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忍性观刍议

2021-12-29 20:55李璐平陈应吉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动心孟子人格

李璐平,陈应吉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孟子讨论“忍性”是想要为人们指出成仁成圣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极大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容。孟子论“仁”,讲亲亲,谈“仁民”,论“爱物”。曾明确指出,“仁”是人们一切活动的根本、事情成败的保障。大至得天下、小至保四体,无不如此。仁义礼智生于心,即本于性。任其性,即以仁为己任。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忍字就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进行克制,权衡忍与不忍无非关乎欲望与私心;而孟子忍性观是坚韧人格,不违其仁的根源,同时又具备情感和理智特质。

一、从忍的向度诠释孟子的忍性

关于“忍”的内涵,《说文解字》中说:“忍,能也。从心刃声。”[1]515说明这个字与“心”有关系。《广雅·释言》曰:“忍,耐也。”[2]386可见,“忍”有“忍耐”的引申义,是承受外界的痛苦。《忍经》中成王告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3]2吴亮在《忍经》序中说:“忍乃胸中博闳之器局,为仁者事也。”[4]3张寿镛在《劝忍百箴》序中说:“非存仁义之心者不能忍也。”[4]114把“忍”与“仁”联系起来。“忍”为“仁”,仁者爱人,体现的是仁者的仁爱之心,是有德行的表现。然而与“仁”义相反,在“忍”的引申义中还有“残忍”的意思,形容人的心肠硬,做出常理难容的事情。如《左传·文公元年》中说:“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5]130其中,“忍”就解释为“残忍”。《贾谊新书·道术》日:“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6]242把“慈”解释为有恻隐之心、怜爱之义,“忍”与“慈”相反,那么就是“残忍”。

除了古文典籍包含丰富的忍的内涵,古代圣贤圣哲也极为认同并大力宣扬忍。儒家思想的“忍”体现在以“仁”为中心 ,透过“义”“礼”的制约来完成个体的成圣成贤。《忍经》中有戒子路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3]5强调做各种事情的根本,忍让最为重要;道家老子推崇“贵弱”“贵柔。”《忍经》中举《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3]5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3]5老子主张“知足、不争、寡欲”,这些与“忍”是血脉相成的;《忍经》中举佛曰:“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3]82佛教认为人生苦难要通过涅桀解脱,达到空的至高境界。而达到这一境界,须忍辱。佛家认为忍是一种智慧,相信因果报应的认知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忍辱能力。

综合以上“忍”可归纳为:忍耐、容忍;克制、矫正;残忍、狠心。而孟子所谈的的忍性与“仁”和“心”相关。孟子的忍性观至少有四种内涵;第一,意志、志向、动机和行为倾向;具体指不动心;第二,情绪活动以及道德意识活动。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皆属于此类;第三,命;包括得之有命,守其正命;第四,良心。即个体对道德观念的认知。忍性观是坚韧人格,不违其仁的根源,同时又具备情感和理智特质。

二、孟子忍性思想一体之两面

“动心忍性”中忍性多解释为坚忍其性;使其性坚忍。赵岐注:“所以动惊其心,坚忍其性,使不违仁。”[7]720孟子道性善,仁义礼智生于心,即本于性,任其性,即“仁以为己任”也。故云动心忍性的“忍性”解释为“坚忍其性,使不违仁”[7]720。若不能任其性,则戕贼其性,灭亡其性,而违仁矣。孔氏正义云:“檀材可以为车,故云强韧之木。”[7]720这里强韧即强忍,谓其材性能胜任,不易损坏也。以性之仁自任,不使为外物所诱,丧其仁以失其性,是为忍性。任其性而后能仁,以仁为己任是孟之旨也,赵氏得之。赵氏以坚忍其性解忍性,而申以使不违仁。

(一)孟子的忍

在《孟子》一书中表现“忍”为使其坚韧的内容很丰富,至少包含以下方面:首先,忍表现在不动心,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8]64那如何达到不动心的呢?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8]65“知言”是对别人的话语有明智的分析,也就是说,孟子的心不随他人的话语而转移。“浩然之气”是孟子对自己道德修养的过程和结果的描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8]65孟子说,作为一种气,它最大最刚。“大”广大;“刚”则说明它很硬,不泄气,是充满的状态。“直”是顺着,养气是需要顺着养的;不顺着它养从中作梗就是“害”。也就是说,顺着它成长的过程,不加以妨害,它就可以养成。养成之后,它就充满于天地之间。孟子对浩然之气进行了形象而又带有夸张的描述,说明浩然之气的养成一定要坚持。

其次,忍表现在人格的淬炼。生在纷乱年代的杰出儒家思想家,孟子始终强调人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有尊严和气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8]327孟子在很多地方都讲到这一点。“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8]149孟子讲的“得志”是针对士人来说的。中国士人一个很重要的出路就是做官,得志就是做官,不得志就是没有做官。得志的话,“与民由之”。不得志怎么办呢?“独行其道”。想成为一个大丈夫,在威势和强权面前不能屈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忍气吞声苟延残喘,有的放弃自己的原则,迎合强权人物,这都是屈服的,没有坚持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8]149就是讲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主张,坚持自己的道义,坚持自己的道德,只有这样才能称作大丈夫。孟子的“三不主义”不但成为后世有识之士的座右铭,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最后,忍还表现在守其正命。孟子认为,人的一生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很多时候实现不了,人们就说这是命。命有很多种,有的命我们要实现,有的命根本实现不了,只能顺从。“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8]331“道”就是人生之道,在孟子那里就是修身养性,追求圣人君子的境界。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坚持这个道,这就是正命,因为违背了社会的规则和道德,受到社会的惩罚而死就是非正命。这些都是命,但是对命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顺受其正”。“立命”就是确立正命,不要有非分之想,违反道德原则,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就是正命,孟子给我们指出了这样一条从人的本质出发的正确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要“尽心知性”,要“存心养性”不断追求人格,磨练人性,提升境界,最后成就人生。

