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育种技术与生产成本控制要点

2022-01-01 11:58孙现海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16期
关键词:遗传力活体种猪

孙现海

(商丘市睢阳区农业农村局,河南 商丘 476000)

非洲猪瘟2018 年在中国发生以来,对养猪业生产造成了深度影响,一定程度上根本性地改变了养猪行业的发展轨迹,加快行业进步和整合,尤其是规模猪场多重因素叠加饲养风险增大,再加上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效益低下,导致生猪养殖雪上加霜。通过对商丘市睢阳区牧原睢阳分公司、春田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安泰养殖有限公司、意祥种猪场等重点畜牧养殖龙头企业调查,笔者发现,如果规模猪场能够重视育种工作,建立自己的核心猪群,进行科学选育,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充分发挥优秀种猪的生产潜能,就可以为猪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 育种工作

1.1 建立核心群

规模猪场可以同时建立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三个品种的核心群。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大小和资金实力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品种建立核心群。核心群的公猪必须保证6个以上血统,母猪头数最好在40~50头。核心群必须符合三个条件:①质量好;②遗传基础广泛;③规模适中。

1.2 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应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最多的产品,取得养猪生产的最大经济效益为准则,以在将来的生产条件及市场下获得最大的利润为目标。因此,制定育种目标恰恰是利用核心群种猪有经济意义的生产性状,如父系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瘦肉率和肉质性状,不考虑繁殖性状;而母系不但包括上述生产性状,还要考虑繁殖性状,但不含肉质性状。对育种目标用生物经济学的数量化表达出来就是综合育种。

1.3 核心群的选育路线

由于核心群的选配是随机性的,故近交系数上升是不可避免的,单纯的闭锁选育,会造成近交退化,降低产仔数,这是育种工作中最头疼的。但闭锁能使基因纯合,利于选择优良基因,实际上由于核心群群体小,通常闭锁几代后,近交系数上升,遗传进展缓慢,这就需要导入外血,开放群体,然后再闭锁群体,形成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纯种选育方法。但在选育过程中发现性能较差的种猪要及早调整出核心群,否则会影响选育效果。

1.4 确定选择性状

选择的性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必须是活体容易度量的;②必须有较高的遗传力,因为遗传力高的性状其表型值差异较接近育种值差异,表型的优劣几乎反映了遗传的优劣,因此对其选择的准确性高、效果好;③必须与改良性状有较高的遗传相关,因为这样对选择性状进行选择才能间接有效地使改良性状得到改良。在瘦肉型猪育种中,主要在于提高猪的瘦肉率,降低瘦肉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瘦肉的生长速度。一般只将日增重和活体背膘作为选择性状是较为合适的。由于日增重与饲料效率间具有很高的遗传相关rA=0.67。因此选择日增重可使两者都得到较高的遗传改良,而且日增重的遗传力较饲料转化率的遗传力高,对其选择可得到好的效果。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日增重易于度量,而饲料转化率误差大,不易计算准确。对瘦肉率的选择可使用活体背膘厚作为选择性状。因为活体背膘厚有较高的遗传力(0.4~0.6),与瘦肉率有较高的遗传相关(0.5~0.7),因此选择活体背膘厚可使瘦肉率得到显著的遗传改进,况且日增重与背膘厚可以看作是独立遗传(两者遗传相关只有0.15),对其中一个性状的选择不能代替另一性状的选择。

1.5 各阶段猪只的选择

猪选择的好坏,基础群是基础,舒适的环境是保证,使用恰当的方法是关键。

1.5.1 选择的原则

①缩小环境方差,提高遗传力,这就要实施同期同龄对比,力求使各头猪处于相同条件下测定。②加大选择差,要实现这点,只有提高群体有效含量,即要有足够的无亲缘关系的血统和每世代的选留猪数有一定的数量;另外,提高选择强度,实施断奶时多留,六月龄精选。③缩短世代间隔,最好一年一世代。

1.5.2 各阶段要求

1.5.2.1 断奶阶段 ①尽可能从大窝中选留后备猪参加测定,品种特征要明显,乳头数在最低值以上。②尽可能从优良的父母亲的后代中选留,即从父母亲指数高的窝中留下后备猪。③同窝出现遗传缺陷的不留作后备猪,体质量低、外形差、生活力弱的不留作后备猪。

1.5.2.2 六月龄阶段 ①肢蹄存在明显疾患,内陷奶头,体型有严重损征,外阴部特小者不能留种。②其余个体均按指数进行选留或淘汰。

1.5.2.3 经产母猪的选择 此阶段主要选繁殖性状,而且选择的依据要有三胎以上,准确性才高,至于标准可由各场自定。

1.6 开展种猪测定

育种工作的第一步是测定,第二步是选种。两者相辅相成,不基于测定结果的选种等于只投资不受益。测定指现场测定,只凭本场实力,测定费用低,简单易行,较适用于规模猪场。①要有足够的测定舍,每栏能容纳被测小公猪1~2 头,被测小母猪4~6 头。②有相对稳定的技术人员和饲养员。③制定有一套科学的种猪测定制度。④只测平均日增重和90 kg时的活体背厚。⑤利用先进设备进行活体背膘测定和数据处理(如超声波测膘仪等),以提高选择准确性和办事效率。

