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减少突发性纱疵的有效措施

2021-12-31 00:31孟宪哲孔冬青鲁建波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纺纱突发性温湿度

孟宪哲,孔冬青,鲁建波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山东 济宁 272000)

0 引言

对于纺纱厂而言,突发性纱疵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性质量问题,对于这种问题,相关人员已经作过较多的研究,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生产实施。为了有效预防这种问题的发生,需要对企业日常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和用户需求质量进行对比。本研究主要以JC14.5tex 和JC10tex 纱为研究对象,对该研究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对突发性纱疵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由此通过系统工程方法,对其进行有效解决,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 突发性纱疵概述和危害

纱疵分为常发性纱疵和突发性纱疵,其中突发性纱疵是指突然发生、问题数量多、范围广且损失大的一种纱疵。一般纺纱企业常见的突发性纱疵主要有短粗节、棉结杂质和条干类纱疵点,其中短粗节纱疵有多种纱疵点,可以将其数量进行具体统计,其中棉结、杂质类纱疵主要有纱黑板结杂、千米棉结和布面结杂数量的浮动反应。在纺纱企业生产中,突发性纱疵常常会因为某种因素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后突然出现,并大范围波动到特定的生产线内,或者某品种内,导致产品的质量指标发生一定的波动。具体来说,突发性纱疵数量不多,波动性大,因为造成的危害大,会对成纱产品质量、坯布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织布机的生产效率,在后期的织布生产中增加了质量控制的负荷,殃及到了下一个工序。

2 突发性纱疵的原因

2.1 原料

原棉材料杂质高,易受潮,既会影响纱线内杂质总数,也会影响粗细纱工序中的纤维运动,容易产生突发性纱疵问题。当原材料出现批次混合时,会导致棉花性质发生变化,在牵引时,会因为牵伸力过度波动,导致突发性纱疵。另外,一些厂家对进口棉不进行加工就直接投入生产,当遇到高温时,员工容易使用部分位置加湿的方法进行处理,容易发生工艺失误,导致突发性纱疵的产生[1]。

2.2 开清棉和梳棉

使用长绒棉细号纱进行加工时,开清棉工序的清棉机中的分梳辊在对棉花中的纤维进行杂质过滤时,会出现负面问题,其速度过高,会产生一些短绒或者棉结,在后期的工序中会加剧突发性纱疵情况的发生。

2.3 并条

条子数量多,会增加重量,在输入机子时会出现重叠。挡车工接头不稳时,也会对须条牵引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在牵伸时,纤维转动速度过高,就要对速度进行降低,并抽出条子,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导致生产不稳定,最终也会引起突发性纱疵问题。

2.4 粗纱

粗纱工序中产生突发性纱疵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罗拉隔距不合理,当胶圈间口隔距和自由区之间的空间过大时,会导致牵引力不稳定;第二,下罗拉绒板花、空心臂中的纱条通道内会产生大量的积花,并直接进入到纱条内,产生突发性纱疵。

2.5 细纱

胶辊的套制和压圆、划伤和中凹,皮圈的老化、龟裂,清扫车的防护不周,小范围内温湿度的急剧变化、车头传动系统出现问题以及新工人的大量使用等,都可能会造成突发性纱疵的产生。

3 减少突发性纱疵的有效措施

3.1 合理配棉

在进行纺纱生产和加工时,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对棉花的质量进行检验,对混杂质地、夹层棉进行逐级检验,通过分检处理,对棉花进行分类使用,并对轧工质量进行控制,严格处理质量差、索丝和僵棉多的唛头原料的使用。科学使用回花和再用棉,相关实践发现,突发性纱疵和回花与再用棉的配备比例不合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重点考虑用棉质量和节约成本之间的关系。一般选择纯棉细特纱回花使用比例应该控制在5.0%左右,再用棉一般控制在1.0%左右,中特纱回花、再用棉控制在1.5%左右,并针对不同的棉花种类和数量进行科学分类和打包处理。在打包后,需要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对于一些质量差的回棉、再用棉需要采用转化纺纱合成法进行生产[2]。

