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

2021-12-31 04:14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藏区藏族思政

刘 江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商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历来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以藏族为主的藏区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一方面具有一般大学生的普遍特征,另一方面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深入研究藏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藏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做好藏区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

1 做好藏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1 厚植藏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未曾中断,不仅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更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各族人民大团结、社会和谐促发展是党的历代领导人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对藏区大学生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识,厚植爱国情怀,共同促进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发展。

1.2 增强藏区大学生的“五个认同”

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藏区大学生了解我国根本制度和系列基本制度的形成发展与独特优势,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形成制度自知、自觉、自信,不断增加藏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通过对比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揭露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坚定藏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在文化多元和思潮激荡的新时代,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国制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3 提升藏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藏区大学生是我国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加强对藏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坚持无神论、唯物论,开展藏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使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与藏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促进藏区政治的发展,提升道德文化修养,为促进文化繁荣创造良好条件,进而实现藏区的稳定、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

2 藏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藏区大学生自身状况影响思政工作效果

2.1.1 文化水平相对低

藏区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自然环境较为封闭、落后,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科学文化水平低,知识面窄,眼界不开阔。比较其他地区,藏区开发晚,交通、通讯、用电等方面相对落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程度低高。受师资影响,普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普通话、计算机技能、英语水平低下。另外有一些藏区的内地班学生,参加高考时得到降分录取的照顾,但在毕业时却并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往往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产生恐惧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心和信,思想容易消极。

2.1.2 竞争观念不浓

藏区全员信奉藏教,藏区学生出世后,围绕周边的不是经幡、桑烟、玛尼堆,便是寺院、塔山、喇嘛这些宗教信仰因素,学生自小耳闻目睹这类烧香拜佛、转经煨桑的行为,深受藏教的意识影响。藏教教规刚好是让大家墨守陈规,这种宗教信仰文化使藏区学生普遍竞争观念不强,再加上藏族大学生基本上来源于生产主力水准不高、经济发展低下的地域,自力更生、小农意识的观念非常强烈。

2.1.3 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地域发展不平衡,民族发展状况有差别,导致发生了一些民族问题。西方国家反动势力嗅觉灵敏,不断运用中华民族宗教信仰等问题对我们开展“西化”、“分裂”,企图毁坏民族大团结的局势,瓦解我国领土。一部分宗教信仰观念不成熟的藏区大学生,已经被反动势力关注,并作为他们笼络侵蚀的关键范畴。藏区大学生因为民族宗教相对性与汉族大学生的差别,变成反动势力进行各种企图破坏中华民族大统一的契入点。

2.1.4 心理上存在障碍

藏区大学生来源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域,这类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独特的心理状态,导致有别于比较发达地域的个人心理素质,他们往往在思想观念和人际交往层面自我认同强,进而容易造成了许多消极的心态,比如过度自信、自制力差、自卑等。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还有待加强

2.2.1 思政课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多以理论传递为主导,一部分老师没法有效地将教材内容表达转换为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促使藏区大学生广泛觉得思政课枯燥乏味,欠缺吸引力。加上,中文和藏语存在一定差别,藏族学生针对老师所说的汉族历史典故、俗话、歇后语等不甚了解。师生在语言表达了解层面存有一定的差别。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老师和学生没有创建起有效的沟通,造成课堂教学很难产生共鸣,学生的存在度和参与性大幅度降低,学习效果打折,学生听进是多少,听会是多少,听得懂是多少,老师知之甚少。

2.2.2 思政课老师知识储备不够

应对藏区大学生这一独特的人群,很多思政课老师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针对藏族文化艺术的忌讳了解很少。一部分老师不愿意与藏族学生交流信息,担心违犯宗教信仰忌讳,引起多余的误解和分歧。因为欠缺沟通交流,从而导致思政课老师没法精确掌握藏区大学生特性,在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上更不可能保证以问题为导向。据统计,一些藏族学生仅仅迫不得已到课,一些觉得思政课与他们不相干,以一种置之度外的状态看待思政课,甚至少部分学生怀疑思政课存有的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2.2.3 思政课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

思政课老师依照国家教育部要求课程的内容讲课,在授课中没有有效地联系藏区发展实践和特性,忽略了藏区学生的独特性。教学环节中,为了更好地做到所说的“一切以正确为标准”,一部分老师照本宣科,原封不动讲授教材内容,所举的例子很少联系藏族学生和藏族文化特性,进而导致藏区大学生感觉思政课课堂教学“假、大、空”,减弱了与学生的关联性,讲课内容不可能造成学生的共鸣点。

2.2.4 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待提升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课教学的必要补充,与理论教学一同构成了思政课的有机的统一体。但一部分藏区高等院校从院校领导到马院负责人欠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造成实践教学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2.3 各类资源整合力度明显缺乏

