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思维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策略探讨

2021-12-29 20:19孟德光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2期
关键词:馆员精准师生

龙 颖,孟德光

(1.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图书馆建设在高校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通过图书馆获取资料,提升教学效果、科研能力以及业务水平;学生通过图书馆服务,获取更多的知识,扩宽知识领域,增加阅读,与时俱进,提升能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来临,获取知识的渠道发生巨大变化,图书馆作为数据采集及处理的中心,面对大数据时代,对于馆藏资源、管理组织、读书服务、智能办公等方面将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改变图书馆传统观念,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图书馆亟待解决的课题。

1 图书馆服务的研究

图书馆作为高校资源中心,每天各种借还、文献检索等会产生海量日志数据,借助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升图书馆的管理。笔者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图书馆”“大数据” “服务”为关键词检索发表的文献,自2013年以来,所有学科对于大数据研究逐年增加,增加率也逐年提高,图书馆方面的研究也逐年提高,说明大数据在图书馆应用领域也是研究热点问题。张宏[1],孙鹏[2]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利用、创新服务等方面提出大数据分析报告,阐述大数据环境下创新服务等问题。曾井红[3]以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图书馆馆员职业操守及人文素养入手,分析探讨馆员业务能力发展问题。刘浏[4]分析在大数据环境下构建资源、管理、服务一体化模式,从而对创新图书馆服务对策进行研究。吴晓英等[5]分析在大数据中融入快速响应机制,提高对读者的信息服务。笔者针对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创新问题进行探讨,从小数据问题、信息化手段、服务意识以及评价机制方面分析现状与研究策略,旨在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完善管理体系。

2 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分析

2.1 小数据利用率欠佳

图书馆工作主要是为师生提供服务,服务目标相对稳定,面对庞大的借阅群体,每天产生海量数据,包括姓名、专业、院系、借阅分类、册数、借阅热点图书、电子图书浏览、期刊检索等都有清楚的记录信息,虽然掌握了数据,但图书馆对于这些数据分析与利用程度不高,造成信息资源的掌握与利用之间关系不对等,未能合理地分析小数据之间关系并为之利用,没有很好地整合数据为图书馆工作提供服务。

2.2 信息化手段发挥不足

当前是移动终端和网络环境高速发展时代,图书馆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展现明显不足。图书馆在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挖掘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但对于移动终端的利用不够,大数据的应用信息平台和技术推广方面的模式不清,从当前时代的发展进程来看,对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依据大数据信息在技术服务、服务模式等向更加专业化、信息化、自动数字化方面转变,深层次探讨图书馆的管理及创新服务。

2.3 推广意识不强

图书馆服务,每年完成一定数据,从而形成图书馆年度工作报告,而对于图书馆的管理者没有足够重视数据的整理,年度工作报告重视度不够,推送和推广更为不足,高校师生对图书馆年度报告了解较少,从而不够清楚掌握图书馆的发展动态和管理。图书馆馆员在日常的推广工作也不足,馆员只是完成日常借阅、咨询等工作,其他活动较少,在大数据环境中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加有待提高。

2.4 职业素养及服务评价有待提高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行为准则,每个行业都有职业规范并且相应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图书馆馆员也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分析大数据专业知识,对大数据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平台的融会贯通以及数据整合共享的专业知识需要进一步学习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工作的到位与否,需要一定的评价制度来衡量,给出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大数据时代应该更加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通过数据信息,更加准确地判定服务工作。

3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策略

3.1 整合小数据,精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下,对图书馆工作中小数据的合理整合,将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服务群体相对固定,对图书馆搜集地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筛选,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为服务对象提供精准服务。例如,从馆藏借阅率入手,分析学生以及教师的借阅情况,哪类书籍借阅率较高,从而改变馆藏图书藏书的层次和结构,准确合理地购买需要的书籍,配比不同类型的馆藏图书。统计开馆时间内学生及教师的到馆情况,整理到馆的小数据,确定合理的开馆时间段,并在较集中地时间段为学生或老师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工作,使其更好地了解图书馆及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帮助准确快速地查找到需要的图书。可以查阅每个院系师生的小数据,为下一年度的采购计划作出预估报告,更加精准的、目的性更强地为师生提供服务,使图书馆工作更加高效。