3.2 优化工艺配置

清梳工序是指开松、梳理和除杂等工艺,并根据以上参数对纺纱生产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化管理。一般主要对面机道数、开棉机、清棉机的打手形式、打手速度、打手和尘棒间的间隔距离进行工艺处理,以提升梳棉机的梳棉质量。

梳棉机一般使用的新金属针布,可以有效提升梳棉机的梳理精准度,因此在对工艺技术进行优化配置时,既需要进行梳理,也需要考虑纤维损伤问题。想要有效提升梳理质量,必须进行分类梳理,并在细节梳理中达到除杂、改善条干目的,减少中短粗纤维的总数量,以此优化工序,便于后期解决突发性纱疵问题。对于前道半制品也需要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并条工艺质量合格,在生产高档的纱制产品时,需要将末端机车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对胶辊进行保养,以此确保机车内部送风系统的稳定。

3.3 优化操作和增加温湿度控制

首先,企业需要对挡车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并定期对他们进行纺纱知识教育,激发他们的操作积极性、自觉性,确保他们可以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并加强对挡车运行的巡查,对一些细节性粗纱纱疵进行预防,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在进行接头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保持包头松动,保持搭头位置浅,并根据梳棉的抄针周期和规律,逐步做好轻重条搭配工作,确保末端机前不接头,机后需要科学控制配条高度和位置,进行满浅条筒搭配。

其次,在运用新工艺时需要保证“先培训后上岗”,并对新工人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检查,对其操作手法、进度和清空情况都需要先检查后考核。化纤纱条内部一般容易出现油污,因此需要进行清洁保护,确保内部通道顺滑。胶圈在高温和高湿情况下也需要进行重点控制,并根据调换时间,科学进行清洁处理,对胶圈内的粘缠情况进行控制,避免飞花进入内部造成通道堵塞,最终导致粗纱出现纱疵点。不同的工序之间也需要对温湿度进行控制,以此满足纺纱加工纤维吸湿标准。

最后,需要根据具体季节的不同,及时对温湿度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做好夏季降温、冬季保温工作,当长时间停车后,在开车前需要先打开空调,保证内部空间预热后再开车生产。并对车间内部夜间温湿度进行控制,防止区域温、湿度过大,导致突发性纱疵问题的出现[3]。

3.4 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

对于纺纱生产而言,工艺部件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通过工艺设备的控制减少突发性纱疵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当设备在高速运行状态下,机器构件会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冲击、震动、磨损和温升等,如果不进行控制,会导致构件发生变形、损坏以及突发性纱疵的发生,对此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纺纱企业也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保养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他们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制定科学的保养计划,依据计划严格执行,保证平车质量,提高设备平车构件的精度。另外,还需要对机械设备关键部位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零件隐患并进行处理。

3.5 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

如今纺织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难留得下人的情况,所以有些企业对于新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流于形式,来了新员工简单地交代一下就让其上岗,造成了生产上突发性纱疵的产生,而且难以防范。建议对于新员工要因材施教,将各工序的操作要点和掐疵把关的重要性进行灌输,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经过考试后方可上岗。

4 结语

突发性纱疵是纺纱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将会对整个纺纱生产和加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危害。其原因的产生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对整个纺纱全过程进行控制,加强生产管理,降低突发性纱疵出现率。另外,在对突发性纱疵进行防治时,需要对具体的原料、设备、工艺、操作和温湿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以此提高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纺纱突发性温湿度
纺纱过程的数字孪生技术及其智能控制模式实践
文物展柜内环境温湿度的调控与监测
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装备的开发与实践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教育考试的应对策略——以甘肃省为例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基于DSP和μcos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两种集聚纺纱装置生产赛络集聚纱的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