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肉兔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2022-01-01 07:09王花婷曹华斌杨帆黎雄杨艳郭小望王飞兵欧阳克蕙瞿明仁王际翔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兔肉养殖户养殖

王花婷,曹华斌*,杨帆,黎雄,杨艳,郭小望,王飞兵,欧阳克蕙,瞿明仁,王际翔

(1 江西省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控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与防治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45;2 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3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 宜春市农业农村局;5 金溪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 产业现状

上栗县肉兔养殖产业主要集中在金山镇、鸡冠山乡,还有零星养殖户散布在长平乡、上栗镇、桐木镇、杨岐乡、东源乡、福田镇等。饲养的主要品种为配套系的伊普吕兔、伊拉兔,还有国产的闽西及赣西黑兔。类型以肉兔养殖为主,皮毛兔和实验兔很少养殖,商品兔主要销往湖南、广东、四川等地。据2020 年统计,全县共有养兔户120 余户,其中养300 只种兔以上的有23 户,直接吸纳劳动力250 余人。全县共有种兔1 万只,其中已经正常投入生产的种兔8 000 只,2020 年出栏商品兔近50 万只,产值达2 300 余万元。另有兔产业主题餐馆9 家,食品加工企业1 家,日屠宰量4 000 只左右。

上栗县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各乡镇及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兔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上栗县花炮产业转型示范基地(上栗镇新建村)成立了兔业协会,牵头对接兔饲料、产品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皮毛利用、屠宰冷链、品牌建设等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上栗兔协》宣传会员创业风采和兔肉美食文化,品牌效应逐渐显现。牵头举办了“2020 年赣湘首届兔肉美食文化节暨上栗县烹饪技能大赛”,协会创建了3 家技术实训基地,邀请行业知名专家来本县指导肉兔养殖,专门聘请了兔产业体系服务专家。并与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也建立了工作联系。在第十九届(2021)中国兔肉节上栗主会场暨第四届中国赣菜美食文化节活动期间,邀请了全国兔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来上栗共商产业发展大计。与江西农大共建了兔产业科技小院,开展专题研究。加大养兔实体对脱贫攻坚产业帮扶工作力度,直接带动贫困户84 户(养殖贫困户34 户、就业贫困户50 户)。该模式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评为“2020 中国兔产业区域扶贫先进模式”。

2 发展优势

花炮产业转型后将为上栗兔产业提供场地和从业人员。上栗县处于中三角中心以及长三角与珠三角交汇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富硒富锌的宝贵资源,为兔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县委、县政府对花炮产业转型发展养兔业高度重视并予以政策倾斜。

3 存在问题

3.1 养殖规模普遍偏小

全县年出栏3 000 只以上肉兔规模养殖场(户)仅有13 户,且分布在多个乡镇,规模化率为25%,且饲养方式较为落后,特别是缺乏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地方品种选育改良进展滞后、性能退化严重,优质种兔供给严重不足。

3.2 销售分散、监管缺失

兔肉仍属小众化消费肉类,缺乏相应的价格调控机制,行情波动较大。上栗的肉兔以本地销售为主,周边的经销商都是上户直接收购,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压价收购现象普遍存在,经常让养殖户的利益受损。

3.3 技术水平不高

防疫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肉兔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家兔抵抗力较弱,许多疾病在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便会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5]。上栗县缺乏肉兔养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关配套技术,对兔产业缺乏系统性的技术指导。

3.4 扩大生产经费不足

从事肉兔养殖的大多数是普通农户,普遍资金实力不强,难以扩大再生产。

3.5 销售环节面临瓶颈

上栗本地兔肉消费量不大,加之缺少屠宰冷链物流配送以及深加工,商品兔出栏后主要以活兔运输的方式销往重庆、四川等西南省份,距离远,成本高。散养户、小规模合作社的商品兔不能及时出栏,价格也受影响。另外,肉兔皮毛因品质低劣等弊端也逐步被皮草市场淘汰[6]。

4 建议对策

4.1 制定养兔发展专项规划

结合上栗县实际,由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制切实可行的兔产业发展规划,把养兔作为农业优先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抓,列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点,为推动全县兔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4.2 落实扶持政策

由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自规局、供销社、商务局等部门牵头,制定全县兔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在用地、用电、草料、栏舍建设、良种引进、肉兔出栏等多环节进行激励或补助,培育一批养兔重点乡镇、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示范带动全县兔业生产发展。

4.3 延伸产业链条

引进现代化养殖、深加工、饲料等相关企业,在全县范围内逐渐完善包含饲料、设备制造、种兔选育、商品兔养殖屠宰和兔肉兔毛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链条,降低原材料成本,减少物流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本地兔业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4.4 开展技术培训

加大对乡镇养兔技术人员、养殖专业户的技术培训力度,培养本地养兔人才,提高养殖户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加强对兔业的防疫技术支持和诊疗保障,从多方面健全养兔技术体系。

4.5 降低饲养成本

全价颗粒饲料是肉兔养殖场的主要饲料[7],占整个肉兔养殖成本的65%以上。为降低饲养成本可以指导养殖户利用田间地头农闲空地,种植苜蓿、莴苣、胡萝卜等优质青粗饲料来代替部分颗粒饲料。同时也提高了兔的生产性能,改善和提升肉味品质[8]。

4.6 加强饲养管理

疫病防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养防结合、自繁自养”的原则。提供温暖、干净和舒适的饲养环境。严格执行检疫与隔离制度,及时接种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等疫苗。冬季繁育要加强产房保温,保持垫料干爽。及时淘汰弱兔、病兔,提高兔的产仔率、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制定养殖场防疫制度,严格执行对运输人员和进出车辆清洗、消毒、污水污物处理的措施,切断疫病的传播[9],对出栏后的兔笼、兔粪板、产箱等用具进行消毒。若兔舍发生疫情,应当立即采取隔离封闭措施,并进行彻底消毒,无害化处理病死兔及其粪便。

4.7 兔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兔粪中的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其它家畜,并含有一些未被消化的有机物,管理不当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对家兔健康造成威胁。兔粪经处理后,可以生产高效优质的有机肥料,既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能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收益[10]。养殖户应把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作为治理养殖污染的首要措施,规划时应设计好粪污综合利用设施设备的建设[11]。

4.8 培植本地消费市场

要解决好兔肉销售问题,关键就是开发和培养本地兔产品消费市场,广泛宣传兔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一是举行兔菜品厨艺大赛。以美食文化节的形式,向全市餐饮行业推介;二是组织兔菜烹饪专题培训,传授兔菜烹饪技法;三是推动兔菜进机关进企业,扩大兔餐受众面,培养群众消费习惯;四是打造兔菜特色餐饮连锁,推动兔菜在上栗县的全面兴起。

4.9 拓宽销售渠道

着力引进一批深加工企业,开展产品深加工研发,建立“养兔企业+加工企业”直接采购渠道,提升兔产品产业链价值。注重发挥电子商务聚集优势,通过与京东、阿里巴巴、供销e 家等品牌电商渠道合作,加大品牌运营与包装,共同建立线上销售通道,打造上栗兔产品区域品牌。

猜你喜欢
兔肉养殖户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让兔肉成为撬动肉食消费发展的新动能
兔肉熟食产品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