3.2 利用大数据提高电子信息精准服务

大数据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改革和转变的时机,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同样需要积极融入大数据的发展中,打破传统固定服务模式,积极实现数据分析融合、平台建设融合以及精准服务创新融合,使现代图书馆更加专业化及数字化。在数据分析方面,将图书馆各种数据库资源、电子书籍、馆藏各类图书、期刊借阅、电子数据访问及读者的记录信息,都归纳到统一的管理中,从而形成图书馆的集中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平台建设方面将数据整体融合,利用共享技术,实现大数据之间的使用无障碍化。精准服务创新方面,在数据分析及共享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服务,为高校师生提供个性化及精准化的服务。建立移动终端服务,精准推送师生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资源的整理以及读者记录的采集,分析读者行为,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微信、移动图书馆等都已经具备的精准推送功能,读者实名注册数字信息,可以随时调阅图书馆的各种信息,并留言交流,图书馆馆员为读者提供精准服务。图书馆也可采购自动化图书馆服务设备,通过微信扫码、实名认证、自动选书、取书等服务,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借阅服务,这种设备有针对性放置不同活动场合,满足师生的借阅需求,真正实现精准服务。

3.3 强化推广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的建设、管理要有长期规划,而图书馆年度工作报告对图书馆发展非常重要。年度报告依据每年工作运行的大数据整理分析,能够促进图书馆工作有序开展,从而提升服务质量,也为以后年度报告提供必要依据。通过年度报告了解师生需求,依据需求来完善服务。把详细的馆藏资源、资源分布等信息写入到报告中,并将创新服务、空间服务等重点内容突出展示。图书馆对年度报告做好宣传及推广工作,让更多的师生读者清楚图书馆相关信息,掌握图书馆发展动态,让读者有针对性熟知图书馆。图书馆通过报告发布信息可以得到读者的反馈,积极与读者交流探讨,分析不同的建议,认真答复读者问题,完善馆员掌握信息,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读者提供精准服务。推广特色图书馆,联系特色专业院系,掌握该院系师生的动态信息,开展推广图书馆的特色读书月,发布适合该院系的图书信息和读书活动,强化与读者的专业沟通,采纳合理建议,使师生读者积极响应图书馆活动,促进阅读工作推广,创新服务工作,以便图书馆与其他院系开展深层次工作。

3.4 提高素质,完善评价机制,判定精准服务水平

馆员作为图书馆的直接服务人员,在自身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方面,应该要有所提升。不能只依靠传统的知识和服务理念来服务高校师生读者,借助大数据平台,掌握大数据方面的专业理论,整合数据,建立数字化集成化的系统,掌握数据分类方法以及数据预测手段,更新平台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更加精准推送服务。图书馆健全服务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准确评定图书馆管理人员及馆员的服务内容、方式、流程等是否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改善传统的服务方式,同时融入大数据平台工作中。评价机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建立,图书馆可自行制定对馆员的评价方式,读者可依据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专业度等方面提交数据汇总到图书馆的管理平台。每隔一季度或半年,汇总数据,依据评价机制分项内容以及读者数据,分析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不足,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从而更加精准的为师生读者服务。

4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在满足师生读者服务方面不断面对新的挑战。整合海量数据,深度分析挖掘,探求数据分类方法及预测模型,建设共享平台,形成数字化管理模式,从小数据到大数据,依据信息化手段,强化推广宣传意识,提高自身素养以及建立相对完善的服务评价机,有目的地对师生读者提供精准服务,更加合理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加到位及高效。

猜你喜欢
馆员精准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精准的打铁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