是最根本的。

TAweekly:独立设计师和独立设计师品牌的持续成长,会给中国服装行业带来哪些新契机?未来他们应该如何开拓更大的市场?

蒋金锐:独立设计师以及他们的原创品牌所占有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这是大家都能够在市场上看到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主动寻找这样的独立设计师风格,使自己的着装更加有个性。无论从文化方面还是市场方面,我觉得都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方向。

所以有些学生离开校园进入市场后希望打造自己的品牌,学校也是给予很多支持的。北服创意园一楼有一个集合店,里面集合了很多北服毕业生的原创设计,现在可能更多了。

年轻人喜欢个性化的服装,年轻设计师为之服务,同时推出有市场潜力的品牌,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们有很多学生一开始做独立设计师品牌虽然很艰难,但到现在也终于真正赢得了一方市场,他们有很多新的想法,不但坚持着自己原本的追求,还在不断调整,新一代设计师成熟了,原创品牌也随之成熟起来。

TAweekly:您对中国时尚行业和中国新生代设计师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行业该如何助力新锐设计师的商业化成长?

蒋金锐:中国服饰文明曾经如此辉煌,到今天,社会发展了,思想解放了,物质极大丰富了,人们对服装的追求也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辉煌还会再现。

北京服装学院应该是最早开设服装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设立了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相关课程,也是中国最早被命名为服装学院的院校之一。走过了几十年,培养了很多人才。近几年,我们也把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课程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个体系还需要不断加强。在我们的基因里有中国传统服饰审美,新一代年轻人喜欢中国文化,而且在各种场合也需要这种文化元素的体现,所以教学也一定要跟得上、走在前面,培养出来的设计师才能够胜任未来时尚设计引领。

未来,社会需求很大,传统或者说经典的服饰品牌都需要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设计的加入。因此品牌也经常到学校来找设计师,即便它不是一个汉服品牌或者不是一个以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为特点的品牌,也需要这样的产品。在中国风这个大概念下,有汉服品牌、中国元素品牌的不断出现,也有独立设计师品牌虽然小众但有时尚引领作用的品类出现。

所以,就服装设计教育而言,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服装的审美和设计结合到课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深入,使得设计师从院校出来就能够应对不同的市场,而且能够做到把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时尚设计表达中体现得更加巧妙,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让中国服饰文化和中国服装风格的美不仅仅呈现在T台上,还可以穿在身上。

记者手记

青岛,做中国设计新的策源地

中国美学是流动的文明,随着历史演进产生新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也焕发出全新活力。当下,中国风不仅风靡本土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越来越受关注。多年来,东方时尚季·青岛时装周一直致力于扶持本土新锐设计师成长。蒋金锐认为,在新的产业背景下,东方时尚季·青岛时装周应该向内挖掘独特优势。

山东是文化大省,青岛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拥有重要地位,绽放出灿烂的海洋文化。比如,以青岛、黄岛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精神内核,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原创设计创意,借助东方时尚中心等产业平台优势,可以助力新锐设计师的商业化成长,使青岛成为有人文厚度的时尚之都。

多年来,东方时尚中心产业园区深度聚焦原创设计,持续构筑东方时尚季·青岛时装周等产业发展平台。据悉,园区将深度联动旗下的中国(国际)时尚品牌交易中心·青岛,通过举办国风时装周等时尚活动,汇聚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原创设计师品牌,溯源历史底蕴深厚的齐鲁文化,助力山东时尚产业寻找新突破,激发新动能。

未来,中国文化仍将是中国时尚消费发展升级的内核,本土设计师,尤其是新生代设计师必须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元素,找到自己的“根”,从文化的本质去做研究,在满足年轻消费人群时尚需求的同时,找到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在传承与创新、设计与商业之间建立良性的生态循环。

猜你喜欢
国风服装设计师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时尚关键词
我是小小设计师
首届晋祠国风文化节举行
道具服装
创意设计师
新疆风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