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实逻辑与路径选择

2022-01-01 01:30杜迎洁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院校

杜迎洁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当前,高职教育国际化趋势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我国的高职院校陆续走上国际化办学之路。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要立足各自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规划,与沿线各国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重点做好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来华留学质量、优化境外合作办学、助推企业成长等各项工作的协同发展”[1]。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的视角、理念、观点、教育教学等要素融合到高职院校的各个层面。国际化办学的实施就是要紧跟新时代步伐,遵循国家政策,践行国家战略。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动因

(一)宏观层面: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适应国内外大环境的现实诉求

当前,习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样也为教育事业明确了任务:内循环带动外循环,双循环模式互促并进,缺一不可。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实力和软实力发展的双重需求,是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3]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使得高职院校必将踏上国际化办学之路。《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也明确要求国内优质高职院校切实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4]可见,新时代的大环境为高职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

(二)中观层面:高职教育国际化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价值追求

随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等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这些重要文件的出台也对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如何推进内涵发展、优化办学质量等方面做出了战略部署。高职教育国际化既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诉求,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内在动力。

(三)微观层面: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对象是学生,高职院校是技能类人才培养的摇篮,能否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技能标准、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无疑是评价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教育成果是培育出优质人才,这种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选拔在客观上倒逼高职院校勇于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国际化行业标准,配备优质的师资团队,实施教育教学的国际化,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探索

当前,各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成功经验正积极向国际社会贡献教育治理的中国方案。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国际化实施方面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和实践经验。

(一)把握当前发展脉络,明晰办学理念

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着教育国际化的进展。许多高职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提出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秉持“开放式、亲产业、国际化”办学理念,以中华技能大师、杰出校友的匠心精神为引领,将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培养职业精神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进程中,紧紧抓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探索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产业培养具有国际视域、良好人文素养、就业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国际技能专才,践行国家战略

舒尔曼曾说过,“一个专业首要的社会目的就是服务”[5]。近年来,多所高职院校获批招收国际学生资质,主动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需求,围绕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贸区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紧贴新兴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跨界整合“政校行企”优质资源,互利共赢,协同育人。一些高职院校签订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协议书,联合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国际生,这俨然已成为一些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名片。

(三)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随着“中文+职业技能”发展态势,部分高职院校适时开设了学历教育国际生班。学校每年定期为国际生开展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旨在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亲身、实地、多维度地感知最真实的中华文化。将课程思政的元素渗透在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系列活动中,使他们知华、友华、亲华。同时营造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化校园氛围,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此外,通过开展系列培训,共同研讨如何优化国际中文教育,打造品牌教师团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的员工提供语言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以支持更多国家开展中文教育,促进中文国际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

(一)宏观层面

1.国际化办学定位不明确

有些高职院校尚未根据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开展国际化办学,导致在办学理念上浅薄化、办学模式上同质化、办学项目上重复化。一些院校对国际化办学的认知浮于表象,只限于出访和交流。有些高校存在课程设计与区域人才需求、岗位技术要求不相匹配的现象也说明了学校在国际化办学定位方面尚不清晰。

2.国际化办学的程度不足

具体来说,办学视野的广度不够、外引内合的深度不够、“走出去”的步伐缓慢,力度不强。新时代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施不仅仅是单一的观摩走访,而是要涉及到课程、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在内的更加深入的、多维度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之间合作程度几乎为零,甚至彼此间还存在竞争,在实施方面,各高职院校之间尚未形成一股合力的良性互动。

(二)中观层面

1.国际化的专业特色品牌意识薄弱

有些高职院校由于专业设置布局不合理,没能很好对接区域产业结构,缺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缺少打造地方特色的国际化品牌。[5]有些院校脱离校本实际,没有发挥特色专业的优势,缺少品牌意识。

2.国际生生源结构不合理

当前,相比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在国际生办学规模方面尚需提升。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所招国际学生生源国的单一性,尚未抓住高职院校扩招的机遇,期许未来实现国际生结构层次的多元化。在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允许下可适度加大生源国数量,而不仅限于某个或某几个少数国家。

(三)微观层面

1.师资团队、制度保障等方面准备不足

由于各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水平不一;囿于与类型教育的竞争、咎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因素的制约,多数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准备不足。我国师资国际化的过程中仍存在重外显指标轻内涵发展、效率和业绩取向和缺乏有效机制保障等问题。[6]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普遍偏低,落后于本科院校。多数教师国际视野局限,英语语言能力匮乏,仍使用国内教材照本宣科,对国际化课程标准不熟知,采用国际化教学模式的能力还相差甚远。

2.学生语言能力薄弱,经济实力不足

据了解,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家长均非常支持儿女出国留学,但是通过雅思考试对于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要想达成出国的水准尚需努力。因此,即使有个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双方已达成合作意向,但至今尚无学生主动报名。除了语言问题,另一重要原因就是高昂的出国留学费用也使很多家庭望而却步。

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施举措

统筹国际化布局,实现多边主体协同合作国际化办学是一个系统行为,需要从系统整体思考国际化办学的策略。[7]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宏观整体布局与中观、微观具体实施的角度提出以下策略:

(一)宏观层面

1.深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

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方面要积极践行国家发展战略,把握发展脉络。首先要深刻内化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明晰办学定位,拓宽国际视野。依据纲领性政策,结合本土实际,力图使学校的管理者、广大师生达成国际化办学的理念共识,将国际化理念渗透到学校办学的各个层面。立足学校发展定位,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切记避免流于形式,而要分步骤、有侧重地、渐进式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

2.高职院校间互联互通,协同推进国际化办学

各高职院校间要展开合作,互利共赢地开展国际化办学。既可以有实际协同行动,也可合作申请科研课题,营造健康积极的国际化办学氛围。比如,福建省作为著名的侨乡之省,兄弟高职院校间可以用著名华侨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吸纳“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华侨,充分发挥所在地的侨源优势为福建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提供保障与服务,共同稳步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施进程。

(二)中观层面

1.对标区域经济发展所需,打造国际化特色品牌

首先在政府层面要积极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其次,学校层面要主动对标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瞄准地方产业,履行高职教育的服务意识。合理布局专业结构设置和课程设置,配备优质的骨干教师,建构完善的育人生态体系。增强特色品牌办学意识。例如,“留学**”等品牌实施规划,确保办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知名度。

2.拓宽双向合作路径,实现两翼发展格局

其一,走出去:通过项目遴选支撑更多师生赴境外游学,拓宽国际视野。其二,迎进来:巩固与校外企业共同招收的国际生源相关技能类专业,加大海外招生宣传;筹建国际汉语师资培训基地,打造优质的国际汉语师资品牌团队。其三,与国外高校无缝对接,培育境外本科直通车(3+X & 2+2)学历教育的项目。未来力图使每个学院至少有一个专业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联办应用型本科专业。

3.扩大办学规模,实现生源结构多样化

第一,面向国内生源,打通技能类专业的X+X海外本硕直通车项目,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合作的学习机遇;第二,面向海外生源,皮特·斯科特在评价英国所有层次高等院校都有国际化使命时指出,因为外国学生的到来,“既能够拓宽本国学生和教师的文化视野,又可以使他们在更加宽广的领域里加强国际理解、感受多种文化的魅力。”[8]因此,学校可设立海外招生办事处,依托项目,实现海外招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微观层面

1.创新国际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通过开展实施示范性双语教学课程。引入国际化的职业岗位标准、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形成具有学校本土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输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结合国际化办学实际,引进集聚一批高水平的外语师资,循序构建由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的专业布局,服务不同语种学生的求学需求。

2.深化英语语言教学,开设语言强化课程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首先要过英语关。[9]要重视英语教学,支撑英语能力较好、有出国意愿的学生提升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无论是中方或外方的课程体系,在进入专业学习前,均需提供语言类课程,让学生早日渡过语言关。对于有意愿出国的大三学生或游学的优才生,可开设雅思英语强化课程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增强对方合作高校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素质的认可度。

3.实施校本优才项目,助推学子访学梦想

诸如个别高职院校实施的“优才支撑计划”的项目恰好可以帮助家境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打消高昂学费的顾虑。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融合式、嫁接式项目的逐步深化与落实,中外学分互认、互换,可以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同时获得中外两个国家的大学专科或本科文凭。这种门槛低,时间短,投入少的出国途径对于很多有着出国梦的学子来说无疑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4.夯实国际化进程,实现四项国际化工程

(1)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第一,力图打造一支具有国际意识、高素质的双语型教师队伍。学校应重视提升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外语语言能力,使每个专业均拥有1-2名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专才。第二,除了提供教师出国研修的机会,也要利用具有海归背景的师资,鼓励其开设相关课程,学以致用。第三,实行弹性制,设立特聘教师岗。聘请境外学者来校授课、指导、研究等。此外,要提升学校管理层国际化思维和水平:应对国际项目的洽谈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以及对国际化教师队伍、外籍教师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2)推进课程建设国际化。第一,突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凸显高职教育的独特性。第二,开设并建好

2-3个双语授课专业,在课程中适度增加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内容比重,确保有一定比例的外籍教师在重点专业、合作项目等参与教学。第三,引入国际化课程体系与技能标准,充分考虑到技能类的专业实践,讲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推进学术科研国际化。引导教师按国际学术规范从事科研,在正规的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并在相应的科研考核中提升英文论文的比重。鼓励教师跟踪国际教育资讯,主动洽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启动优势学科国际化研究项目,力争与国(境)外优质高校、企业共建若干个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同时瞄准机遇,积极组织筹办国际论坛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4)推进校园环境国际化。营造具有国际氛围和人文情怀的学校环境。打造顺应国际化潮流,满足中外师生学习、交流和讨论需求的公共空间,采用中英文双语标识校园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实现中英文双语广播,举办多语种沙龙活动,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的国际校园。总之,从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和育人环境等要素中折射出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五、结语

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当前,全球处于百年未有的新革局。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司长指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杆就是国际化。”[1]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施,就要与时俱进、把握国内外双循环机遇、主动创新、赢得未来。学校层面要深刻内化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明晰办学定位,力图使广大师生达成国际化办学的理念共识,以国际化思路来指导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方面行为。应该看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高职院校应充分抓住这一机遇,既要借鉴学习,也要本土创新。遵循国际与本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校本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成效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学校及区域现有的教学资源,探索出适合于本校特色的国际化实施理念和路径。在新时代高职教育国际化追求数量、规模的粗放式发展的同时,更注重追求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院校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