对藏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校园的义务,与此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义务。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进行藏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借助院校这一文化教育行为主体是远远不够的,非常容易造成与社会发展的脱轨。因而,针对高等院校藏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得到社会广泛支持与相互配合,与此同时也必须家庭层面的紧密配合。小编在具体调研之中发现,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在进行藏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常没有高度重视资源的整合,学生管理中的主题活动不够,老师与父母的联络较为少。

此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网、“两微一端”等担负了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关键任务。可是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在进行藏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并不重视新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搭建,老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都没有融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学生展现思想性、教育性、挑战性和服务型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3 提升藏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 多措并举,提升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实践性,对于提升藏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藏族文化和藏族学生的了解。掌握藏族文化和藏族学生特性是提升藏区大学生思政课的前提条件。藏区大学生在语言表达、文化艺术、思维模式等层面都拥有有别于汉族学生的独特性。思政课老师要根据多种方法学习培训有关专业知识,在把握藏族文化和生活的根基上,走入藏族学生日常生活,将理论与真实情况紧密结合,聆听他的体会和要求,保证真真正正掌握藏区大学生。二是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汉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从小生长在祖国西部藏区的学生来说,汉藏文化差异巨大。开展藏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让其认同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在汉藏文化中找寻相似之处,并多方面正确引导。汉藏文化上引起共鸣后,藏区大学生才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充足发掘汉藏文化中的互通和精粹之处,融合两种文化的关联性,更改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实现“接近具体,接近生活,接近学生”。三是充分运用实践教学的功效。单纯性的概念课堂教学无法充分发挥其应该有的功效,必须根据实践教学课程进一步增加对基础知识的了解。高等院校领导及马院负责人要进一步提高对实践课程必要性的了解,要进行顶层设计,创新制度,提高实践活动学习效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要充分运用藏区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特点,为其展现自身给予一个服务平台,将基础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进而实现知行合一。丰富针对藏区大学生的特点的教学设计,让他们真的参加进去,变处于被动为积极,切实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所在。

3.2 积极关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社会发展节奏感的日益加速,造成多种多样价值观念的对立矛盾持续,新形势下的藏族大学生特别是在需要教师的关心与正确引导,尤其是一对一、零距离、真情实意的沟通交流。教师只有站在藏区大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才能有效,才能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走入藏区大学生,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生活疑惑,解疑答惑,这是一个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该有的态度。社会主义高校塑造的是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性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只有关心学生,才可以教育好学生,藏区高校老师要关心藏族学生的疑惑,包含生活上的疑惑、学习中的疑惑、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疑惑、时事热点中的疑惑。无论是从方式上还是从心态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都需要换位思考,竭尽所能地感受他们的体会,协助藏族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困难。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从学生的幸福感而成,学生的幸福感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感情的认可中。仅有知道学生真实的要求,才可以想尽办法满足需求,要求获得达到后,就能达到幸福感。因此,深层次到藏区大学生学习、生活等领域开展调查是必不可少的,身体往下沉,响声带上来,防止那类“授课就出现,下课了人看不到”的教学生态。教师与学生的造成间距,教书育人实际效果会难完成。没有基本情况的掌握,谈何最开始的信赖,没有基本的信赖,就没有入耳、入脑、入心。在创建和睦师生之间关系上还必须增加力气,新时期需要大量有“善心,热情,细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情结”究竟是从哪里而来的呢?从对学生的关心中,从对教育事业的喜爱中,从对本身工作中使用价值的认可中。

3.3 搭建平台,提升文化育人效果

藏区高校发展校园文化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藏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将汉藏文化结合起来,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文化育人的潜在影响力转化为现实影响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的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在藏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好、传播好、利用好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非常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讲历史故事、讲文化典故、讲党史等方式,使藏区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眼界,拓展思维,有利于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意识,提升文化适应性。运用藏族大学生多才多艺的特性,有规划的进行有文化底蕴的推动民族大团结的文艺活动,比如藏族文化展、藏装日、锅庄舞赛事等文化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民族文化和自我的平台,发挥和发掘学生的才能和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还有利于其他民族了解藏族文化,促进民族大融合。

3.4 优化资源,拓展的思想政治广度

针对藏区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而言,院校、家庭和社会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学校德育和科学教育的基本,针对学生的生长与发展趋势具有了十分关键的功效。而社会的文化教育能够为学生建立优良的外围环境,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陶冶,进而塑造起正确的三观。因而,学校德育在作为基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工作中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运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进而完成对学生三管齐下的文化教育。院校必须充分运用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前沿阵地功效,为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高品质的教学资源,正确引导学生紧密地关心中国和国际局势的转变,指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支教等实践活动,将藏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转化形成为假象发展贡献力量的动力,用自身所学所获服务家乡、帮助家乡任命,使更多藏族同胞了解、认同、支持党的领导。

猜你喜欢
藏区藏族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五彩巴塘 扮靓藏区人民新生活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