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职业导师在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及路径探析

2021-12-31 00:00王明俐
科学咨询 2021年18期
关键词:校友就业指导导师

王明俐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 401520)

一、校友职业导师的内涵

导师制最早产生于中世纪时期的牛津大学,目前,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多采用导师制。校友职业导师,是指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在校学生的职业导师,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培养,依托自身丰富的就业创业经验和信息资源,为学生求职、创业、职业发展等提供指导和借鉴,最终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1]。

二、校友职业导师参与就业指导的作用

(一)帮助做好职业规划,提升就业率

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输送实践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量较大,但目前高职学生在就业时,部分学生迟迟不就业,“懒就业”、“慢就业”现象严重,或在初就业时,频频更换工作,职业稳定性差。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自己认识和定位模糊,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聘请优秀校友担任职业导师,有助于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自我,找准定位,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从而提升学校整体就业率。

(二)帮助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胜任率

目前,人才市场普遍存在“企业招人难,学生找工作也难”的怪圈。究其根本原因,则是人才市场的供求不对等,企业招不到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学生找不到满足自身期望的工作,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由优秀校友担任职业导师,能根据市场和职场需求,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职场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胜任率。

(三)提供就业创业经验,提升成功率

高职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少,社会经验不丰富,在就业时往往不能找准定位。由于具有相同的学缘基因,校友在职场中的就业创业经验更能为学弟学妹提供参考和借鉴。校友担任职业导师,更能适时帮助学生,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指导,避免学生走弯路,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四)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

目前,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主要以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老师推荐等传统方式为主,从校友渠道获取就业信息的情况较少。校友进入职场时间较长,积攒了一定的人脉资源,掌握着行业最广泛的就业信息。由校友担任职业导师,能将这些信息更方便快捷的传递给学生,拓宽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五)提升母校认同感,形成优良传承

由于相同或类似的学习经历和学缘优势,学生与校友之间更能产生共鸣,形成信赖关系,校友担任职业导师更能被学生认可,学生接受度高。同时,校友担任职业导师更能体现出学校对学生培养的重视,提升校友和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增强主人翁意识,一届届传承,形成优良传统[2]。

三、校友职业导师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困难

(一)校友工作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尚未设立校友会,即使有设立校友会的院校,也没有专门从事校友工作的人员。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校友工作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完善的校友信息库,学校与校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校友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二)缺乏激励机制,校友参与就业指导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介绍、职业教育或就业指导时,偶尔也会邀请校友回校开展就业讲座或经验分享,但更多的是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未考虑校友的利益,校友完全是基于对母校的情感配合母校工作。但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从长远来看,校友没有支持和配合学校工作的长期动力。

(三)校友职业导师工作繁忙,时间精力不足

通过毕业生走访和校友座谈,笔者了解到,绝大多数校友愿意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认为参与就业指导不但可以拉近与母校、学弟学妹的关系,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但校友平时工作繁忙,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参与就业指导工作。

(四)高职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足,配合度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以98后甚至00后为主,普遍家庭条件较好,同时自律性主动性较差,学生或家长不重视就业工作,学生进校时没有明确的就业意向,在就业时“慢就业懒就业”现象严重。由于工作原因,校友担任职业导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学生主动与校友导师进行交流,若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将影响校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从而影响就业指导质量[3]。

四、校友职业导师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对策

(一)完善校友职业导师工作机制

①完善校友职业导师选拔、聘任、退出机制

为确保校友参与就业指导的工作效果,校友职业导师的选拔至关重要。校友职业导师的选拔可采用校友自荐、教师推荐、校友职业导师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原则上每位校友职业导师应带满一届学生(即三年)。校友职业导师除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外,还需具有高尚的品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且热心教育事业,愿意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应明确校友职业导师的退出机制,让校友职业导师“来得放心、走得安心”。

②明确校友职业导师的工作职责

在进行校友职业导师聘任前,应通过相关规定,明确校友职业导师工作职责,使其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如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行业特点,帮助学生认知企业和行业;提供机会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等。

③建立校友职业导师数据库

高职院校可根据校友类型、行业等,分门别类的建立校友职业导师数据库,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同时,建立校友职业导师数据平台,使数据库信息能够在教务、学工、就业管理等部门之间进行共享。学生毕业时,应及时进行数据采集,保证校友职业导师的后备力量。

④校友职业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

为确保就业指导效果,校友职业导师与学生之间可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需求,在校友职业导师数据库选择合适的校友,再由校友职业导师根据学生选择情况进行面对面交流和筛选,最终形成一对多的就业指导队伍[4]。

(二)制定激励措施,提升校友参与就业指导动力

①确定薪酬,互帮互助

校友职业导师受雇于学校,为学校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是学校教工队伍的一员。学校应确定相关的薪酬制度,回馈校友的付出。一方面可以稳定校友职业导师队伍,另一方面可提升校友职业导师工作积极性,保证指导效果。校友职业导师薪酬制度由学校人事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

②互利共赢,长远发展

高职院校在实行校友职业导师制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校的利益,更应注重提高校友职业导师的获得感。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在校友、校友企业与母校之间架好沟通的桥梁,搭建平台,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促进校友企业之间、校友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大力宣传优秀校友职业导师及其所在企业的典型事迹,提升校友职业导师自身和所在企业在行业中的人气口碑和社会信誉。

③减轻负担,提升动力

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内容,但同时也是压力较大、难度较高的一项工作。高职院校在实行校友职业导师制度时,为保证校友职业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应注意减轻校友职业导师的工作负担,不将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工作方面的压力转嫁到校友职业导师身上[5]。

(三)利用现代网络手段,丰富校友职业导师指导形式

校友职业导师身兼两职,在参与学校就业指导时很难保证“按时打卡”的工作形式。因此,高职院校实施校友职业导师制度应做到手段灵活、形式丰富,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进行线上交流,保证校友职业导师在进行就业指导时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四)制定定期反馈制度,确保指导效果

校友职业导师制度是一种以学生驱动为主的就业指导制度,学生有需求时主动联系导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角色意识非常重要。高职学生自觉性较差,为确保学生配合度,高职院校应制定定期反馈制度,要求学生定期与导师进行沟通,定期进行小结,并提交小结材料。同时,学校可每季度与校友职业导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帮助解决,了解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改进提升,最终提升指导效果。

五、结束语

校友具有丰富的职场经验和社会阅历,由校友担任学生职业导师,有利于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职业能力,能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经验和丰富的就业信息。高职院校可建立校友职业导师制度,选拔优秀校友担任职业导师,服务于学校就业工作。

猜你喜欢
校友就业指导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V eraW an g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