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课程中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赜

2021-12-31 00:31董楚涵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服装面料技法面料

董楚涵

(南阳师范学院 珠宝玉雕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0 引言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乃国之根本,育国之栋梁,兴邦乃之安定也。”然而长久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却只注重教师教学环节,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课堂只是教师的“独角戏”,师生互动少之又少,关系也显得略微紧张[1]。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2]。这种模式是将课堂时间的一半分给教师教学,另一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给学生互动学习,把教学分为时间上明确分离的三个环节:讲授、内化吸收与讨论,也简称为PAD 课堂[3]。

1 对分课堂模式与《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课程的结合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 课程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旨在通过对服装造型、材料、色彩三要素中“材料”的学习,掌握面料的相关理论与改造手法,充分挖掘、创造材料之美[4]。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侧重技法教授,更重视学生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培养。显然,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因此,本研究试图将对分课堂模式结合《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课程的具体学情加以分析,通过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高效的学习氛围,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2 对分课堂模式下《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课程的研究意义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 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包括两大内容:服装面料的基础理论和面料改造设计方法。学生不仅要掌握面料的基础理论,还要提高面料改造的设计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侧重技法教授,却忽略了设计思维与方法培养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很难创作出高水平、有创意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实践、展示和交流,最终真正吸收。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同时,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应用在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而且还可以为广大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

3 对分课堂模式在《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课堂中应用的合理性

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解决当今高等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划分学科,但是学科间、课程间,甚至学院和学校对教学的要求、课程的设置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探究该模式下《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课堂中实施的合理性[5]。

3.1 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师起着引导作用,但是不穷尽授课内容,给学生留有主动探索的余地,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讲解面料再造技法中的刺绣手法时,教师不必把所有的刺绣类别和具体工艺技法都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所列举处理的刺绣图片思考这些技法的不同特点以及完成方法,并分组讨论和实际操作。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掌握基本框架,了解重难点,这样大大降低了课后学习的难度。

3.2 减轻教学负担,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对分课堂中,教师只需要把握课程的重难点,教学工作量减少。比如:在面料改造抽丝镂空技法中,展示出面料抽丝镂空效果后,说明抽丝镂空技法的重难点是把握控针、梭织面料的特性,把具体的操作手法等其他内容留给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和讨论,提升思维能力。在学生讨论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督促的作用,但不干预讨论,所以负担有所减轻。教师的角色由面面俱到、“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角色,这是特别重要的转变。

3.3 增加交流互动

对分课堂把交流互动放到课堂中,学习氛围好,学生带着问题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比如: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分组对抽褶的不同工艺手法进行讨论,不但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促进和激励,强化理解,而且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能增进了解。如果学生课后不学习甚至缺课,就会影响到课堂讨论效果,某种意义上这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3.4 提高测评准确度

在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下,学生大都是通过平时考勤、期末考试等考核获得综合分数,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试内容和临场表现,评价准确性较低。而且考试更注重理论知识,对思维能力重视不够。但是《服装面料再造设计》 这门课对学生平时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一次成绩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真实水平。所以,在《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不同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到的每个技法的创意作品都应有一次成绩,平时成绩与期考成绩相结合评测出最终成绩,这样更为合理。

3.5 提升学习效果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鼓励把有效学习时间分散到整个学期,而不是考前一星期,这样,学生一直处在学习状态中。对于《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这门课,教师每讲完一种技法后,学生都要在课后抽时间进行内化吸收,课程结束后汇总所有作品,以结课作品展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进行评奖。由专业人士、教师和同学对其作品的评价,会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会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会更为客观地汇总出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这些学习方法的改变对提高学习效果都有积极的贡献[6]。

4 对分课堂模式在《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课堂中应用时可能面临的问题

4.1 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

虽然对分课堂模式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减轻了教学负担,但是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分课堂中,教师讲授时间比传统课堂少一半,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同时还要纵观全局,适时抛出有影响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此外,教师要能敏锐地意识到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困惑,并及时想到解决方案。然而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连教师都没遇到过的问题,这无疑是对教师能力的一大考验。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加知识储备,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4.2 课堂讨论的质量不能保证

在对分课堂模式下,学生小组讨论的确能够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专业技能等,但是同时也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例如: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网络找资料、查作业时,会出现一部分学生玩游戏、浏览无关网页甚至小组讨论时间超出教师分配时间等情况;另一方面,课堂人数比较多,学生讨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教师没能及时发现。这些情况都可能会导致课堂讨论的质量不能有所保证。

5 结语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是艺术与技巧的结合,同时也是服装设计的点睛之笔。随着时尚领域的快速发展,面料的个性化更能体现服装的个性化。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服装面料再造设计》 这门课程显得愈发重要。因此,探索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该课程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还面临着诸多阻力和挑战,但是从这几年的研究来看,有许多学者在不断实践、继续完善,从理论与实践方面为该模式的发展成熟做出了贡献,研究层面从单一学科到现在的多种学科课堂教学,毫无疑问,对分课堂的前景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在未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道路中,也一定会有更多学者加入,教学改革的新道路终将会被开启。

猜你喜欢
服装面料技法面料
手绘技法表现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智能LED在服装面料中的应用方法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