总之,规模猪场只有建立了高质量的核心群,并坚持科学选育与测定,一定会获得优质的种猪,最后会在商品猪生产中体现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

2 生产成本控制

2.1 把好种猪引进关,提高生产性能

引种时主要考虑是生产种猪还是商品猪,农村小型规模养殖场一般可直接引进二元杂交母猪,杜洛克公猪作父本,生产三元杂交猪。①一般引种应春末秋初,以免冬春季节疫病流行,发生疫病。炎热的夏季引种应避开高温天气,防止应激死亡。每年引种应分批进行,以便有计划地配种,实施均衡生产。②引种重量一般应在50~75 kg,进场后按照免疫程序,逐一注射疫苗,大小分群均匀,体质量相当,便于管理。③引种应到信誉度高、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大型规模养殖场引进种猪,种猪的系谱要清楚,挑选的种猪必须具有耳标、耳号、免疫标识牌。④引进种猪到场后,适应两个星期,全面进行驱虫。一般达6-7月龄发情配种,坚持自繁自养,做好全面管理,效益较为可观。

2.2 降低饲料生产成本的措施

2.2.1 育肥阶段应精选三元杂交猪

这些猪具备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优点,不但能减少四季变换带来的应激,而且具有生长速度快,耗料少,瘦肉率高的特点,所以,养殖户避免选喂地方土杂品种,尽可能选用正宗的三元和四元双杂交品种。

2.2.2 科学的饲料配合

根据猪只各个不同的生长阶段配以不同比例的浓缩预混精料,把猪的整个饲养划分为若干阶段,多阶段饲养,大力推广生饲干喂,科学进行饲料配制,如猪只各阶段专用饲料,虽然有的饲料单位成本增高了,但整体饲料转化率提高了,猪的育肥阶段成本是下降的。因此,我们要做到:①体质量在60 kg以前自由采食,让猪只吃饱吃足,不限量。体质量60 kg以后,为降低脂肪沉积,提高胴体瘦肉率,限饲一般按足采食量的90%。②一年四季,气温不同,如玉米收获季节因受雨季影响或储存时发生霉变,含有黄曲霉素、赤霉烯酮等,这些毒素若不经处理,会直接造成母猪繁殖障碍或导致育肥猪采食量下降,严重的会发生呕吐,必须要生物脱霉,保证饲料营养效果不受损失,所以要因时适当调整配方。

2.2.3 合理饲养,适时出栏

一些养殖户认为,猪的体质量越大,每头售价就越高,赚钱越多,其实不然,因为猪的饲养期越长,体质量越大,生长速度就会减缓,饲料转化率也就降低,从而脂肪沉积多,猪皮厚,瘦肉率低,成本自然升高,间接导致利润率低,另外,饲养期长,疫病风险也会增大。三元杂交商品猪出栏体质量一般在100~120 kg左右为宜。

2.3 科学采取措施,切实防控疫病

2.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总方针

市场价格的忽高忽低,饲料价格的暴涨暴跌,一旦养猪出现亏损,养猪户的防病意识就会淡漠,往往出现以减少消毒药、疫苗、保健等方面的投入,从而达到降低成本之目的。预防为主不能落到实处,特别是猪价下行压力巨大,养猪户更容易忽视驱虫及灭蝇、灭鼠工作,如果寄生虫存在于猪的肠道,不但会引起各种肠道疾病,同时还能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导致猪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严重者形成僵猪。从生产实践来看,疫病依然是影响生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比疾病的治疗更为重要。本来养猪目前盈利不容乐观,再暴发疫病更是雪上加霜。

2.3.2 科学防控,把住疫病进场关

首先从源头抓起,引进种猪、购买仔猪需到规模大的、管理规范的商品猪猪场购买,运输时减少应激。新进猪要隔离观察3~4周再与原来的猪合群。新猪进场1~7 d在其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生素,以减免环境应激所引起的疾病。休药期过了之后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建立严格的入门消毒制度,采取科学的消毒方法。猪场大门口应设置与门口同宽的消毒池,人员及车辆坚持进出消毒,否则不得入场。

总之,猪场的利润主要来自母猪,来自科学管理。需要善待饲养员、技术员,提高其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猪场育种技术水平,严格控制生产成本,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遗传力活体种猪
美系大白种猪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遗传力估计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基于安全加密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
始祖鸟是鸟类的祖先吗
通过胎盘效率改良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通过胎盘效率改良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