(二)孟子的不忍

在孟子这里,“不忍”一词已经被赋予了特定内涵,也成为心性学的重要内容,不忍”已经被当作成仁的前提条件,也可以说“不忍人之心”就是仁的发端。通观孟子关于“仁”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在很大程度上试图从生命原则的角度探究“仁”的新的内涵。对于“不忍人之心”有人释作怜恤他人之心。朱熹则这样解释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因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9]65朱熹的解释虽然把他的“理一分殊”思想强加于孟子,有曲意之嫌,但他以“生物之心”解“不忍人之心”却不能不说深得孟子之意。“不忍”,不忍什么?“怜恤”,怜恤什么?最大的不忍就是不忍他人失去生命,最大的怜恤就是怜恤他人惨遭厄运。见到孺子惊叫惨呼地坠向井底,心中油然怵惕悱恻,是其“不忍”,不忍幼小生命坠溺而亡。而齐宣王坐于堂上,“不忍”衅钟之牛颤抖、哀鸣,是“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8]15

孟子曾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8]374又说:“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8]374这里“不忍”之心与“无欲害之心”互训。合而言之,“不忍”之心即“无欲害人之心”:析而言之,因有“不忍”之心,斯有“无欲害人”的意识和动机。正是由于人人都不忍他人、同类的生命丧失,所以人人也就有了不想谋害他人性命、置他人于死地的打算和想法。孟子更明确地说,“杀无罪非仁也。”[8]348他把“仁”与杀害无辜联系起来足以说明这样一个思想:爱护生命是最大的仁,滥杀无辜是最大的不仁。

忍与不忍是需要存心养性的过程。所谓“存心”就是在尽心、知性达到自觉的基础上把良心、善端保存起来。当然,“存心”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心”可能丢失,即“放心”,那么还应该把它们找回来,重新确立道德意识,即“求放心”。有时候这个过程还是个反复的过程。就像孟子在“牛山之木尝美”篇章中所说的那样。心丢失了,晚上又找回来了,可是第二天又丢失了。这样几次三番,良心竟最终丢失了。因此“存心”不仅要确立在良心基础上的道德意识和观念,也要不断更新这种观念,而且要一次比一次牢固地确立这种道德意识。

三、孟子的忍与不忍的辩证关系

忍与不忍是两种心理表象。“忍与不忍意指向否定,”[10]60但忍的立足点是自我克制与把持,不忍则是因场合刺激,不能忍受而内心产生原发性的抑制阻碍的冲动。忍与不忍是事物的两个层面。洪应明于《菜根谭》讲:“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11]110忍是内求于心,由于自身作为而达不到意志、志向、动机和行为的目的,须忍。不忍是对外的表象,不忍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则这种要求制止的冲动就与忍无关。由此忍是独善其身,不忍是兼济天下。

孟子忍“命”,不忍“无道”。齐宣王伐燕无视孟子劝说,不忍而去齐。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8]109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8]109王使时子留孟子,驳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8]115首先,“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孟子做了转述。为什么孟子说“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呢?因为君子是反求诸己的,严于律己,只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原因。对于得失与际遇,孟子曰:“莫非命也。”[8]331命的必然和限制,孟子以忍其命,尽其道而处之。

孟子的忍与不忍又是相互关联的,忍于“不动心”,不忍于“动心”。不动心是孟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方式。不动心注重内在心志的修养。孟子“尚志。”“何谓尚志?”[8]348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8]348“尚志”就是坚定地实行仁义。仁者爱人,故杀一个无罪之人,便是不仁;义即正义,故不是属于自已的东西而拿来,便是不义。仁好比人的安居之所,义好比人的行走之路,居仁而行义,大人要做的事就齐备了。尚志者即居仁由义之人自然做到“不动心”。“动心”是依场合刺激而产生的恻隐之心,齐宣王不忍心见牛去死;人们乍见孺子将入井,会有怵惕恻隐之心,都是为了突显人的不忍的天然情感,通过具体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事件来表现出不忍之情是根源性的,它呈现出一种萌芽的状态,只要是人都会流露出这种情感。“不忍”的情感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人不待学习,不待思考便能做到的。“忍”是持志,矫正,修养方能成就。

因此,孟子主张从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入手成就忍性观,力求养而不失,成而全之。一则在确立了不忍道德意识和自觉性的前提下以理性制约感官活动及其感官欲望,使其在一定的限度内得到满足和补偿。不致无限制地发展而损害、背离良心。即所谓“先立乎其大者。”一则“寡欲”,即主动自觉地减少和节制欲望,使不动心。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8]378。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持而养之,使良心、善端逐渐地成长起来,塑造忍性观,成就圣人君子的人格。

猜你喜欢
动心孟子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磨刀不误砍柴工
相见欢
中年动心
漫画之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青少年心灵—做到贴心、动心、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