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在拉萨实施的可行性*

2021-12-29 11:15张玉玺马新宇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拉萨市上海市基础设施

张玉玺 马新宇

西藏大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引言

了解上海市垃圾分类政策下的现行有效措施和方法,总结了上海市全市、全民参与实施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结合拉萨市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特有的民族风俗和习惯,将上海市和拉萨市进行可行性比较和分析。本文旨在提高拉萨市垃圾分类的整体水平和市民的分类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垃圾分类在本地区的有效实行,维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生态环境[1]。

1 文献综述

Issam.Solid waste characterization,qual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developingcountries; Michael.Garnering input for recycl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t a Big Ten University;James.Market incentivesto encourage household waste recycling paying for what you throw等多篇文献,就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及如何利用市场作用在具体区域实施垃圾分类的可操作性做出了相关的分析。黄平沙,谭大鹏的文章《国外废旧家用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研究》;王建明在垃圾管理机制和相关政策方面的研究等都进一步说明的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2]。

2 调查对象、方法

2.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分别为拉萨市城关区阳光花园、拉萨市城关区八一小区、拉萨市堆龙区电力小区、达孜区安居小区内的居民,其次,对小区内部和周边的垃圾分类实施的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和比对。

2.2 调查方法

本课题在调查中采用了分析归类法、比较研究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了问卷调查法[3]。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拉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与上海市存在的差异

目前,拉萨市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宣传和基础设施的投放方面,总体上呈现出较为乐观的局势。将相关政策宣传标语张贴在人群密集的主要公交车站和大型公共场所。其次,垃圾桶的投放数量大,几乎遍及拉萨市的每个小区、公共场所和主要人行干道。并将此项政策深入到学校中、企事业单位等地方。但与上海市相比较,仍存在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本文将在物力、人力和参与度方面来比对和分析。①物力方面具体表现在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的投放和使用。拉萨市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正在处于使用的初级阶段,仅仅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这四种类别,而上海市的垃圾分类设施部分为电子垃圾桶,严格划分使用时间。好处在于提高人们分类垃圾的意识的同时,方便了环卫部门的清理工作。②人力方面具体表现为相关职位的设立和人员职务的划分。拉萨市在垃圾分类方面缺乏具体人员的参与和管理,设有基础的环卫工人,但并没有管理垃圾分类的职责。上海市在人力的投入上更为全面和多层次,调动全民的力量,真正做到了市民践行、社区服务、专人负责的全民参与。除了公民的参与度高,各个社区组织志愿者配合、服务于人民,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环卫工人等具有负责管理垃圾分类的职责。确保了垃圾分类的有效实施。③参与度。拉萨市虽然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但是仍然处于全民参与度低下的现状。大部分市民扔垃圾依旧是随意处置,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不清楚垃圾的归属类别。上海市在政策宣传和人员监督双重措施的基础上,基本能够做到全民参与[4]。

3.2 影响拉萨市城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因素

根据课题组的实地考察,发现影响拉萨市城市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因素主要归结为三方面因素。①物质基础设施不完善。尽管垃圾桶投放在城市的数量大,但间隔分散、不密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民随地乱扔垃圾的可能性。②市民意识方面。对垃圾分类仍然没有深入贯彻与执行,大多数人仍没有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③居民习惯方面。在没有人员监督和引导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下,让市民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政策并且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仍需要一段时间的接受和适应。④人员管理方面。在垃圾分类实施的初期,没有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援助。导致现在仍有许多人分不清楚自己所要投掷的垃圾具体归属于哪一类别,于是出现了垃圾分类形同虚设,没有落到实处的结果。

3.3 拉萨市当地民族传统或者习惯与上海市垃圾分类措施的冲突表现

课题组成员经过访谈得到,垃圾分类政策与当地的部分民族传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细微的冲突。我们发现,归属于可回收垃圾的废旧布料、衣物或者纸张、书籍等等,如果上面印有藏文或者经文,一般来说不会投放至相应类别的垃圾桶中,大多数会使用火进行焚烧、放置到河流中、放置到高山上,在此说明此类情况在村镇存在的概率远高于城市内部。由此看来,这种丢弃废旧物品的行为并没有严格遵守垃圾分类的原则和要求,甚至有些行为是与保护生态环境、践行垃圾分类政策是相违背的[5]。

4 对策分析

(1)加大拉萨市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投入

目前现有的垃圾桶设置的基础上,增加在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地区的设立,争取做到在密度上的集中,保证垃圾不落地。其次,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要深入社区,安排社区工作人员走进家家户户,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和讲解,要切实、细致到常见垃圾的类别归属问题。

(2)增加人员投入和环卫工人的工作职能

充分调动社会志愿者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性,自觉加入指导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做到观察、引导、纠错,帮助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另外,将环卫工人的工作职能增强,不仅仅将工作停留在清洁,还要加强管理职能,最为重要的就是垃圾分类的管理,做到拒绝垃圾错误投放、监督垃圾规范分类。

(3)制定具体垃圾分类投放制度

首先可明确规定居民自行将垃圾进行分类是投放垃圾的前提,否则禁止其投放;其次设立统一的垃圾投放时间点,只允许居民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垃圾的投放[6]。

5 结束语

垃圾分类的目的就是减少垃圾处置量,便于回收垃圾中可以利用的物质,尽最大努力减少垃圾带来的污染。就目前拉萨市垃圾分类情况来看,上海市的垃圾分类方法在拉萨市可行性较低,具体表现物质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安排这两方面。拉萨市应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的、优秀的垃圾分类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垃圾分类的作用。同时,应结合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和风俗习惯,加以引导。发挥面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和原则,将垃圾分类政策更好地在拉萨市进行推广和更加贯彻具体的实施。

猜你喜欢
拉萨市上海市基础设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拉萨市歌舞团迎来建团60周年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路段感应信号控制行人过街系统研究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