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成效

2021-12-30 16:28冶兆平
青海草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草畜全县补贴

马 非,冶兆平

(民和县畜牧兽医站,青海 川口 810800)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是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中西部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的政策。根据《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青政办〔2011〕229号)和省农牧厅《关于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民和县组织开展了草原补助奖励机制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实施了两轮,取得了良好的绩效。

1 基本概况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最东端,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北纬35°45′~36°26′,东经102°26′~103°04′。最低点海拔1 650 m,最高点海拔4 220 m,县境内相对高差达2 570 m。土地面积18.97×104hm2,草原总面积8.45×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8.29×104hm2。现辖14乡8镇31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3.7万人,总户数11.26万户,其中,涉及草原补奖机制户数73 581户,34.73万人。

1.1 通过草场承包,明确了草场界线

草场承包在确定县、乡、村行政界线的基础上,共核定草地面积8.45×104hm2,可利用草地面积8.29×104hm2,共涉及22个乡镇,311个行政村,75 999户,348 214人。全县共签订草原承包合同314份,发放草原使用证311份、草原承包经营权证314份,完成草原联户承包311户,承包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100%。

1.2 通过牧草良种补贴,增加了饲草总量

2011~2015年共完成一年生牧草良种现金补贴105万元。以项目形式管理,完成多年生紫花苜蓿人工草地0.87×104hm2,补贴资金650万元。极大地丰富了优良饲草品种生产,增加了饲草总量,为全县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3 通过草畜平衡补贴,减轻了草场放牧压力

民和县被划定为全域草畜平衡区,第一轮(2011~2015年)草原补奖政策草畜平衡补贴为22.5元/公顷,补贴资金为189.57万元/年;第二轮(2016~2020年)草原补奖政策草畜平衡补贴为37.5元/公顷,补贴资金为315.95万元/年。通过大力宣传草畜平衡政策,提倡舍饲圈养,全县草原生产力明显改善,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草原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健全目标责任制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工作矛盾多,涉及千家万户的一项体制改革工作,为了做好该项工作,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周密安排部署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工作,县人民政府每年批复下发《民和县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实施方案》,并签订草畜平衡管理责任书,建立工作责任制和检查监督机制,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2.2 加强宣传、确保草原生态安全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开展了草原防火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在宣传活动中,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并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做到了领导干部熟悉业务法规,草原技术管理执法人员精通业务法规,广大群众了解草原法规的目的和要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农业部出台的《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征占用草原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检查,有力的保护了全县草地资源。

2.3 资金发放公示制

严格按《民和县惠民惠农财政补助资金“一卡通”管理实施办法》进行草畜平衡补贴发放,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一是设立了草原补奖专账,确保补奖资金不被挪用。二是对草畜平衡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了县、乡、村三级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三是配合审计、财政、纪检、公安等部门对有关补奖资金发放情况的检查及上访答复、质疑解惑,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1 草畜平衡补贴少

一是全县涉及草原奖补机制农业人口为34.73万人,而草畜平衡补奖资金为315.95万元,人均9.10元,户均42.1元,户均小于10元的有12 416户,小于5元的有4 739户,资金量小得不到群众重视。二是“一卡通”银行账号十年内变更了三次,从最初的存折到磁条卡,2017年又更换为芯片卡,结果就是“一卡通”账号一直未能集齐,补贴资金发放率最好的2020年也只是达到97.17%。建议把东部农业区划定为禁牧区,以增加草畜平衡补贴总量。

3.2 重建设轻监督的局面加剧

2019年民和县机构改革直接撤销了草原监理站,草原监督出现空白,尽管县乡人民政府提倡牲畜舍饲圈养,加之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使全县草原生产力得到提高,可对破坏草原的行为无法进行法律层面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执行单位出现空缺。建议在林草部门重新成立草原监理站。

3.3 应给予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单位的经费保障

2019年民和县草原工作站从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划归林业局,成立林草局,而草原补奖工作还是由农业农村和科技局下属的畜牧兽医站实施,每年大量的农牧户信息完善录入、草畜平衡补贴发放、方案制定、效果调查、第三方绩效评价等工作都是农业农村局完成,草原补奖绩效奖励资金却划拨到林草局,补奖政策实施和资金使用上出现不合理现象。建议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实施中保障农业农村部门专项经费,确保草原补奖政策顺利实施。

3.4 稳定草原补奖工作队伍

2019年草原工作站划归林草局后,原12人的草原补奖工作人员留在畜牧兽医站的只有3人,且因兑现职称需要全部调到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自2021年第三轮草原补奖开始后,面对此项工作的全部为新人,对草原补奖政策工作任务的完成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议指定专人负责,稳定草原补奖工作队伍。

猜你喜欢
草畜全县补贴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推动草畜产业化发展
优质草畜品种选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对草畜平衡管理模式的思考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草原生态补偿: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